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伟大的玄奘!(曲女城辩论)

本篇主题:玄奘西行的巅峰,曲女城无遮大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一、辩论的起因?

1、般若毱多

大概是一千三百年前,在南印度的乌荼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长婆罗门,叫“般若毱多”;般若毱多梵文义“慧藏”,是一位年长的老婆罗门,是本国的三代灌顶帝师;通晓所有的佛家小乘教义,尤其是“正量部义”。同时呢,依据窥基法师的描述,也是安慧论师的高徒。关于这一点,就很有意思了,我们应该知道:那烂陀寺历史上,对《瑜伽师地论》和《唯识三十颂》分别作注的,共有十大论师,安慧论师就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渊源和师承脉络,我们才会知道:玄奘所面对的般若毱多,应深知“大乘唯识”,也深知“大乘唯识”的很多模糊区域;也因此,玄奘与般若毱多这样的高手辩论,难度可想而知。

2、正量部义?

所谓“正量部义”,在我们今天看来,大致有以下一些根本意趣:

第一、自诩为“佛之正法”,此谓“正量”;“正量部”的前身是犊子部,而众所周知的是,世亲弟子安慧,也是出自犊子部;而般若鞠多呢,却恰恰也是唯识大师安慧的弟子。也可以说:正量部教义是几乎是所有的印度小乘教中,最接近那烂陀寺大乘中观唯识的。

第二、“正量部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万事万物,均此一心、一缘、一体;安慧论师也是唯识大师,但只承认“识体一分”,而无自、相、见、再证四分说;这个时候,我们看看今天的禅宗里,是不是有很多人,也都在说“万法唯识,唯此一心”呢?老子也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庄子也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可是,凡此种种的“一”,以及各种外道的“一”,和佛之大乘唯识之“一”,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而这些“一”,却恰恰也是玄奘和般若毱多辩论的焦点之一。

第三、正量部义,在五蕴色法上,有着“与蕴、不即、不离”的观点,这就非常地接近“大乘中观义”了;可是呢,正量部义却“有四句分别”;比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这便是典型的“四句戏论”;而大乘,则必须“离四句”。

第四、正量部义的“一心”,许有一心之境相续,许有刹那生灭;这就麻烦了,因为识体一分,故若一刹那,应境境相续;然而有境,则必有体。可是佛之法身,则无境无体。这一点,在正量部则是很致命的一个漏洞。

3、辩论的起因?

玄奘在那烂陀寺时,当时五印度最大的霸主是戒日王,而且专门在那烂陀寺的一侧,供养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黄铜精舍,此事举国皆知。一次戒日王路过乌荼国时,当地的小乘论师们,对此则万分不屑:大王,听说您给那烂陀寺建了一个巨大的黄铜精舍,怎么不在迦波厘外道寺也建一个呢?戒日王就很不爽:怎么这么说?小乘论师们回答:那烂陀寺的那些大乘论师们,其所谓的大乘唯识理,并非佛说!而且,都华而不实,空有其表,和迦波厘的那些骷髅外道,有什么两样?

南方小乘论师中,最德高望重的,是南印度王的灌顶帝师般若毱多;而且,般若毱多将700颂的《破大乘论》呈给戒日王:大王,我们不是随便说说,都是有依有据,对大乘的观点全在其中;那烂陀寺,能找出一个人来,能破其中的一个字吗?戒日王也是非常地不服:弟子听说,狐狸在鼷鼠群里,自以为是雄狮;可是一旦真的碰到了狮子,会不会魂飞魄散啊?于是,当即致信戒贤法师,祈请那烂陀寺大德前往论辩。当时,那烂陀寺的寺主戒贤论师,已经一百多岁;其知名弟子中,智光、狮子光和海慧,都是忧心忡忡,自信不足;唯独玄奘,自告奋勇,出面迎战。

或是另有原因,那烂陀寺得戒日王告知,双方辩论延后。而在此期间,一顺世外道上门挑战,被玄奘收伏;而巧合的是,这个顺世外道也恰恰熟知正量部教义,而且曾经听习过《破大乘论》五遍;顺世外道对玄奘是万分的折服和敬重,非常担心玄奘的不耻下问,会不会有损玄奘的名声。于是,就答应只在夜半悄悄讲给玄奘。大乘因明辩义的要求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求己方论主,不仅仅要一门深入“知自宗”,更要一门深入而“知他宗”。说白了,就是如果你打算和谁辩论,就要深入对方的理论体系;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此后,玄奘更加胸有成竹,针对般若毱多的《破大乘论》,专门撰写了1600颂的《制恶见论》,呈给戒贤法师;那烂陀寺诸大德徒众,都是欢欣鼓舞,万分自信。

二、真唯识量?

