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羅漢與八解脫(續1)〗


  前面有說到離染得與加行得,這是初得加行善的不同方式。若是斷煩惱時所得,說爲離染得;若由餘加行之力所得,說爲加行得。初得加行善的方式不止這兩種,其它如退離染、生上地、生下地等皆有可能,但非勝德,所以不說。由離染得或加行得之善法,後時亦由加行方現在前;除佛世尊,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德.隨樂起故。

  就四分有漏淨定來說,順勝進分和順決擇分二種皆由加行得,非離染時得;順住分和順退分二種由多種因緣而有得捨,如離染退上下生等。總說如此,其他多分攝於順住分等之五通、有色解脫等,如頌:「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曾經串習修得.今不成就者,即離染時得。


  依前面的引文可知,無論異生聖者,凡成就初靜慮者皆成就初二解脫,凡成就第四靜慮者皆成就淨解脫,凡成就四無色者皆成無色解脫。前七解脫,可以有離染得,爲何第八不能?

  滅盡定要大加行方能成辦,前七解脫無始多少皆有串習。又,滅受想解脫是第三果所修,餘有數生即入涅槃。

  又,第八唯佛與麟喻有離染得。麟喻及佛因爲是多劫資糧所成,在一座中經34或160剎那從加行道入見修無學三道竟,中間不得休息。而果位時皆應成就第八解脫,所以不用別修加行,即金剛喻定離染時得第八解脫。其他人無此勝能,皆應別修加行至滅定現前時方得成就。

  以上是對離染得與加行得略作說明。

  

  因爲前七解脫通異生,一切阿羅漢皆依生處差別隨應成就前七解脫,故順正理論分別俱解脫與慧解脫時,云:「應就滅定不得得說,以慧解脫無得滅定,根本靜慮.雖不現行.然於去來必成就故。」「諸阿羅漢,得滅盡定者.名俱解脫,由慧定力.雙解脫煩惱解脫障故;所餘未得滅盡定者.名慧解脫,但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脫故。」

  何故第四果必成就根本靜慮?上篇所引已爲旁證,此下更依諸論略作解釋。

  「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德。」

  阿羅漢初心隨應能修九地有漏不淨觀等無量功德(生上不修下),如何不成四禪八定?如婆沙論云:「此所修者……謂欲界者聞思所成,色界者聞修所成,無色界者唯修所成。」而修所成即定地功德,如云「等引善名修」。

  「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

  寶疏:「諸道者,謂有漏無漏.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正理:「隨依何地離下地染.(世出世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大乘義章亦云:「用無漏道斷下煩惱,即成上地有漏功德。若用等智斷下煩惱,亦成上地無漏功德。…」此中「修未來」,是得修。諸未曾得功德現前,及得未來所餘功德,新修得故,皆名得修。婆沙问云:「何故過去者名得非修,未來者名得修耶?答:若現在道與彼為因者,可說彼為得修;現在道與過去無因義,故過去道.名得非修。」

  「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

  聖者以世出世道離下八地修所斷時,皆能引生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亦得上地有漏根本淨定。是同治修。此中是說同修有漏無漏二種功德,如云:「為離得起此,修此下無漏。」聖為離此地及得此地時.并此地中諸道現起,皆能修此及下無漏。為離此言,通二四道。即世出世間諸道皆可。諸道習修得修,廣如俱舍論智品「斷八地無間」諸頌,亦可作爲此中論據。

  「全不成而得,淨由離染生。」

  謂有二時初得有漏根本淨定:1.離下地染時;2.從上地生下地時。故知離下地染時,必得上地根本等至。故阿羅漢隨所生處,皆成就自上地有漏淨定。(生上地者皆捨下地有漏德,如云:捨定生善法,由易地退等。)無漏功德不限生處,如云:「無漏由離染」,「聖離下染,必定獲得上地根本無漏定故。」故阿羅漢亦皆成就九無漏地功德。

  婆沙:有修淨初靜慮.亦無漏(即修有漏無漏初靜慮),謂:……及(曾)得非初靜慮無漏智(未至中間)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及無漏者,…謂以無漏道離欲界染,即依未至定,起最後解脫道時(初三後解脫,根本或近分);…依未至定,得阿羅漢果,初盡智起時(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德)…

  「七八九中二…

  證不還果時,有以世間道證,有以出世間道證,有入根本定,有不入者。如頌云:「初三後解脫,根本或近分。」雖不入根本,而成就此有漏根本定。

  婆沙問:「諸捨初靜慮地心.得第二靜慮地心,皆初靜慮地心滅.第二靜慮地心起耶。答:應作四句。第一句者,謂依未至定,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近分,離梵世染,不入根本地。爾時捨初靜慮地染污心,得第二靜慮地不染污心,而非彼滅此起。…」

  故知:阿羅漢離九地染,必能隨所生處.成就自上地諸有漏淨定。

  

  但是,三藏皆有蘇尸摩經之文,如《雜阿含經》:「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婆沙:蘇尸摩曰:「仁等所證依何定耶。為初靜慮為乃至無所有處耶。」諸苾芻言:「我等所證皆不依彼。」蘇尸摩言:「若不依彼如何得證。」諸苾芻曰:「我等皆是慧解脫者。」……蘇尸摩經說全分慧解脫,彼於四靜慮皆不能起。

  正理論:如契經言:「諸有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而由聖慧.於現法中得諸漏盡。……又蘇使摩契經中說,有慧解脫者.不根本定[得字.俱舍論法義作依]。」

  正理論會此義云:「非慧解脫靜慮現前,蘇尸摩經分明說故。……根本靜慮雖不現行.然於去來必成就故。」

  又如婆沙云:「然得有二種:一現前得;二成就得。此中依現前得而作論。」

  故知經中是依現不現前根本定而說,如婆沙中說有依未至定離上地染者,乃至命終不起根本定,即生上界:「頗有不入四靜慮下三無色,入非想非非想處耶。答:入。謂:依未至定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即於彼非想非非想處定現在前。」

  所以,不能以少分異文亂一宗之義,離下地縛,必得上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二(四)
《金剛經》的受持功德
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经 卷第五
《阿毗达摩讲要》第18讲有情世间(03)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