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有”语文课,才是好课

不好的语文课,各有各的不好。

但是,好的语文课,有其好的理由。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

九哥以为“四有”语文课,才是好课。

何为“四有”语文课?

听九哥一一表来——

NO1,有探查。

好语文课,先要有探查,对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的知识储备状况进行探查。

未授课以前,老师都要备课。从理论上讲,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准备教学内容,此之谓“备学生”。但是,老师在办公室里准备的教学内容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自以为是的假设。到底这些内容,学生会不会,是不是他们在学习中的重难点,是需要在课堂中检验的。

所以,上课伊始,好老师要能通过一两个问题,检测出学生学习之前的初始状态;要能知道哪些知识需要自己在课堂上讲,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不用再费力,从而迅速对自己课前的备课内容做出调整。

纵观名师的课堂,在上课伊始打出的都是“探拳”。“挥拳”者,顾名思义,即探测对方的虚实也。如果对方武术水平低,这一招就是实招,砸向你的面门;如果对方武术造诣颇高,躲过了这一拳,那么下面还有实招,这只是一个试探。

肖培东老师在上《美丽的颜色》一课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猜猜这节课,我会问大家什么问题”。在学生的猜测、回答中,了解学生课前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钱梦龙老师在上《死海不死》时,也是先问学生“这节课,你们会什么,不用老师讲;你们不懂什么,需要我们一起学习”。后来,钱老讲,学生在学《死海不死》之前,已经学过几篇说明文了,所以,这篇课文里前面学过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学生都懂,就不用讲了。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学生真正不会,不懂的地方。

九哥上课的时候,比不了上面两位大家,也常常提这样的问题——

这是一篇 的课文。

横线上,既可以填有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填对课文写法的总结。在学生填空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平常,九哥也常听同行的课,发现在课前有探查意识的老师并不多。一上来,就是导入,然后按着自己的设想进行授课。虽然,看起来课也上得精妙无比,但是总感觉是引君入瓮,不顾学生实际。大有《学记》上说的“急于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意味。

NO2,有问题。

有问题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

第一,有问题,才有上课的必要。

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哪有学生什么都懂,还要老师去教的道理?

第二,有问题,知识才有出处。

知识是什么?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经验。

虽然语文学科,知识不多,但是毕竟还是有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的。只有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这时语文知识才有出现的必要,才能引进语文知识来解决问题。否则,你上语文课,教语文知识,就是空话一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问题不存,知识焉附?

九哥上《老王》的时候,有学生问:“作者一家,一会儿默存去医院,连老王都问‘有没有钱’,极度贫穷;一会儿,又说老王给他们家送冰,还有冰箱。杨绛一家,到底是穷是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入散文“形散神聚”的知识。作者是将不同时间段的事情写在一起,叙事抒情的。

这不,有了问题,语文知识的引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三,有问题,学生的学习才有趣味。

学习的趣味来自哪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来自学生在克服困难后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没有问题的课,太平,激发不起登山者的任何兴趣;相反,有问题的课,才能激发起学生挑战的兴趣。同样,在引入知识解决问题后,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喜欢语文,更喜欢学习。

为什么学生不大喜欢学语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中找不出问题,缺少智力挑战,学生觉得没意思。

如果语文老师也像数学老师一样有本事,能从课文中读出学生读不出的东西,就像数学老师能算出学生算不出的习题一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定增加不少。

另一方面,除了语文老师自己能从课文中读出学生读不出的东西来,有时还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提问。学生的一些问题,同样富有意义,同样能使课堂上充满智力挑战。

NO3,有重点。

王荣生教授讲过,一节课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集中,一定要有重点。在王教授看来,一节课上最多有一两个核心教学环节,即可。否则,贪多嚼不烂,搞得整堂课松松散散,毫无中心。

古语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有中心,有重点的课,就是“断其一指”。

“断其一指”的课,才能保证精深、透彻。

语文课的最大特点是点多,面广。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似乎什么都能讲,似乎什么都该讲。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想一想,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我们选点过多,一节课上讲五六个知识点,什么都想讲,只能是六七分钟就要和学生一起突破一个知识点。师生问答,推理思辨,六七分钟处理一个知识点,能处理个什么程度?还不是囫囵吞枣,马马虎虎!!!

但是,如果我们能围绕一两个问题讲深,讲透。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眉清目秀,更为重要的是深挖一点,触类旁通,学生的收获更大,更丰厚。

其实,四十分钟的课,除去导入,总结等环节,一节课攻克一两个难点,平均下来,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就要和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想一想,十五分钟能做什么?能在十五分钟掌握一个知识点,效率也不低了!!!

九哥的课,就力争一节课只突破一两个知识点。

这一两个知识点,或是单元教学目标在文本的分解,或是本篇课文的特质,或是从课后习题中探究来的编者意图,或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问题。

上《春》就指导好学生朗读,上《美丽的颜色》就重点体会文中引入传主原文的作用和作者的想象,上《背影》就力争使学生明白这篇文章在什么地方表现了父子和好,上《愚公移山》就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局为什么要用神话的方式来写?

……

总之,九哥绝不贪多,力争课课集中,节节深透。

NO4,有意义。

什么是有意义的语文课?

九哥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方面,这节课学生要学了新东西,要有真收获。用现在时髦的话讲,语文课上要有干货。

如果你的语文课上,有问题,有重点,能关注学生的表现,先探查,九哥敢说——你的语文课绝对有干货,学生真能学会真东西。

你的课上得扎实、有效!!!

棒,棒,棒!!!

但,这是不是囊括了语文课的所有意义呢?

答曰:“非也,非也!”

这是所有课的意义,却并没有触及语文课特有的意义。

语文课,还有语文课的特有意义。

那就是与生命相关,与灵魂共舞!

语文课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有人将文学称为“人学”,是有一定道理的。文学作品是用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

正所谓“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你的故事”。

因此上,有意义的语文课要让学生能从文学作品中“读出自己”。

记得李镇西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在黑板上写八个字“读出问题,读出自己”。他执教《冬天》的时候,一学生就从课文中想到自己的一段经历,竟然在课堂上哭得稀里哗啦。

作品中的故事触及了他的内心,他的灵魂在故事中得到升华。

这就是有意义的语文课,学生觉得课文与自己有关,与生命有关。学语文是有用的。

九哥没有李老师的举重若轻,但在课堂上也常常注意让课文与学生的生命关联。

学完《背影》,九哥会问:“你有没有觉得家人烦或迂呢?你从他们的哪些地方读出了深深的爱?你可不要像作者一样,将来后悔噢!”

学完《愚公移山》,九哥会弱弱地问一句:“如果你是愚公,你的太行、王屋二山又是什么呢?你会搬山,还是搬家?”

……

很多时候,九哥是不要求学生当面回答的。只要他在心里回答给自己,就行。珍惜美好的词语,珍藏坚定的信念,不培养轻易表态,漠视词语背后沉甸甸承诺的轻浮之人。

有探查,有问题,有重点,有意义,这是“四有”好语文课。

你能上出“四有”好语文课吗?

不妨试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师评课用语集锦
交流/语文课还在“讲”?您奥特了!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明年这样教语文——写给我的2020年
统编教材使用建议
吴忠豪教授: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