戒日王见到玄奘的《制恶见论》后,大喜过望:“弟子闻日光既出,则萤烛夺明;天雷震音,而锤凿绝响。同时,当即将《论》传示给在场的正量部论师,在场的小乘论师们,竟无一人敢于出面反驳。于是,戒日王当即决定:命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和各种外道,群集于恒河岸边的曲女城,共论玄奘法师的《制恶见论》。

来参加曲女城大会的,共计有全印度十八个国王及其随从,大小乘僧人三千多人,婆罗门及各种外道二千多人,那烂陀寺僧一千多人。一时间,恒河两岸都是旌旗蔽日、象军步輦、人群鼎沸、盛况空前。作为本次大会的论主,玄奘法师派人将自己的论题“真唯识量”,张贴于会场大门之外;而“真唯识量”呢,也其实是《制恶见论》的核心内容;其论证格式,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严谨到无懈可击,无出其右者。

宗(论题):“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
因(理由):“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喻(实例):“犹如眼识。”

按照古印度的辩论传统,辩论失败的一方,要么从此跪拜在对手门下,心服口服,彻底放弃原有全部的门派宗教信仰体系;要么,斩首横尸。而奘师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这样描述自己的选择:“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破者,请斩首相谢。”而十八天之后,无一人敢应战参与辩论。至此,奘师获胜,从此威震五印,声名远扬。

实际上,奘师这一“真唯识量”的论述,在我们今天,都是令人惊叹不已,非常有意思。但若详细说来,其中就集成了以大乘般若智慧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如来藏、唯识学、中观学和因明学”之精华,我们现代的、佛门之外的普通人无论如何是难以搞懂的。所以,笔者尽可能以白话形式,简明扼要,令有缘的读者也能分享这人类最高智慧的喜悦。

1、般若毱多的问难:“色,即不难于眼识,又难于眼识”?

A、佛学上有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和增上缘的“四缘”说法,因是佛所说,这一点上是大小乘双方所共许。此为,色,即不难于眼识。

B、般若毱多就问:你们大乘法讲“万法唯识”,那么眼识是识,色境也是识,那么识如何生出识来呢?比如,眼睛,如何能看自身呢?此为,色,又难于眼识

尽管“四缘共许”,但彼此的“安立”却不一样;般若毱多的正量部义中,眼识、眼境(色法)、眼根三者中,若眼识为因缘,色境即是所缘缘;而大乘唯识理中,识体之“见分”,才是因缘;识体之“相分”,才是所缘缘。我们看,大乘对因缘和所缘缘的定义,完全不同;大乘,是可以向下兼容小乘的;但是,小乘却无法深入大乘。因为般若毱多等诸多小乘人士,压根儿就不承认大乘唯识理,也不承认“识体四分”的安立方法。

2、玄奘法师的破斥方法?

眼睛,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而对大乘中观唯识而言,无论是“安立”,还是“破斥”,“眼识”当都会首当其冲。“眼识”的问题站不住脚时,你的所有“立宗根基”都会坍塌。上一段的内容,是笔者依据《成唯识论述记》,所稍加举例的白话。但是如果我们回到玄奘当时的情境下,就要有更加庄严、严密和无懈可击的因明论证方式;这就要涉及到宗、因、喻为框架的的“佛之大乘因明”体系。

1)、宗:“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

白话解读:一切宇宙、自然万物的本原实相状态,即佛之法身之“真”,才能变现出一切人间色法;而人间所有的“色法”,都离不开“眼识”的变现;

注:“真”,其终极的本原,宇宙万物的本来状态,是万事、万物、万法的终极实相。”,即“宇宙万物之中,通过“眼根”所摄取过的、或正在摄取的、大千世界中的一切自然之现象,即“色法”;“极成”,为敌我双方都认同,世间大众均普遍认同之义。“极成色”,敌我双方、世间大众普遍认同的,一切宇宙、自然万物之“色法”;

2)因:“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白话译文:我自己个人认为:在眼识、眼根、色法这三者中,起核心决定作用的,不是眼根。

在因明方法中,有了“自许”二字的简别,就已经将自己的论点设定了范围。奘师自己认为:在眼、耳、鼻、舌、身、意等等十八界中,最前面的眼识、眼根、色法这三个,起核心主导作用的,依然是“眼识”,一颗心之眼识;而不是“眼根”,即眼球器官。比如,当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后天摘除了双眼眼球,即“眼根”没有了,但“眼识”还在延续;尤其是后天致盲的盲人,即使双眼看不见了,也依然会有“眼识”升起。同理,当我们认为自己“死”掉了,肉身没有了,我们的“心识”会依然以我们所不能觉知到的方式,轮回延续。

3)喻“犹如眼识。”

白话解析:同理,以此类推的话,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等,均是如此,最终依然是“一颗心识”,说到底还是万法唯识。

三、关于《破大乘论》与《制恶见论》?

