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老子|不行而知

欢迎光临篆刻学堂!

闲坐窗前  读一本书

赏一枚印  解一个字

不行而知

01

作品简介

印文:不行而知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20×20

02

诵读经典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

:单扇门。

窥牖:窥,窃视,看。牖,窗户。

:愈,更加。

:行动,实行。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而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而知道宇宙成物之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出行越远的,所知道的就越少。

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不用看就能明了,无所作为就有所成就。

【译文】

万物万事皆有总原理;天下虽大,若能知天下之所以为天下的道理,不需出户,就可以知天下;天道虽广,若能知天道之所以为天道的道理,不看窗外,就可以知道自然的法则。

如果一定要出户,外看以求知求见,反而会离道愈远,所知愈少。所以明白道体的圣人,不待远求,天下的事理就可知道;不观察外界,就可以说出自然的法则;不造作施为,就可使万物自化而有成。

摘自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03

品味经典

根据常识,我们都知道,人应当走出家门,在学习和实践中认识事物,积累知识。但是老子却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从字面看起来,好像是说关起门来,闭目塞听,反而能使人无所不知;而走得越远,看得越多,却只会让人更加无知。老子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实在有点让人费解呢!

其实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知天下”,“见天道”,并非指知道天下具体的事与物。他指的是知道天下万事万物皆蕴含之总的道理,天下之事物无论如何变化万千,其所蕴含之总的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是相互贯通的。因此身处一室之内,如果能穷通一室之内事物所蕴含之道理,那么天下万事万物之理不就在掌握之中了吗?由此看来,若要知天下,见天道,穷究身边所得之事物即可实现,何必要出户、窥牖呢?

然而能做到不出户,知天下者,绝非一般之人,必为老子所言之圣人,似吾辈之凡夫俗子,对于天地万物之总的道理难以开悟,还是出门多走几步,多看几眼。对窗外的世界有个感性的认识,或许见得多了,也能积累些经验,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鉴一二。千万不可把老子所言“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作为偷懒的借口。这个懒咱们偷不得,也偷不着,因为咱们还不是圣人呀!

早飞摄

04

说文解字

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许慎《说文解字》

为了要解释而字,我翻阅了说文解字这本书。让我大吃一惊,在我的印象中而就是一个虚词,没想到而的本来意思竟然是指人的胡须。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在看到这篇推文之前就已经知道而的本义是指胡须,那我真的要佩服您了,因为您知道得比我早,我得称您一声先生!

我们看甲骨文中的而字,它画的不就是胡须吗?四根略显弯曲的毛从脸上垂下来。古人用三就可以表示多,但这个而字却画了四根毛,估计造字时的参照对象脸上的毛浓而密,用三根不足以表现其多,于是四毛下垂才成为了而字。古人脸毛较今人要多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们那时候,人类的祖先从树上下来还没多久,直立行走这样的大事可能还没有完全解决好,把脸毛褪去这样的小事自然就还没有提上议程。

古人对脸毛区分得很细致,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名称。这一点不像今人,凡是长在脸上,鼻子以下的毛大概都可以称为胡须。“而”在古时指的是哪个部位的脸毛呢?许慎解释为:颊毛。即脸颊上的毛。现今的人,脸毛较古人确实少了很多,如今比较常见的大概只有上嘴唇还有一撮毛,至于其他部位仍长着浓密的毛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了。因此“而”字指颊毛这一本义也随着长颊毛的人逐渐变少而慢慢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是否因为这一原因,而字后来就逐渐发展出了其他的意思,变成了现在的而,以至于它本来指颊毛的词义变得不为人知了呢?

05

名印鉴赏

这是一方秦铜印,纵16毫米,横12毫米。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印文内容下期公布,敬请期待!

(上期答案:公孙穀印)

篆刻学堂

图文编辑|早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老子|无身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 ...
“听”的哲学(修订版)
说文解字:古人剃须是“耐”刑
每日送福(10)~篆刻一印~福诚交天下友...
德经 6、力量源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