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 见 | 颜真卿《祭侄文稿》——你从未见过的高清版本!







颜真卿《祭侄文稿》高清版本
已在“中华珍宝馆”发布
点击上图可快速打开,一键欣赏
或到APP搜索“祭侄文稿”即可~




颜真卿(七零九-七八五),字清臣,开元二十二年(七三四)中举进士,历任户部侍郎、尚书左丞、刑部尚书诸职,曾受封为鲁郡公,任平原郡为太守,后世遂称颜鲁公、颜平原、颜太师。

唐朝初期书风承隋朝,兼容南北,太宗又特别推重王羲之。开元天宝年间,盛唐时期雍容伟壮风格产生,鲁公雄伟气象的书风,正是代表人物,其影响历经千年,至今不衰。
 
天宝年间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及其子季明殉难。事后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因而有此卷之作,这年鲁公五十岁。
 
全卷文字以鲁公浑厚的楷书为基础,楷、行、草各体互见。墨色亦因行笔的起止停走,而有浓枯变化,其中删改涂抹处,更可见到鲁公书写时情绪起伏转折的心路历程。这篇沉痛的祭文,措辞庄重严正,流露至情至性的情感,当是鲁公存世第一名手书墨迹。




(请横屏观看)

·颜真卿《祭侄文稿》
纸本墨笔 | 28.2 x 7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從父塗去)第十三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楊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擁塗去)不救。孤城圍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東近塗去)河關。(爾之塗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携爾首櫬。(亦自常山塗去)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塗去二字不辨)遠日。(再塗去一字不可辨)卜爾幽宅。(撫字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卷中题跋 

(卷中题跋共15处,从右至左详列如下)


1、清高宗引首


释文:
顏真卿祭姪文藁記。內府所收顏真卿真蹟凡四。入石渠寶笈者一。(真卿書建中三年朱巨川告身)待續入者三。(真卿自書告身卷。又書建中元年朱巨川告身卷。又裴將軍詩卷。)別有一爭座位帖。似屬贋鼎。列之石渠次等。不以為珍也。茲乃得其祭姪季明文藁真蹟。披閱一再。嘆其一家捨身盡節。而為其君者如不知也。又嘆其經千年滄桑之變。而故紙宛存。誠有所謂神物呵護者也。昔張旭觀公孫大娘之舞。而悟書法。得端莊流麗之妙。若自書告身帖。及朱巨川告身帖。所為端莊者也。若裴將軍詩帖。所為流麗者也。合端莊流麗為一。而更出以無心。其在此祭姪文藁乎。此卷之顯晦流傳。王頊齡徐乾學論之詳矣。茲不復贅。獨是二人者。皆本朝世家。亦嘗叮嚀其子弟。善守希珍矣。今其子弟不能守。而鬻之鹽商。榷鹽者從而貰之。以登之內府。撫卷三嘆。知忠烈之可以永存。而聲華之未必恆保。更思時有忠烈之臣。則其世必多喪亂之事。是可畏之甚也。且此數卷獨非宣和書譜中所有之真蹟乎。其輾轉流落民間。又將六百餘歲矣。然則弆此卷於禁中。胥足以為殷鑒之警。是不可不記。乾隆丙午(西元一七八六年)孟秋月。御筆。


2、卷首题签


释文:
顏魯公書祭姪帖。

3、后隔水



释文:
右魯公祭姪藳。共計字二百三十四字。又塗抹三十四。合二百六十八。


4、元人张晏题跋(其一)


释文:
宣和書譜。顏真卿祭姪季明文。知在錢塘。傳聞數年。辛丑(西元一三0一年)歲。因到江淛。得於鮮于家。諸公聚觀。以為在世顏書中第一。


5、元人张晏题跋(其二)


释文:
世傳顏書。凡見八本。李光顏太保帖。乞米帖。頓首夫人帖。今在秘書監。馬病帖。允南母告。昭甫告。今在田師孟郎中家。太子太師告。在一儫貴家。此祭姪季明文。今在余家。住京師。嘗會諸賢品題。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端楷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心手兩忘。真妙見於此也。觀於此帖。真行草兼備三法。前宋名重當時。宣和嘗收。後為庸功剪去印記。今於歲字傍。猶有天水圓印痕跡。其幾於湮沒者數矣。向往錢塘。始獲見焉。既歸於予。喜不能寐。東坡有云。書止於顏魯公。亦予平生收書之志願永足矣。大德七年(西元一三0三年)十一月初四日。忠宣後人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兼樞密院判張晏。敬書于端本堂西勸學齋。