其实,如果我们大家摸到了《破大乘论》与《制恶见论》之间的辩论焦点,“真唯识量”的核心意趣,也就捕捉到了。

第一个辩论焦点:是否万法唯识?

A、《破大乘论》:五蕴之一,才是识,且仅为六识,无八识体系;

般若毱多观点:今此必是有体方缘,是带己相者;带有二义,若古西方师释:己者境体,带者是心;似彼境相义,即能缘之心,有似所缘之相,名带。相者相状,小乘是行相,能缘体摄,大乘是相分所摄。以此理故,正量部师般若毱多造谤大乘论。 ——《破大乘论》 窥基法师

注:正量部义中,只有六识之“识体一分说”,即五蕴之识蕴;而且,正量部讲唯此一心,识蕴和色蕴不即不离;唯此一缘,但不是大乘唯如来藏识的八识体系,也不承认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因此,正量部的这种安立方法,在大乘唯识这里,就会有“不定过”和“无穷过”;比如,内识和外境,谁为因缘?谁为所缘?若互为因缘、所缘,则有“不定过”;若唯此一心,万法皆缘,而“因缘”和“所缘缘”可相互,则又有“无穷过”。

B、《制恶见论》:五蕴皆唯识,有八识体系;

玄奘观点:我之大师,戒日大王为设十八日无遮会时,造《制恶见论》;遂破彼云:汝不解我义;带者是挟带义,相者体相,非相状义;谓正智等生时,挟带真如之体相起,与真如不一、不异、非相、非非相。——《制恶见论》窥基法师

注:大乘唯识这里,既有八识体系,有六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更有“自性分”、“相分”、“见分”和“证分”的假名安立;因此“不定过”和“无穷过”就可以避免;同时,也可以看到:玄奘是“离四句”,而般若毱多,则总有“四句分别”。

第二个辩论焦点:大乘唯识理,是不是佛说?

A、《破大乘论》论点:你们的第七识,凡堕恶趣,愚障圣道的,一定不是佛说!

般若毱多:凡愚第七识,恒缘第八,执为我法,二见亦生,何故不为凡愚等说?凡堕恶趣,愚障圣道。此即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名般若鞠多,造七百颂诽谤大乘,论中作如此说。是佛说者何故相违?拔大乘理为非善说,此不达义,谓不为说。—— 《破大乘论》窥基法师

注:既然你们大乘经《解深密经》里世尊说:是为了避免凡堕恶趣,避免愚障圣道,才说不开演“阿陀那”或“阿赖耶”;可见你们所谓的“大乘唯识”,有“凡堕恶道”和“愚障圣道”之过;可是,这会和佛之慈悲本怀背道而驰啊?凡是佛说,必是善说,佛怎么能说“堕恶趣和障圣道”的不善之法呢?

B、《制恶见论》论点:堕恶趣、障圣道的是第六识,你不知不解何为第七识,当然有此妄难!

玄奘:其第七识但生俱生我见,不生恶趣、未障圣道;若为说时,便增烦恼、所知,分别我、法二见。第六者起障圣道,便生恶趣,故不为说,何开第七俱我见也?此唯有覆,彼不善故,前为说别,而汝不知俱生、分别二惑过失;妄为此难,此即大师于《制恶见》中有此分别。—— 窥基法师记《制恶见论》

注:玄奘反驳,第七识只会生出俱生我见,不生分别我见;不是二见,也不生恶趣,更没有障碍圣道;如果讲给凡愚之人,便会增加烦恼障和所知障。第六意识,才会分别我见,堕恶趣,障圣道;可是第六意识里,又何来第七识的俱生我见呢?你不知道第七识的属性,是非善非不善,而是介于“善不善”之间的,“有覆无记”之性,而你却说“不善”?你更不知道,“俱生我见”和“分别我见”之间,有什么过失之别,才会有这种妄加之难。

C、《制恶见论》论点:“大乘必佛说”之七支比量?

