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智度论集注(473)——死观
大智度论集注(473)——死观

我的观点
九想观是不净观的具体内容。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等禅定皆是以不净观作为起始的禅观修法。按道理来说,以九想观为具体内容的不净观应该是在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之前讲述,因为不净观是因,诸种禅定是果;不净观是基础、在前,诸种禅定是进阶、在后。这里龙树菩萨是先赞颂功果,为了引起众生的欣求好乐,进而才宣讲获得这种禅观功果的不净观。这是龙树菩萨的慈悲权巧。
以九想观为具体内容的不净观,在真正进入之前,还是得具备持戒清净,另外就是对死亡要有一定的认识。以下就是讲述有个死亡的种种相状。
大智度论原文

“九想观”释义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九相义第三十四[1]>

【经】九相[2]:胀相、坏相、血涂相、脓烂相、青相、噉相、散相、骨相、烧相。
【论】
一.声闻九想
1.先说禅定再说九想观的原因
问曰:应当先习九相离欲,然后得诸禅,何以故诸禅定后,方说九相?
答曰:先赞[3]果报,令行者心乐。九相虽是不净,人贪其果报,故必习行。

2.九想观的修习方法
问曰:行者云何观是胀相等九事?
答曰:
①观死
行者先持戒清净,令心不悔故,易受观法,能破淫欲诸烦恼贼。
观人初死之日:辞诀言语,息出不反,奄忽已死。室家惊恸,号哭呼天,言说方尔,奄便那去。气灭身冷,无所觉识。此为大畏,无可免处。譬如劫尽,火烧无有遗脱。如说:死至无贫富,无懃修善恶,无贵亦无贱,老少无免者;无祈请可救,亦无欺诳离,无捍挌得脱,一切无免处。
死法,名为永离恩爱之处,一切有生之所恶者;虽甚恶之,无得脱者。我身不久,必当如是,同于木石,无所别知。我今不应贪着五欲,不觉死至,同于牛羊;牛羊禽兽,虽见死者跳腾哮吼,不自觉悟。我既得人身,识别好丑,当求甘露不死之法。如说:六情身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兽皆亦[4]知,欲乐以自恣,而不知方便,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而但自放恣;不知修善事[5],与彼亦何异;三恶道众生,不得修道业,已得此人身,当勉自益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名家论扶阳
人身必读的60本书
本草经集注全文
风水中的穴的含义
西风悠闲处,霜冷晨珠,行者得意时,形单影只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7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