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系列 之灯




   弦纹灯


  西汉早期   通高20公分   灯盏直径17公分   底座直径11公分


  不难看出,此灯硕大厚重铸工精良,形制古雅雄浑锈色灿然,远观近抚皆可使人赏心悦目,说它是同类中的上品,当不为过。私人藏品。



  九枝连盏灯

  西汉早期   通高85公分   底径20公分  一九七六年出土于广西省贵县罗泊湾。此灯各部位皆以榫卯插合,可随时拆卸组装。勿庸讳言,此灯虽然雅致实用,可要比起上期说到的中山王十五连盏灯,那也就没啥可夸饰的了。

  现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长信宫灯

  西汉中早期    通高48公分    重15.85千克   一九六八年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众所周知,长信宫灯既有中华第一灯之誉,又具令人神往之身世传奇。至于其中原委,咱且边看边聊。

  此灯通体鎏金,整体为一持灯跽坐的少年宫女。请注意她的脸庞,其容貌清秀恬静,神情疲惫而又小心翼翼,将一位小宫女的职业特征与心理活动,塑造得异常传神。而她,又不禁让人想起了另一位名载史册的女性,她就是长信宫灯的第一位主人----汉文帝之妻、汉景帝之母、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

  史载窦太后名猗房,乃清河郡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人氏,出身十分贫寒。其父早逝而遗三孤,猗房排行为二。十三岁时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成为一代女主吕后身边的小宫女。吕后的脾气大家都知道,所以当年小猗房在宫中过得咋样,应该也是可想而知的。或许,这位持灯小宫女,就是窦太后当年的写照吧。

  所幸吉人自有天佑,不久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史记.外戚世家》)

  也就是说当年吕后为了笼络刘姓诸侯王,特地挑选一些宫女赏赐给他们,而窦猗房也被选在其中了。因为家乡在赵国域内的清河,所以小猗房恳请主事宦官一定要将她的名字编在去赵国的名册里。可人微言轻的她那里知道,主事者嘴上应着好好好,可一转脸就把这事忘到爪哇国去了。

  启行之日,小猗房哭得稀里花拉,心里恨死了那个主事宦官,可终归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也只好蹬上了去往代国的车辆。

  殊不知,一位孤苦零丁的小女子逆袭传奇,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言归正传,此灯体中空无底,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铸件组成,各部均可拆卸、组合。宫女着广袖长袍,左手持灯,右臂高举与灯顶部相通,形成烟道。灯罩由两片弧形板合拢而成,可左右活动,以调节光亮和方向。

  灯盘有一方銎柄,内尚存朽木。出土时灯罩上方尚残存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所以当年灯内燃烧的物质,应是动物脂肪或蜡烛之类。

 宫女头戴齐额巾帽挽发成髻,简洁朴实却又一丝不苟,是研究汉家服饰的珍贵实物资料。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此灯与汉武尊儒之后出现的器物稍有不同,其表并无过多修饰,整体显得质补素而又庒重大气。而这种风格,也应该是.文、景时代崇信黄老思想的直观体现。

  话说窦猗房抵达代国以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爱,并被赐予了美人身份,等于从婢仆一步跨入了妃嫔之列。

  当时代王已有王后,可其人不久便病逝了,而独得刘恒宠幸的窦美人,也随后被立为了代王后。说来窦王后的肚子也争气,先后为代王生下了长女刘嫖和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而代王刘恒早年与王后生的几个儿子,却好象给窦氏母子腾位儿一样,竟也先后追随母亲去了。

  正因如此,当代王刘恒即位成为汉文帝不久,便有朝臣上书请立太子,而此时的皇帝诸子,唯有窦氏之子刘启为长,所以他很顺利地就被立为了皇储。他,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当年春,有关部门又上书请立皇后。于是汉文帝的老母亲薄太后发话了:“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至此,窦猗房由孤儿、宫女、妃嫔、王后至皇后的身份逆袭完成,并逐渐步入了巅峰状态。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长信宫灯身上的铭文, 器身共有刻铭九处,分别在右臂

 灯盘

盏座

袍摆等各处

 共计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重量及主事官吏与所有者。

其中以灯座底部周边刻铭最为正式


  铭文为“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长信”即窦后所居之长信宫。依据史料记载,“尚浴”当为宫中主管沐浴之官吏职称,而“一升少半升”是指灯盘的容量,“重六斤”则指灯盘和上部灯座的总重。“百八十九”当为铸件编号。至于“今内者卧”,个人认为“今”指当下、现在,而“内者”为主管宫中内务之官职名称,“卧”为寝卧义。所以“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也就是说,此灯为长信宫主事官员(尚浴)为窦皇后监造……现归主管太后寝卧事宜的“内者”管理。