6、清高宗题跋


释文:
賊臣不救孤城陷。卵覆巢傾受酷殘。率彼國多忠烈士。知他民鮮鑿耕安。祈天永命奈何忽。制治保邦所以難。獨恨爾時作君者。深宮歌舞自尋歡。丁未仲春御題。


7、元人鲜于枢题跋(其一)


释文:
右唐太師魯國公書祭姪季明文藁。按宣和書譜。載內府所藏魯公書廿有八。此其一也。宣政小璽及天水圓印。遺迹隱然尚存。至元癸未。以古書數種易于東鄆曹彥禮。甲申來杭。重裝。戊子(西元一二八八年)十月九日。鮮于樞拜手書。


8、南宋周密题跋


释文:
山東傖父周密觀于玉琴軒。


9、屠约题跋


释文:
錢唐屠約同觀。


10、德一题跋


释文:
南昌僧德一獲攬。


11、元人鲜于枢题跋(其二)


释文:
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姪季明文槁。天下行書第二。余家法書第一。至元壬午(西元一二八二年)春。得於東鄆曹大本彥禮。甲申(西元一二八四年)錢塘重裝。丙戌(西元一二八六年)六月。鮮于樞記。


12、清人王顼龄题跋(其一)


释文:
魯公祭姪文真蹟。昔在大司寇徐健菴先生所見之。後歸叔弟儼齋。又見之。其流傳始末考訂證據。詳著於諸跋中。不待再贅一辭矣。惟是魯公忠義光日月。書法冠唐賢。片紙隻字。足為傳世之寶。況祭姪文尤為忠憤所激發。至性所鬱結。豈止筆精墨妙。可以振鑠千古者乎。從子彤文知余素好古蹟。寓書贈余。余暮年得此。如獲瓌寶。書此數語。以示子孫。當世世珍藏。與天地同不朽也。雍正二年(西元一七二四年)十一月十日松喬老人王頊齡謹識於燕山邸舍。時年八十有三。


13、清人王图炳题跋


释文:
雍正甲辰(西元一七二四年)長至後四日。華亭王圖炳觀。
 

14、清人徐乾学题跋


释文:
顏魯公祭姪季明文真蹟。向為溪南吳氏收藏。後歸王氏。許布政弘勳得之。以付其幕官徐介錫。介鍚與余有宗人之分。重價購焉。驚喜累日。魯公為忠臣鉅儒。書體為有唐之冠。挺勁遒逸。能化裁諸家。而居虞褚歐薛之上。後此莫能出其範圍者。此卷草稿行書。又顏書第一。米元章未見真蹟。以為不如坐位。今所傳停雲館帖臨本。與此逈異。嗚呼。豈易得哉。姪季明者。忠節公杲卿之少子。新舊唐書。謂杲卿為公從父兄。是二公本大功晜弟。當同居共財者。于季明實從祖叔父。稿內抹去從父二字。嫌於親季父。故改稱十三叔。其祭濠州伯父曰。十三姪男。皆就同堂兄弟行次稱之也。考公謝贈官表有云。亡父故薛王友先臣惟貞。亡伯故濠州刺史先臣元孫等。孩提養於舅氏。臣堂兄故衛尉卿兼御史中丞杲卿。即元孫之子。自敘甚明。新書稱同五世祖者謬矣。舊書云。祿山舉范陽之兵詣闕。杲卿忠誠感發。懼賊遂寇潼關。時從弟真卿。為平原太守。陰養死士。招懷豪右。為拒賊之計。遣使告杲卿。相與起義兵。犄角斷賊歸路。以紆西寇之勢。新書亦云。遣甥盧逖。至常山約起兵。斷賊北道。此祭文云。仁兄愛我。俾爾傳言。是公使人及盧逖往來通問。季明亦必馳往約結。密商挫賊之計。顏氏一門忠孝。季明年少。能於兵間參預謀畫。效其死力。不但臨難捐命。非公文。千載而下。其誰知之哉。杲卿有子曰泉明。素有至性。能振人之急。風義凜凜。史已詳言之。季明獨見于新書。而舊書則曰幼子誕。疑即季明之別名。新書賊急攻常山。兵少。求救於河東王承業。承業前已攘杲卿殺賊功。兵不出。此文所言賊臣不救者是也。杲卿晝夜戰。井竭。糧矢盡。六日而陷。賊脅使降。不應。取少子季明。加刃頸上。曰。降我當活。杲卿不答。遂并盧逖殺之。及至洛陽。杲卿乃瞋目罵祿山以死。此文云父陷子死。是季明先死。而杲卿之慘死在洛陽。舊書謂幼子誕。在洛陽同日被臠割者。尚非事實。又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莫贖。詞甚沉痛。蓋兵事始末。常山與平原。實相唇齒。從來謂祿山之禍。始唱義聲者。平原兄弟。公之得免屠僇。僅一間耳。公于事平之日。追數骨肉之慘。所謂痛定思痛。無有一字虛飾者也。泉明為王承業所遣。未至而常山陷。因客壽陽。復為史思明所獲。間關得免。其後思明歸國。而公為蒲州刺史。遣泉明至河北求親屬。及東都收取尸骸。季明止存其首。故曰首櫬。此文云泉明比者。再陷常山。遺爾首櫬。及茲同還。爾時常山叛服不常。再陷猶云再至。是季明首櫬。乃泉明再至常山得之。益知季明死于常山。非死于東都也。通鑑。至德二載。贈故常山太守顏杲卿太子太保。謚曰忠節。以子威明為太僕丞。威明無所表著。獨怪泉明之賢。官僅至郫令。彭州司馬。唐世之褒揚節義者。為稍薄矣。公言皆實錄。後段書體。益復激昂。忠憤勃發。神氣震盪。公千古第一種人物。亦擅千古第一種書體。余衰年薄祐。何幸獲此重寶。因考史傳同異。証其文義。而以臆見題識其後。子孫其永寶諸。康熙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四年)夏五月徐乾學謹題。時年六十有四。


