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后这一代为什么一言不合就辞职

有调查显示,90后就业者中,超过50%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没有做满一年,40%的人不能坚持6个月,能坚持三年以上的仅占11%左右。

这种现象在作为社会中坚的70后和80后看来,可能包含着某些负面态度:

辞职=逃避

跳槽=选择困难

90后=不能吃苦

这就是90后工作者的完整面目了吗?是否只有在一份工作中拿着低微的薪酬、熬着艰苦的环境、应付着很无趣的人——而一无所获或所获甚微,这样才叫不逃避和能吃苦?

事实上,90后的跳槽和辞职行为折射出的是这一代青年人的群体形象和全新的价值观,以下是五位近一年内有过跳槽经历的青年人的故事,来看看他们为什么辞职。

— 1 —

公司:创意无限好,执行火葬场

这里每个同事都各有特点,每个领导也特别有范,不是在抽烟评书就是在谈笑风生,每天都在讨论着各种想法。到最后他们都会觉得“我早就说就应该这样做”,然后沉浸在这种后知后觉的“先见之明”中开始意淫。说好的巴厘岛团建,到出发前两天领导大手一挥改成青岛。说走就走,说改就改,这样才尽显公司的宏图伟略,诗意人生。

— 2 —

上司:总监是个傻逼

能力差,完全不懂市场,又不让下属发挥,怕被盖过去。所以我们想尝试点什么他都不支持,永远没有积极的鼓励,全是质疑和打压。一旦有什么差错就说是我们效率低,自己逃得干干净净。

没理由地加班,他不走我们也不能走,下班前莫名其妙开个会,然后开到晚上九点。

还有最不能忍的!人很下流!开女下属的黄色玩笑,说话极其猥琐,还让我做内容下流的内容策划(手动白眼)

总之就是很傻很low逼,我什么都学不到,还得生他的闷气,不跳槽我傻啊?

一款名叫《打老板》的游戏

— 3 —

自我:探索职业方向

从去年8月到现在,我换了三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专业所长,实习中发觉不喜欢,还是坚持3个月。第二份是职业光环驱使,喜欢但经验不足,与上司风格不搭,坚持了8个月,冲动离职。第三份是个人情怀驱动,喜欢且愿意去挑战,现在坚持学习。

过往经历我学到三点:1.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尽可能的去寻找实习机会,探索职业方向;2.职业的匹配要经历标准时长的检验,3个月的实习期尽量坚持,时间不到感觉会不准确。3.如果真的决定离开,别冲动离职,做好准备,找好下家很重要。4.如果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做好本职工作,等风来。

— 4 —

规则:国企升职无希望

辞职前我在一家国企油田工作,实在是太无聊,每天上班除了刷淘宝侃大山,没有其它事情,你能想象办公室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阿里旺旺提示音吗?给我感觉就是,如果继续再这里待下去,我基本可以预见我退休前的最后时光——和现在别无二致,只不过我老了。我说它可预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升职完全看家里,反正大家都没事可做,之前一个主管升迁,会议上说他工作怎样怎样、作风怎样怎样,我满脑子都是他在办公室里泡茶吹牛的画面……

我才二十几岁啊~不想三十年过同样的日子!

— 5 —

文化:老板连情怀都不和你谈

钱少也就算了,我就是受不了老板(还有整个公司)那种唯利是图的感觉。我刚加入这家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就是冲着(我想象中的)好玩来的,当时的招聘说得好听什么开放的氛围、实现你脑洞的机会、成长的空间吧啦吧啦。其实公司架构极不完善,员工岗位被调来调去,很难有提升。而且我越来越感觉公司的业务偏离我的兴趣,老板真正关心的不是实现你的想法,连情怀都不和你谈,要的就是给公司挣钱。

我不太希望工作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希望借工作完成自我实现,同时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不是只谈价值不谈自我。所以新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相关,也能获得成就感。涨薪不多,但是做得很开心。

90后为什么爱辞职?

在我的周遭,存在两种声音。一种多来自领导上司:“现在的年轻人太矫情,受到点挫折,就想辞职,别说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另一种多来自我的朋友:“我感到自己在现有工作中并没有多少实际获取,琐碎平庸,这不是当初我期待的状况。”

2014年9月,中国青年报就有过一篇相关报道——《85后 90后员工易受挫爱离职怎么破局》,第一段就有:“那天因为工作中的失误,我批评了一个刚进公司的90后员工,没想到他和我当场吵了起来,第二天就辞职了,说在公司内从未得到过成就感,顿时让我无语了。他为我工作,我支付他薪水,这难道不是成就感吗?”

