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郦波解读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一次我们解读了元好问的千古名作《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今天我们要品读的同样是元好问的一首《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其实这两首词一直被后人认为是元好问为数不多的情词作品之中的姊妹篇。词曰: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首词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它背后的故事甚至比我们上一期讲过的雁丘词——那一对殉情的大雁还让人感慨。同样在这首词的词题中,元好问交代了它背后的那个感伤的故事。但是让我们注意的是,《摸鱼儿·雁丘词》作于元好问16岁的时候,而这首词则作于他27岁的时候。元好问27岁的时候,蒙古兵已经攻陷了金国的大都也就是北京,金国被迫迁都开封。元好问为避战火退避到河南,在那里他听到他的朋友李用章说了一个大名府的故事。这个故事和他十一年前听到的那对殉情的大雁一样让人动容。

当时北方虽然在金朝的统治之下,但是礼教风俗依然是中原的规矩。他们私下里相恋,可是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和祝福,也得不到礼法社会的认可。因为得不到媒妁之言而私定终生,本身在那个封建礼教杀人的时代,就算是犯了天条。那时候的人们在理学的影响之下,早已经失去了自由相爱的机会。不要说《诗经》里的爽朗相爱的时代,就算是连唐代那种宽容的气氛也早已经消失殆尽了。所以这一对得不到亲人祝福的不到社会认可的恋人,突然有一天他们失踪了。当时的人们都以为他们肯定是私奔了。父母亲戚友人都以此蒙羞。可是几天之后,采莲的人在荷塘中发现了他们,他们拥抱在一起,永远的沉在荷塘的深处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一年的仲夏,当荷塘中开满了荷花的时候,荷塘中满是罕见的并蒂莲。而原来洁白的荷花在那一年开放时,每一朵都有着殷殷的红色。这个故事比之当年的殉情的大雁还让元好问感慨、伤感甚至激动。因为27岁的他固然比16岁的他更深情更执着,也更多了一些理性的批判精神。所以他超越那样的时代写出这样同样震慑千古的,同样是以惊天之问、柔情之问、固执一问开始全篇,“敢问莲根啊,你到底有多少的藕丝?”请注意这个地方的“丝”其实谐思念之“思”,而莲心你知道它为什么味道如此清苦吗?你看那并蒂开放的荷花含情妖娆、相亲相爱,那不就是旧时的那一对相亲相爱的年轻男女吗?连苍天都已经允许了他们的感情,为什么这个苍白的世间就不能让他们白头偕老、共赴鸳鸯栖息的鸳鸯浦呢!连夕阳对此也会无言吧!就算是谢灵运的伤感词句----谢客指的是谢灵运,谢灵运小名客儿,经常写伤感的词句。而湘妃江上则是引用的娥皇女英二妃在湘水畔哭她们的丈夫舜帝而死的典故。这两句用谢灵运诗之哀愁和香妃之怨,表现了元好问对他们不幸爱情的深切同情和哀悼。所以就算是谢灵运的伤感词句,或是娥皇女英这样湘妃投江自陨的悲伤命运,都赶不上这一对青年男女的殉情给人们带来的哀伤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阕是说,深闺中的好梦,有青年男女,二人死后的魂魄化为灵气的荷花。下阙香奁的典故是说深闺中让人沉醉的好梦,而灵芝瑞露是指青年男女他们二人死后魂魄化为有灵气的并蒂荷花。元好问对他们殉情的爱情,极尽赞美之至。他叹息,这样美丽的爱情却在俯仰之间成为人世间的陈迹,但他们的爱情海枯石烂、惊世不俗,他们对世道的那种控诉和怨恨,大概就连黄土掩身也不能灭其踪迹呀!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经历时间的蹉跎,无缘无故的被那顽固的西风、被那苍白的时代和社会所耽误,所以诗人怀着一颗同情之心,乘着兰舟在这荷塘之中流连忘返。甚至担心自己下一次带着酒水再次回来凭吊的时候,满塘并蒂的荷花它们的花瓣或已大半飘零,残花狼藉的飘零于风雨之中,这样的景象让诗人何以面对呢?所以再留恋一下,再徜徉其中,让我为这样美丽的爱情、这样痴情的男女,唱一首千古的赞歌吧!

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是元好问用同一个摸鱼儿的词牌,既写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又写下“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我常想元好问是不是像有些学者质疑的那样真的到故事发生地荷塘看过,他有没有真的看过忧伤的并蒂莲?或者像他说的那样,那一年,他携酒来到荷塘边,看满池荷花落尽,红衣凌乱,看雨声打在荷叶之上满池泪水声声叹息。这到底只是艺术的创作还是真的真实的生活?我宁愿相信,因为27岁的他比16岁的他更加深惋沉痛,而27岁的他又和16岁的他一样有一颗赤子之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元好问生活的时代,是在金末元初的动乱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大多数是即时的感愤之作,情词在他三百多首词作中其实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只要有这两首摸鱼儿就够了,也只有元好问能写出这样的两首摸鱼儿。元好问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在战乱流离的生活之中,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他不计得失,收养了自己好朋友白华的儿子。他说元白本应是世交,从元稹和白居易那里开始就应该是这样。所以他对白华的这个儿子,甚至要超越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孩子小时候得了瘟疫,眼见生命垂危,元好问在流离失所中,把这个幼小的生命抱在臂弯里,抱了整整六天六夜。第六天的时候,孩子发了一身汗,竟然奇迹般的从死神那里夺回了生命。这个幼小的生命后来在元好问的悉心培养下他就是后来写下了《梧桐雨》《墙头马上》,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有至情至性的元好问,也就没有后来名扬天下的白朴。后来清人赵翼盛赞元好问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那个不幸的时代,反而磨砺了元好问那一颗赤子之心。正是因为葆有那颗赤子之心,元好问才能写出这样一首千古不朽、至情至性的两首摸鱼儿。后人甚至评价第二首摸鱼儿《问莲根》更胜《雁丘词》。作者对于一对殉情男女的深切同情,对千古不灭的真挚爱情的赞美与珍惜,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哀感万端。诗人对一对殉情男女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千古不灭的真挚爱情的赞美和珍惜令人感慨万端。诗人那满腔同情之心、珍爱之意,字里行间呼之欲出啊!比之《雁丘词》,甚至让人感觉更加哀婉沉郁,词韵也更为浓郁。

所以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所说:《问莲根》一词“绵至之思,一往情深,读之令人低徊欲绝”,真是“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好问一首《摸鱼儿》,有人觉得比“问世间情为何物”写得更好
荷塘魚趣
诗词赏析(六十五)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元】元好问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赏析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