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骏院士:不停求索数学带来的震撼感

图说:李骏 受访者供图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名单。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李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还有复旦大学化学系1979级本科校友王梅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0级博士校友滕皋军、复旦大学物理系原教授封东来校友。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78级本科校友林海帆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88届博士校友蒋建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李骏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幅现代画。“现代画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东西,它就像数学,你看不懂,但就是有意思,学问就在里面。”李骏被它强烈的色彩吸引到,“它带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尽管它只是一个不知名的习作。”

而在数学领域,他一直不停求索数学带来的震撼感。“数学这座大厦实在是太美了,但你要真正读懂,才能开始体验到它的美妙。”

很小,李骏就展现出对数学的热情。“小学时,在教室黑板上,我的数学老师会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全班只有我全部完成这些题目。从那时起,我开始知道我对数学的兴趣是有点与众不同的。”

李骏回忆:“有一次,数学老师批改错了我的作业,我提出我的意见,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他称这是'反潮流’,并积极鼓励大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1978年在首届全国八省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中,李骏获得了第一名。颁奖典礼上,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为他颁奖。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苏步青先生将对他产生深远影响。

后来,李骏进入复旦大学数训班,踏了上数学之路。

“这是最好的选择” 李骏说,“在复旦,我拥有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苏步青先生经常对我们说,'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条件,好好学习,成为国际数学界的一流的人才’,日后,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能想起苏先生的话,它激励着我克服困难,走到今天。”

1982年,李骏在复旦数学系本科毕业。“我觉得我应该做数学。” 在这样的信念下,他考取了复旦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李骏遇到了谷超豪先生和其导师胡和生先生。他们在李骏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后来又把他推荐给了丘成桐先生,并特批李骏提前毕业,前往美国攻读博士。1989年,在丘成桐先生的指导下李骏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9年,已是美国斯坦福终身教授的李骏回到复旦大学任教。虽然李骏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但他一直坚信他会回来,回馈母校。身在国外,仍心系上海数学中心发展的他,在2019年做出重要决定——回母校,到上海数学中心工作。

回国后,李骏一直奔走在教学第一线,坚持给大一新生上课。这个学期,每个星期一和星期三,研究基础数学的他,都会出现在本科生一年级的高等代数课上。

“到退休前每年我都会去教本科一年级。”李骏说,“我现在最喜欢做的,就是和年轻人在一起,那是最幸福的事情。”指导学生,李骏喜欢手把手教。“就我感兴趣的题目,我会给学生做。我希望通过和他们一起工作,在共同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让他们学到怎么做,这是我觉得我可以做到的最好的。”

在教学中,李骏告诉学生,做研究需要有想象力。他鼓励学生先去大胆地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强调,做出新的东西之前就是要敢于有一些新的想法。

数学,常常研究的是全新方向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迸发出灵感,就需要等待。李骏曾经和他的合作者讨论一个问题,思考了整整一年时间。“我们觉得真的没戏了,都同意不做了。但都做了一年,真的难以放弃。但数学灵感这个东西很奇妙,在要放弃的一星期以后,我们就做出来了。”

李骏曾耗时三年,获得关于模空间退化的研究工作新成果。回忆起灵感迸发时,李骏说:“第一年我觉得我能够做,但总觉得不对,没有找到新的突破。一年之后,某一天我坐在办公室,看着我的书桌桌腿,突然想到了什么,习惯用大脑构思的我,坐在书桌前想了两个小时,把这个问题在大脑中演绎了出来。最后,花了两年时间落实了大脑中的构想。”至今,灵感突袭的那个场景,李骏记忆犹新。

灵感从何而来?“'算例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是我想跟学生灌输的一个理念。”李骏说,“数学这座大厦太美了,就会觉得越高大越壮观就越好。但问题是,做自己的研究,创造性是最重要的。而创造时:没有大厦,要在平地、在荒漠上创造一个东西,你搬来一个大厦的话是没人理你的。这就需要你去找灵感,灵感哪里来?你只能通过计算这些具体的例子,把灵感招引过来,得到一些启发,发现一些规律。”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通讯员 章佩林、胡慧中

【院士名片】

李骏,男,1982年复旦本科毕业;1984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加入美国斯坦福大学,1998年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2019年回国,任教复旦大学,为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骏任上海数学中心主任,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

李骏的研究方向是基础数学的代数几何,他是国际知名的模空间理论研究专家。李骏解决了代数曲面上向量丛模空间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结果被写入教科书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定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科院士|复旦大学李骏:苦恼和快乐都来自数学
李大潜院士:我的大学学习生活
复旦大学发展势头怎么样?受上交浙大国科大冲击明显!
数学人生 细数精彩
教学是大学的第一职能
数学最强的十大高校:北大一骑绝尘,复旦和山东大学分列第2、3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