  咋样,看烦了吧?其实我早烦了,所以最怕和人扯这类事情了。

 窦太后生于公元前205,梳理她的一生你会发现,这老太太绝对是个大牛人!因为她从一介孤苦伶仃的小宫女(13岁入宫),成功逆袭为汉文帝后,只用了不到十五年时间。其老公汉文帝崩于公元前157年,此后49岁的窦氏直间、或间接左右了国家大政长达20年之久,不仅她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就连她那牛逼哄哄的孙子汉武帝刘彻,当年也不敢对她说个不字。

   窦太后薨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死前“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见《史记.外戚世家》),也就是说她把名下的金银财宝好东西都留给了自己的大女儿、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刘嫖(此人故事很多,留待后叙)。

  但是,仔细观察长信宫灯上的九处刻铭,你会发现处于最显著位置的并非“长信”,而是多达四处的“阳信家”三个字,根本就没刘嫖什么事。


  那么,“阳信家”又是谁家呢?窃以为它就是窦太后的孙女、馆陶公主的侄女、汉武帝的亲姐姐阳信公主家。因其早年曾嫁给了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孙-----平阳候曹寿,所以也被时人称为平阳公主。

  至此可能有人会说了:呵呵,叫让你胡球扯,到这就该编不下去了吧?

  还请稍安勿躁,其实长信宫灯是如何从馆陶公主手里转到了阳信公主家的,也并非无迹可寻。例如《汉书.外戚传》就载着:“堂邑侯午薨,主男须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余年,主薨。须坐淫乱,兄弟争财,当死,自杀,国除。”

  也就是说馆陶公主的老公死后,由其子须继续了爵位。其时寡居的馆陶公主已经是六十来岁的老太太了,可却还养了一个名叫董偃、年仅十八岁的小白脸,而且俩人一好就是十多年,直到馆陶公主老死了才算分手。

   而富可敌国的馆陶公主这边刚一咽气,她的儿子须就因渲淫乱伦,及与兄弟争分家产而获罪,结果就被汉武帝顺势给铲除了。而他家的巨额财富,自然也就落到了刘彻手里,并被他转手赐给了自己的姐姐阳信公主。反过来讲,这应该也正是后来为什么会在阳信公主墓中,发现那么多宫用宝器的原因吧。

  至于汉武帝为什么会对他老姐这么好,其实也是一目了然的,因为稍加梳理你就会发见,窦太后去世不到二十年,馆陶公主也死了。其时汉武帝正值壮年,对内最为宠信的女人,正是他老姐送到他怀里的卫子夫。而对外攻打匈奴最为得力的干将,也正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而阳信公主的继任老公呢,恰恰就是大将军卫青。换言之,此时的天下第一贵妇,无疑就是风光无限的阳信公主了。

  仔细审视几处“阳信家”刻铭

 你会发现它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炫耀,而这一点,也与后来的乾隆弄到好字画就乱盖一通章没啥两样。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 长信宫灯于一九六八年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刘胜是汉武帝、阳信公主的异母兄长,死于公元前113年,而其妻窦绾则死于公元前105年左右,长信宫灯即为她的陪葬品之一。那么,阳信公主家的东西,咋又成了她嫂子的随葬品呢?

 笔者认为,此与当时的赙赠制度有直接关系。所谓“赙赠”,也就是出钱出物为丧家助葬,此礼自古至今有之。关于这一点,宋司马光之《书仪》说得比较明白:“《诗》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敝古有含襚赠赙之礼,珠玉曰含,衣衾曰襚,车马曰赗,货财曰赠,皆所以矜恤丧家,助其敛葬也。”换言之,窦绾墓中的长信宫灯,当为阳信公主所赠赙仪。而这,应该也正是此灯身上无一处铭文与墓主窦绾有关联的原因吧。 

  两千多年过去,如今她依然在静静地持灯而侍

一脸恬静、一身疲惫,而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只是她如今早已逃出了阴森森的宫禁与墓室,而是安坐在河北省博物院的独立展柜中,静静地等候着你去顶礼、膜拜。



 

或曰:这人也太能瞎扯了,人家各路专家早就考证过了,说此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后来其子因参与七国之乱而被汉景帝时削爵夺产,而后此灯才被没入长信宫归窦太后所有了。

  对此,俺只想问您一句:您觉得以窦太后之尊,有可能接受一个叛臣家的物件入寝宫为日用吗?


未完待续   谢谢观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信宫灯的前世今生,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河北禁止出境文物(三)西汉长信宫灯
来自长信宫灯的历史“灵感”
青铜精品 | 西汉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