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5 轻松了解龙泉窑 -- 明龙泉

市场是一面明镜,印证着每个时代人们对艺术品的理解。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注意到,现在市场上价值最高的龙泉窑器物,有一半以上是明代的。更准确地讲,是明代初期的。我们今天就来聊聊,龙泉窑在明代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大家对其推崇备至。


上一篇咱们看到,龙泉窑在元代风格大变。相比于南宋,有些器物变大了,有些器物使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釉色则普遍偏绿。这些风格特点一直延续到了明代。


明代初期,龙泉窑遇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国皇帝朱元璋赶跑蒙古人以后,除了独揽大权稳定局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对于宫廷器物的使用,开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他甚至在景德镇设了个御窑厂,专门烧宫廷用的瓷器。


现代人在翻《大明会典》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龙泉窑的烧造地,在洪武时期属处州府。最后一句提到的“饶、处等府”,指的即是景德镇和龙泉。很明显,洪武时期有一部分龙泉窑瓷器,专门为宫廷制作。所以过去十几年,有很多人开始炒作明初“龙泉官窑”的概念。


明初“龙泉官窑”这个称谓其实不太准确。早有学者将宫廷用瓷分为三类:一是“贡瓷”,一些地方窑口生产的瓷器,通过进贡的方式,进入宫廷,比如越窑秘色瓷。二是“制样需索”,皇帝要求或者宫廷设计了一定式样的瓷器,由地方来烧造。三是“官窑”,就像景德镇御窑厂那样,完全由宫廷自己组织生产和管理。“龙泉官窑”目前来看属于第二类“制样需索”,和标准意义的官窑略有不同。


就像《大明会典》里记载的那样,进入宫廷的龙泉窑,样式由宫廷定夺。所以我们可以很惊喜地看到,一些龙泉窑和景德镇官窑有着相同的纹饰。









这些官样龙泉窑的烧造地,现在只找到了一个,即枫洞岩窑。其它地方也有可能烧造过,但还没被发现。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这类器物历来备受关注。即使在大家还不知道它们出身宫廷的时候,其工艺水准、艺术性、价值已被高度认可。


然而窑址挖出来的标本,都是官样和民窑混着生产的,于是就有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到底哪些器物是宫廷用的,哪些是民间用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即使是两岸故宫里清宫旧藏的龙泉窑,有些是很典型的官样,有些却质量不高。所以这个复杂的问题,今天探讨不清。


这批御用瓷的烧造年代下限也不是特别明了。有人根据明代成化皇帝登基后撤回督窑太监的记载,认为烧造下限在成化。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清宫旧藏里明显可以找到明代中期甚至更晚的龙泉窑器物。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台北故宫的清宫旧藏龙泉窑很有代表性,里面包含了一些档次很高的器物,也有比较常见的器物。下面简单挑选了一些,作为明代龙泉窑的典型器供读者参考。


明初高档器:



































明代普通器:































































虽然明初被选进了宫廷,但这些官样器物不幸成为了龙泉窑最后的辉煌。除了这批官样瓷,其它器物质量普遍不高。龙泉窑始终无法克服胎体过于厚重、釉色单一不讨喜、刻划花装饰草率等缺点,虽然耐用但不如景德镇瓷器实用,所以终于在明代走向没落。到清代虽然仍有烧制,但早已沦落成不入流的地方小窑口。它倒一直未曾被遗忘,景德镇时不时有仿制龙泉青瓷的作品,但质量已远远超越了原作。


明 龙泉窑镂空雕牡丹纹瓶


清乾隆 镂空雕牡丹纹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龙泉窑瓷器你真的见到过吗?教你辨别真假龙泉窑瓷器
龙泉窑为何突然停烧官器走向衰败
天下龙泉 | 龙泉青瓷与历代宫廷的故事
【中国古陶瓷鉴藏手册】 明代瓷器
大明处州龙泉官窑(四)
御窑之宠——江建新谈《景德镇出土明官窑单色釉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