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鲜半岛

在东北亚的地图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朝鲜半岛紧贴着农耕核心区,为什么在历朝历代总能以“外诸侯”的身份与中原王朝并立存在?如果说古中国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占有这片土地的话,未免高估了“三韩民族”的作战能力,可为什么强大如隋唐帝国也不曾将其完全征服?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朝鲜半岛真的紧贴农耕核心区吗?

上图为“15英寸降雨分割线”,一般也作为农耕与游牧两种生产方式的界限。由于降雨量的不同,其北部与西部往往是马上民族纵横驰骋的草原,而东部和南部则是汉族农民耕作种植的田地。乍看之下,朝鲜半岛紧靠着东三省的黑色沃土,那么在后者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农耕文明应该很容易渗透和前出至半岛才对,但为什么二者从未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呢?这就是我们对东北认识的误区!尽管处于15英寸降雨范围之内,但在近代以前东北从来不是发展农耕文明的理想之所,相反这里却是渔猎文明繁衍生息的家园。从肃慎到女真,从女真到满清,习惯于在森林中神出鬼没的渔猎民族从来没有想过在东北耕地种田。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从理论上说,任何生产方式的确定都有其背后的缘故,这个原因既然不是降雨,那就肯定还有其他因素。

事实上形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不是别的,恰恰是纬度。从上图不难看出,朝鲜半岛、中国华北以及日本北海道以南均处于北纬32度至北纬42度之间,这片区域正是适合小麦种植的暖温带。不同的是,朝鲜半岛与日本的东西两侧均是海洋,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更适宜种植水稻,因而也就造成了与华北的细微区别。不过这种区别与东三省所在的42度以北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为处于中温带,东北的年度无霜期平均只有150天左右,更要命的是在近代以前根本没有合适的耐寒作物品种能够生长在这片区域,你让东北拿什么发展农业文明?女真也好、满清也罢,尽管在其强势的时候可以同时对山海关和长白山两个方向施加压力,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农耕相比终究是不占优势的。

到清朝中后期,渔猎在与农耕的千年博弈中完全落败,一方面因为从美洲舶来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在中原地区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从而能够提供开发东北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同时期的日本在北海道培植出适宜中温带的耐寒作物,并经朝鲜传入中国。大量的关内移民涌入东北尽管改变了当地的生产方式,但对中原王朝以此为基地经略朝鲜半岛来说显然已经为时过晚。讲到这里肯定有读者会反驳我,汉唐时期我们不都曾把朝鲜半岛北部纳入过版图吗?当时的东北一样是渔猎民族的天下,貌似其作为“基地和跳板”的作用也不是那么重要吧?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地图开疆害死人”!汉唐时期占据半岛北部确实不假,但不是从黄海横贯到日本海,而仅仅是控制了朝鲜西海岸的一段狭窄平原,换句话也可以叫做“半岛西海岸走廊”。

不难看出,在渔猎文明如日中天的时代,即便强盛如汉唐也只能小心翼翼地从山海关出发,然后贴着渤海和黄海的沿岸向半岛前进。如此细长的补给线有多么脆弱不言自明,而最终穿过长白山与黄海之间的缺口突入半岛就万事大吉了吗?没有,接下来能够获得的可耕地只有沿西海岸的一片狭窄区域,这就意味着远征部队无法从当地获得足够支撑一支大军的粮食。与此同时东部还要面临着敌人从长白山上居高临下的袭击,南部则是半岛土著无休止的顽固抵抗。因此即便雄才大略如唐太宗也只能控制北部的一小段区域,至于到了明代,朱元璋则干脆把朝鲜列为永不征讨之国,原因就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过于悬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努尔哈赤反明,建州女真崛起的秘密,全藏在明末辽东一头牛的价格里
李晓鹏博士论文明
从匈奴到蒙古,古代中国为何总是北患重于南患?
《从地缘看中国》(五国伐齐后齐国的衰落与燕国北上扩张)札记(15)
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清朝的祖先女真,曾打到日本,掳获千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