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士敦故居

几年前的某一个春日 天气极好

午餐后无事 便溜达出来拍照

钻到景山北海间的胡同儿里东游西逛

在地安门东皇城墙外油漆作胡同儿口

看到了一座气派的大蛮子门楼

两扇大门东倒西歪半开着 就走了进去

院子的宏大和破落同样让人吃惊

大约还能看得出曾是个三进大院儿

但头两进基本上已经拆光了

最后一进只剩下东倒西歪的几间破房

裸呈的墙体上露出的都是旧城砖

梁柱上还隐约可见彩绘的影子

残留的部分还可以看出花墙和月洞门 

几棵老树伫立院中 很快就该浓荫满院

可以想见当年这是处相当不错的宅院

院子里似乎在施工 只有一个看门大爷

便走过去向他打听这院子的来历

他问我 知道庄士敦吗 我说 碰巧知道

他说 这里就是庄士敦的故居

回来后查了一下资料

这座大宅果然曾经是庄士敦的故居

庄士敦当溥仪英文老师的时候

为了能让他进出紫禁城方便些

内务府为其租下这座紧挨着皇城的宅院

据说庄士敦对这这个宅子非常喜欢

亲自动手把它布置得充满北京情调

可惜好景不长 溥仪被赶出宫后

内务府也不再继续为他交房租了

庄士敦就只好不情愿地搬离此地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英国苏格兰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庄士敦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老师,备受溥仪的敬重,师生情谊深厚。1930年返回英国,在伦敦大学任教,著有《儒家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1938年在家乡爱丁堡病逝,享年63岁。

1918年 溥仪的老师徐世昌因要出任民国大总统而辞去“帝师”之职。经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推荐,徐世昌代向英国使馆交涉,聘请融贯中西的庄士敦担任溥仪的新老师。1919年2月,庄士敦处理好威海事宜后赶赴京城,开启了自己的帝师生涯。这一年溥仪14岁,庄士敦45岁。庄士敦带着先进的西方思想与现代科学步入紫禁城,为这个古老皇宫带来了新气象。依据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回忆,年少的小皇帝对这位“苏格兰老夫子”以及其带来的西方事物充满好奇和崇敬。庄士敦则对这位特殊的学生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

根据记载 庄士敦在京的住处有三处

除了油漆作胡同1号的这座大宅

在门头沟区妙峰山还有座小院别墅

而最著名的一处 是大内御花园养性斋

溥仪当年为了能够随时向庄士敦请教

竟让他登堂入室住进了紫禁城之中

这可是真的太任性了

从这两张当年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

溥仪与庄士敦等人站在养性斋楼上

养性斋内庄士敦的书房也非常舒适


庄士敦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在北京城留下的遗迹实在很少

希望这座院落能够保护利用的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中国文化最推崇的外国人,专门买了一座岛,延续清朝的制度
庄士敦与中国
庄士敦:紫禁城中的末代“帝师”(上)
紫禁城的黄昏--(英)庄士敦 (电脑藏书)
紫禁城最后的“帝师”庄士敦
清朝灭亡30年,为何海外有个地方,还高高地飘扬着一面“三角龙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