窥基法师回忆,玄奘在《制恶见论》中,还引用了梵本《大乘庄严经论》中弥勒菩萨的七比量,来反驳“大乘非佛说”;玄奘之“七比量”,应是“宗、因、喻”俱全;下面,笔者尽可能白话解读。

其一、“先不记故”?

意思是说:没有任何一部的佛经、契经里,佛曾预先特别记别过:大乘唯识非佛说。反之,太多的大乘经里却记别了“小乘”。

其二、“大小俱行故”?

意思是说:佛教发展演化的历史,大乘、小乘都是同时共行共存的。而且,大乘人士中,有着大量的实质上的“小乘行者”;而小乘人士中,也可能是实质上的“大乘行者”;假设大乘是佛灭度后,是后人杜撰的,可是为什么又能和小乘一起俱行而来呢?同理,是不是小乘也是后人杜撰的呢?

其三、“非余境故”?

非余境,就是非小乘之人的境界故;说白了,就是佛陀的大乘般若智慧,其“甚深”程度,远非小乘人士所能臆度猜测的。这一点,在几乎所有的大乘经里,佛都会反复强调;比如,即便佛陀就在你的眼前,佛的境界你能悟到多少?能开悟吗?能明心见性吗?你悟不到的东西,你怎知没有?井绳太短时,不可以说没有更深的井。

其四、“应极成故”?

有的观点认为:大乘唯识是佛灭度后,是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或者是迦叶佛等等其他世界佛所说的,而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却不晓得,大乘之大,就在一颗佛心;一颗佛心里,有二吗?释迦牟尼佛,根本不在乎,你是否称之为“释迦牟尼”。反而能更加证明:大乘唯识,是所有历史上最伟大的智者所普遍认同的,恰恰是佛所说。

其五、“有无有故”?

大乘里,就有你们小乘之声闻、缘觉;所以,若有小乘,就一定有大乘,此谓“有”;反之,若无小乘,也必没有大乘,此谓“无”;但大乘之大,就在于三乘为一,均为一佛乘。因此,无论你们小乘“有无有”,大乘都在。比如《增一阿含经》,也是我们大乘认同的经典。

其六、“能对治故”?

此处强调的,是实践证明;经过实践证明,大乘唯识理都是可以高效离苦的,可以高效解脱的,可以高效地实际解决问题,是高效慈悲利他的智慧;而这样的实践证明真理,只能是人间最大的智者才能说的,即佛说。

其七、“义文异故”?

无论是小乘经典,还是大乘经典,虽然文字不同、名称不同,但其中的大乘意趣却是一致的;可是你们小乘人士,为什么要纠结大乘文字之相,来宣扬“大乘”不是佛说呢?

四、大乘因明:为什么要“立”?为什么要“辩”?

在很多小乘和外道的说法中,都有“不立文字”或者“善者不辩”的观点;可是在佛之大乘因明这里,却不是这样的,理由如下:

第一,在你起心动念的一刹那,便已经是“立”!

在佛之大乘里,所有人类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人为“安立”的;比如“鸡”和“鸡蛋”,这是汉语的安立;到了英语这里,就不是这样,而是“chicken”和“eggs”。安立的语言符号不同,但是表达的语义却是相同,这即是大乘唯识理中,更加深层次的人类之“立”。这种情况,在《楞伽经》里,佛都有非常详尽的开示。

我们看:在你起心动念的一刹那,便已经是“立”;无论你做任何事情,做之前,你其实早已经有了“立场”;再看看那些小乘和外道,动辄“不立文字”的那些人,是不是很可笑呢?也因此,大乘佛法中就有“识立”和“智立”的区别;“识立”,在世俗人士,则是任性自由;在佛弟子,则是无知狂禅;但是,均属于“自我识性”在向下沉沦,是恶性循环中的“妄立”,永远不得解脱。而“智立”,则为“自我佛性”,是向上精进;尽管也是“妄立”,但永远满怀希望,永远趋向佛的清净光明。

第二,只要你一张嘴,就已经起“辩”!

佛之大乘的“辩”,也是如此;只要你一张嘴,其实你就已经起“辩”!一张嘴,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就是在区别和排除其他的意图和观点;因此,动辄“善者不辩”的,能做到吗?“辩”的,就一定不善吗?

大乘佛法中的“辩”,分为两种;一种“识辩”,属于没有智慧的“妄辩”戏论,这个佛一样地不鼓励;另外一种是“智辩”,尽管性质上也属于“妄辩”,但出于自悟的证量,出于悟他的慈悲,出于以“相”度“相”的智慧;佛之大乘的“智辩”,不仅是积极鼓励,大乘弟子还要必须深入。而这样的“智辩”,就是大乘因明学。

第三、最终在悟,而非在辩!

