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阳虚感冒有哪些常用中成药及诊治的要点
 
 
脾阳虚感冒辨证论治要点是什么
 
前人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训。阳虚外感,特别是脏腑阳气虚弱的外感,治表治里或表里兼顾,要权衡表里轻重而施。仲景有伤寒下后表里缓急先后治法的遗则。大凡外证未除,里证虚寒严重的,当先救里后解表;若里和表未解者,则急当救表。而表里证均不甚急者,可解表救里兼施。
 
 
 
 脾阳虚感冒常用中成药有:

      (1)附子理中丸 理中丸增入附子,即附子理中丸。附子、大辛大热之品,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于脾阳虚之甚者,非此莫为。服用时以生姜、葱白煎汤送服,就可以起到外散风寒,内温脾阳的作用。

      (2)黄芪建中丸 即黄芪建中汤的新型制剂。服用时,可用苏叶煎汤送服,增强辛温解表的功效。

      (3)丁蔻理中丸 即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豆蔻组成。公丁香辛温,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白豆蔻辛温,芳香健脾,行气温中。二味加入理中丸,就使该药不但有温中散寒,健脾补气的功效,而且具有行气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于脾胃虚寒兼浊气不降与气滞不和证候,症如脘腹隐痛,食后泛恶,大便稀薄,脉沉缓等,尤为适宜。若脉浮缓有表证者,可用苏叶、葱白煎汤送服。

      (4)温中健胃丸 方用吴茱萸、干姜温中散寒;炒麦芽、药曲健胃消食。合用成丸,适于脾胃虚寒,食滞不化,症见腹痛喜暖,呕吐清涎的患者。用苏叶少许煎汤送服,是治疗脾胃阳虚兼食滞而感冒的良药。

      (5)小建中合剂 为小建中汤的新型制剂。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常用良方。平时可作为脾阳虚患者的补益剂服用。感受风寒时,可用生姜、葱白适量煎汤混合服用,内补外散,疗效显著。
 
脾阳虚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感冒病脾阳虚证应治以温运脾阳,疏风散寒。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桂枝汤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阳祛风。饴糖合桂枝,甘温相得,温中补虚。饴糖、甘草合芍药,甘苦相须,和里缓急。黄芪,补气固表,抵御外邪。全方共奏温中补气,缓急止痛,调和营卫的功效。治疗脾阳不足外感风寒的感冒颇为适宜。

      (2)桂枝人参汤 即理中汤加桂枝。理中汤以温补脾胃之虚寒为特长。方中人参温补脾胃之阳气为君药;干姜温脾阳祛虚寒为臣药;白术健脾益胃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中为使药。增入桂枝之辛温,意在温经散寒调和营卫。仲景用此方治疗外证未除、协热而利的表里不解者。即既有脾胃虚寒的下利不止,又有恶寒发热、头身痛的表证不解。实为治疗脾胃虚寒感受风寒的对证方药。

      (3)理中汤加味 清代吴坤安在《伤寒指掌》中说:“凡见腹痛,吐利交作,脘闷不食,六脉沉细,或伏,舌胎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饮,此为太阴感寒本病也,当以理中汤为主治。”上述症状,乃脾胃阳虚,水湿不化而致。治当温中阳,运水湿。理中汤为正治之方。兼外感加苏叶,腹胀加厚朴,食不消加青皮、陈皮,呕吐加公丁香、藿梗,泄泻加木香、木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感冒脾阳虚证治
小建中汤以治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为主
火神派扶阳第一要药——附子(中四)
精研脾胃虚寒基础方理中丸
方剂学 38讲
读经典 学名方(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