这让我想到我在大学的学生会生活。当时我的不少朋友都在学生会,其中一位朋友就曾表达过在学生会期间的失望。他认为自己像个纯粹的苦力,形式主义的活动、收取快递、充当观众、给学院搬东西等,收获甚少,更令他难受的是,官腔的弥漫和同学间奉承计较的氛围。大一下半年,他决定退出学生会。

我的一些学长学姐未必认可这样的决定,道理很简单:当初谈得好好的,流程任务也按计划安排下去了,怎么不到一年,说走就走呢?这对部门而言,是一个人手的流失,对部门内部的积极性也可能有打击。但我倒理解那位朋友的心境,事实上,如果他在学生会期间把自己该做的都完成了,那么他的退出也应该得到理解,毕竟这在程序上是允许的,是他可以行使的权利。

一个年轻人在成长路上免不了经历探索期,也就是“试错”,他唯有在不同的环境和工作间权衡比较,积累经验,才更可能明白什么更适合自己,什么使自己更有归属感。任何社会上存在的工作都有其意义,但具体到个人便不能等量视之。辞职,未必是曾经的工作没有回报、没有意义,而是当局者在一段探索期后有更清晰的愿景要他追寻,或者是他对套路化的生活的一种行动上的抗议。

将90后辞职的原因归咎于理想气、眼高手低有失偏颇。恰恰相反,我倒认为90后不惟理想气,更多存在的,是精明的经济理性化生物,他们做事会从经济角度权衡如何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他们恰恰最不相信口号、情怀,而更喜欢谈现实。而精明的人,恰恰抵触没有前程的事业、效率低下甚至回报率低的任务,从这个角度而言,部分90后年轻人在岗位摸索一年半载选择辞职,这一决定脱不开他们对自己人生的布局和实利的考量。

还需要纳入考量的是时代氛围。尽管集体主义依然在中国占有很大分量,但我们将90后所处的时代与60后、70后做个比较,我们就能清楚发现,集体主义已然有降温迹象(当然,这几年民族主义的高涨又拉回一把),而自由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明显抬头。八九十年代,封锁暂开,各种思潮奔流,不但令毛时代的诸多口号失灵,也促成了一次青年人独立意识、自由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更多思考自身价值,开始重新评判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并且更加重视自我选择的能力。“让你干什么,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的管理思维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必遭受质疑,而仍然沿用五六十年代军事管理方式的企业也会在与重视企业文化,重视员工权益的企业的比较中黯然失色。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90后青年人每天都会浏览广泛的信息,接受各种文化、主义的冲击。不可否认,90后青年人在刚刚走出象牙塔时,学生气尚存,可能会对社会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但我们讲,这世上一帆风顺的事太少了,即便是老一辈的年代,他们在初出茅庐时,又有谁能说自己早有清晰的规划、实际的考量?90后就业者和企业主的沟通是双向的,一个缺乏与新人沟通的企业谈不上构建新人对企业的归属感,青年人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反馈,也希望企业不是仅把他当做一个随意压榨的奴隶、一枚冷冰冰的螺丝。要知道,这代年轻人大多都是从高考的熔炉中杀出来的,加工厂式的培养、千篇一律的环境,他们为高考备战的岁月不就是一个典型样本吗?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90后爱辞职,这一状况其实是中国大陆迟到的公民意识的复苏的一个表现。强调公民意识,就要有主人翁的心态,更加明白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更关注自己的权益。青年人在规划愿景上思虑更多,更有辞职的潜在倾向,对他所处企业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促进。MBA课程的一项测试就显示,90%的高管认为离职是企业最大的挑战。如此,企业间的竞争,将相应对一家企业的人文环境、执行效率等因素做出更多要求,在人才的竞争中,更多辈分成见、领导崇拜或故步自封的企业将败下阵来,这对追求竞争力的大陆企业市场是良性的。

最后,我们不妨用两句前人的话收尾。前一句出自但丁:“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后一句话来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博文章
《管理的实践》66条读书笔记
进入高校,要不要参加学生组织?
青年人初入职场常出现的56个问题(ZT)
青年人的情怀
职场成功最重要的53句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