佛之大乘因明,有两大目的,第一个是“自悟”,第二个是“悟他”。但是,无论是“自悟”还是“悟他”,都要求我们首先清理自己脑子里原来的条条框框和人生套路。

打个比方:在建一个房子之前,最好把原来的破旧房子彻底拆掉,这就类似因明学上的“破”;老房子的碎石瓦砾、垃圾脏污如果不彻底清理的话,建新房子就无从谈起。而我们大家的一颗心识呢,也是如此;然而,古往今来的佛门外道、科学观点、以及哲学流派太多了,百家争鸣却鱼龙混杂,佛陀时代也是如此,龙树菩萨时代也是如此。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智者、思想家和智者,就总会在“心内”与“心外”、“真空”和“假有”、“虚”与“实”、“唯物”与“唯心”之间迷惑不解,徘徊不前;我们当今的各种社会学派中,亦如是。而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凡愚的后人,能够清晰地判断辨别这些“二元戏论”,佛陀就曾经在各种经典中予以“因明破斥”;龙树中观则是在《大智度论》、《中论》或《百论》中予以“因明破斥”;而后来那烂陀寺的诸位祖师呢,则是在《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和《成唯识论》中,间厕鸠集分别因明破斥。尤其是陈那菩萨,则索性将上述“大乘中观唯识”中的因明论点,更加地集约和浓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古印度因明学中的精华部分,从而形成所佛家特有的“大乘佛之因明”,来破斥各种外道观点。

然而,“佛之因明”的确太难了,首先是需要修行人进行“智破”,即树立牢固的大中观之“空性见”,也就是禅宗行者经常引以为荣的“顿悟”,所谓的“明心见性”。而在“佛之因明”体系中,这才只是处于大乘的第一个阶段“能破”。可是,即便这第一个台阶,古往今来的行人学者们,就已经是寥寥无几,何况当今众多的唯识学者和因明学者呢?笔者看到的,能深入唯识和因明典籍的,往往都是白衣学者居多;而大量的白衣学者们,往往都不会清醒觉知到:当自己的“心识”,还没有进入基本的空性见时,自己任何的唯识和因明解读,都会是漏洞百出;总是感觉古奥艰难,总是找不到落地出口,总是障碍重重又无可奈何。殊不知,也只有在第一阶段“空性见”的基础上,能破才能立,才有可能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大乘唯识学。而第三个阶段,方是“佛之大乘因明”;《因明大疏》中,窥基法师就强调:陈那因明,唯源佛说;而陈那之志,是要传慈氏之《瑜伽》的。然而不幸的是,笔者看到的大量的唯识学者、因明学者,满满地都是“因明学问”、都是“逻辑戏论”、都是论文定式,却丝毫无佛、无唯识,甚至连第一阶段的实践经历都没有。很自然,自以为在煮饭,实际上煮的是砂石。当然,这样的“唯识”和“因明”,无论您学多少、学多久,都将永远看不到大乘唯识、大乘因明所带来的智慧光明和现实力量。

五、愿  望?

因此,笔者也由衷地祈盼: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无论佛门内外、相关国学教育者、以及历史研究者,不仅仅能够真正看到玄奘法师在历史、地理、考古、佛学上的价值,而能够从人类发展、追求真理的高度,全面、完整地认识法师,认识到所谓的“西天取经”,第一要取的就是《瑜伽师地论》,以及在《瑜伽师地论》中所弘扬的、最为精准、最为彻底的普世真理。法师一生中,最为伟大、最为卓著、最耗费心力的三大类翻译作品,第一首推《瑜伽师地论》,第二首推《大般若经》,第三《因明正理门论》系列。这三大部分的佛学典籍,是迄今为止,所有汉传佛典中最为完整、最大部头、最能完整通达佛陀“大乘般若智慧”的佛学典籍;而在今天看来,我们历史上所有流派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无出其右者。为此,法师几乎耗尽了最后的一滴心血、最后的一丝生息。《大般若经》翻译完后,法师身体即每况愈下,不久于世;于此,让我们一起缅怀法师的原话:

“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但能求法导利众生,大丈夫会当继之。”

—— 顶礼大唐玄奘三藏法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玄奘的故事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 :背大向小戒
沈 劍 英: 唐淨眼因明疏抄的敦煌寫卷
因明入门简介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大乘还是小乘?
27玄奘西游记之生死决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