15、清人王顼龄题跋(其二)


释文:
按唐肅宗乾元元年戊戌至今皇帝雍正二年甲辰。凡九百六十七年。魯公此書。閱歷已及千載矣。非魯公之忠孝友義。足以感格天地。書法之雄奇變化。至於超神入聖。安能數經兵燹。而紙墨完好。神采煥然若是乎。意必有神物護持。故能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也。為之驚歎無已。爰志數語。以著其流傳之永久云。松喬老人同日載題。



 卷中印章 
 
(卷中印章共154处,列举如下)


鉴藏宝玺(18处)

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古希天子、御書房鑑藏寶、寶笈重編、石渠定鑑、宜子孫、三希堂精鑑璽、石渠寶笈、乾隆鑑賞、乾隆御覽之寶、八徵耄念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宣統鑑賞、無逸齋精鑑璽

收传印记(136处)

趙、大雅、趙氏子昂、鮮于(圓印)、鮮于樞伯幾父、鮮、于、樞、樞(重一)、箕子之裔、喬氏簣成、句曲外史、張晏私印(重一)、端本家傳(重二)、瑞文圖書(重一)、賢志堂印、吳楨(重一)、周生、吳希元印(重五)、新宇(重一)、群雅齋書畫記、吳廷(重一)、吳廷、吳廷書畫之印、用卿、楊明時印、不棄(重一)、真賞齋、俠如、張寅、陳定平生真賞、陳氏世寶、陳定書印、陳、定、陳定書印、陳定、陳氏彥廉、春艸堂圖書印、貞節堂印、守和之印(重一)、小清祕真藏印、吳治之印、孝父、吳國遜印(重一)、王永寧(重一)、王永寧印(重一)、王長安父(重一)、長安(重二)、太原(重三)、瞻近堂、膽近堂收藏印、傳是樓、徐、乾學之印、健菴、乾學(重七)、徐健菴(重三)、子孫保之(重一)、崑山徐氏乾學健菴藏書(重一)、王頊齡印、瑁湖珍祕、鴻緒(重八)、儼齋(重一)、儼齋、儼齋祕玩(重一)、雲間王儼齋收藏記、雲間王鴻緒鑒定印、王鴻緒印、吳蹇叔、士諤、吳士諤印、汪象先氏、殷光彥印、殷、仲輝氏、世所希有、樂志、清白傳家、安定、寶(重二)、□□私印、應麟、士美、景白、軍司馬印、(二印不辨)

 



点击下图,一键欣赏《祭侄文稿》高清全卷
或到中华珍宝馆APP搜索“祭侄文稿”即可~

       

*特别感谢「数字古籍图书馆——书格」
对高清版本「祭侄文稿」发布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悲壮的书法家--颜真卿
【颜帖】微电影 高清图——黄庭坚赞《祭侄稿》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杀气悲愤激情!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书法《祭侄季明文稿》
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文稿》附释文书法长卷书法欣赏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 网络高清大展
结体严整 | 《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