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继承祖传手艺,农村一家人把一张皮子卖火了

石翠莲老人今年95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石大营人。涡河出亳州市区后折向东南,在离城区十来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大弯,旁边有一个很大的风景秀美的村庄,叫石大营。石大营的居民基本都是石姓,根据出土文物以及口头相传,石大营人是明朝开国大将石良的后人,石大营就是从明朝时的军队驻地发展成的村庄。制作“粉皮”的手艺,是老人祖上传下的,已有百年历史。石老太太就住在石大营的村西头。老人家现在已经是五世同堂。

因为制作粉皮利润低,工序繁杂,还有机器的竞争,目前老人只有一个孙子还在坚持制作粉皮。图为她的孙子张广林一早起来开始生火烧水准备制作手工粉皮。在农村红白喜事都少不了用粉皮做的一道菜:凉调粉皮子。

张广林的媳妇慢慢的也变成了女汉子,几十斤晒粉皮用的竹耙就这样抱进抱出。

制作粉皮的绿豆都是选用本地的上好绿豆,无污染、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老人教导他们,做吃的东西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虽然老人已经年迈,但仍然固执得监督着孙辈对手工的坚守。

水烧开后张广林开始搅拌绿豆粉,这是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的程序。

精心的搅拌绿豆粉,秉承祖传工艺,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开始烫粉皮,因为是在开水中制作,对速度和每次放粉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要求,稍不留神就会做出不合格的粉皮,并且会烫伤手。每天上百斤的粉皮就是这样一张张的纯手工制作出来。

图为张广林把制作完成的一张粉皮,经过凉水冷却后摊在竹耙上。

烫好的粉皮要经过冷却才能成型。图为制作粉皮的关键工具:铜钵和一个光溜溜的木棍。

一张张古法制作的粉皮就这样成型了。

两口子就这样坚守着传统手艺制作粉皮,虽然每天的产量比机器的要少很多,但人们能吃到安全卫生的食品才是他们最欣慰的。

纯手工古法制作的绿豆粉皮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是机器制作出来的粉皮所不能比的。

解放前,老人的父亲是村里的私塾先生。那时候当老师可没现在工资高,所以石老先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制作粉皮补贴家用。石翠莲老人从父辈那里学会了识文断字,也学会了制作粉皮的古老方法。虽然老人因病不能行走,但现在每天还坚持看《新闻联播》,来了解外边的世界。虽然老人已经年迈,但仍然固执得监督着孙辈对手工的坚守。十里八乡都知道他们家粉皮好,费劲周折也要买到。

张广林夫妇告诉摄影师他们会一直遵从老人的教导,坚持用古法手工制作粉皮,用良心去制作。他们说,我们不富裕但每晚我们都睡得特别踏实。欢迎关注公众号:黑土影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惠东的他10多岁开始做花灯,做了70多年,他的花灯承载了数不清的人的美好愿望,他的手艺却后继乏人……...
吃在赵州
用开水和面蒸馒头,80岁老人祖传手艺,不用提前发面,雪白松软
河南濮阳当地人人做周知的一个美食,祖传下来的手艺,精良的食材
农村大爷用石头做手工眼镜四十年 卖2000多元照样被抢光
祖传的手艺怎么能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