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悲:一种存在的方式(一)何为慈悲?

悲(传统译法为“悲”),在梵文与巴利文中是Karu?ā。在大乘佛教的菩萨道(the bodhisattva path)中,,或者说Karu?ā,是与智慧(梵文Pa??ā ,也常被译作般若)一并重要的两个元素。在上座部佛教中,Karu?ā、爱与友善、为他人而生的喜悦、以及宁静(也被称作慈、悲、喜、舍)这三个元素一起,被称为“四无量心”。


所谓慈无量心,即爱与友善之心。慈心使我们带着微笑与友好面对世界与他人。当我们与他人分享食物、带着善意打招呼时,都是我们的慈心使然。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常把“慈悲”放在一起来讲,而这则更多指向“悲”的涵义,在佛语中,悲并非悲伤或难过,而是同情他人的痛苦,帮助他人脱离苦难的心念。当然,由于这份同情,我们可能也会感到悲伤。悲心让我们在他人落难与受苦时心生怜悯、同情、救助之心。


而喜无量心,则是我们与为他人而生的喜悦之心。在我们听说他人的职位得到了晋升、听到他们的生命中有好事发生时、在他们免脱了痛苦时,这份共感使我们感同身受而免于遭受嫉妒、猜忌、自怜。这便是喜。


舍无量心,或者说,心中不摇摆的安宁与平静,则是我们对以上的三心都不执著,无论结果或回报如何,无论世人与世事如何变化,都不失却的安宁、平等、不区别的心。当我们的人生有起落,当我们付出而没有回报,然而我们仍然以诚心、不执著于目的的心来面对时,我们便处于这份舍无量心中。《荀子》的《修身》篇中有言曰,“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忽道”,讲的便是不为外物所动的状况。


因而正念与佛学修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苦难,也不是过多强调“生即是苦”这一理念,正相反,修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与他人、世界、以及自己的生命产生更亲密的连接,是为了让我们在困境中依然做我们自己,守住自己的本心。


需要注意的是,慈、悲、喜、舍,这四份无量之心,并不是外在的、需要我们改变自我去追求的。它们是我们本心之内的,只是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本心,也常常迷失在自己情绪、思维的潮流之中,迷失在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中。曼德拉曾经说过,“人们会学会恨,那么人们也可以学会爱。毕竟,爱比恨更自然。”


因而,修习慈悲,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一种外在的境界,也不是需要我们记录一个“功德簿”来证明自己。它是在我们滋养的一份心灵的种子与潜能。它使我们柔软、易被他人亲近,也使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意义与使命有更清晰的了解。


慈悲可以很大,它可以包括众生,如植物、动物、微生物,所有你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慈悲也可以很微小,它可以是你在他人抱怨或哭泣时的稍稍停留与倾听,也可以是你在想起某个人的病痛时内心所升起的担心与忧虑。慈悲常常在,尽管也许你不一定认出它,尽管很多时候,你不一定愿意和它共处。因为,慈悲是让我们觉得柔软的感受(诸如为他人担心、着急、无助),因而,我们常常会跳到问题解决、提供帮助等来避免这些柔软的感觉。慈悲,归根到底,是我们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取决于我们做了什么或未做什么。而这种存在的方式,是柔软的、通透的、敞开的。就像特蕾莎修女对爱的形容:“它是谦卑而不可遏止的。”


在接下来的几篇中,我会详细讲解四无量中的这前两个无量心,即慈与悲,包括现代心理学对慈悲心的发现、如何培养与修习慈悲,对自我的慈悲,以及慈悲的作用。


愿爱与喜悦,是你此刻呼吸的空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瑜伽与生活间的关系
开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
练习:带着觉知去生活
慈心的利益
一行禅师:将工作当作正念的修行
实修的三个“秘密”,帮助人们回归圆满的“本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