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着学生走进书本

很早以前,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教师不应该带着书本走进学生,而应该带着学生走进书本。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感觉很有道理,很直观、很形象地提示了比较深奥的教学理论。后来,当我们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精神后,发现很多新的理念其实都被这句话的意思所包含。

带着书本走进学生的教师,他关注的是知识,心目中没有“人”。教师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按时知识的体系,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呈现给学生,说明白一点,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解,把自己学过的书本知识重复一遍,让学生听明白,记住就完事了。这种现象,在过去是很普遍的,即使现在,这样的教师还大有人在。这种类型的教师,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匠”,他们的教学过程呆板、简单、缺乏智慧。

带着学生走进书本的教师,他关心的是人,经常思考的是如何组织、管理、调动、服务等问题。这样的教师他的主要精力放在育人上面,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主,学生在教师那里得不到现成的知识,得到的只是鼓励和帮助。下面我想更具体地谈一下:教师怎样做才是带着学生走进书本。

带着学生,并不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走就行了,这个“带”字,其含义应该是:

一是要有秩序。就是要求学生要自我约束,服从制度和纪律。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一些课堂教学常规,力求形成习惯,保证教学过程秩序井然。

二是要有调动。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劲头十足。这一点最能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

三是要有目标。任何一项活动都应该有目标,让学生们明确目标,也就是为学生指明了方向,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为每一名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这里比较难办的是,怎样体现学生的差异性,让他们都能力所能及。

四是要有服务。这里的服务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包括方法上的、基础知识上的、还有所需的资料、材料等。

五是要有评价。当学生走进书本之后,都在及进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包括鼓励、肯定、纠正等。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区别、态度与方法的区别、智力与基础的区别。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的责任主要是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之门,为他们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帮他们确定个人的学习目标,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至于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备课?
低效和无效的十种课堂
怎样评课——《新课程小学语文评课的理论与实践》摘记(转)
工作小结(三月)
听课心得
别让教学过于简单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