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本《五千言》,为何国人读出了权谋智诈,西人读出了科学思想

千人千面《五千言》

这部道家“天书”《五千言》,韩非子读出了权术,孙子读出了兵法,鬼谷子读出了捭阖之术,程颐、朱熹读出了智诈。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这是道家替统治者发明的驾驭臣民的方法,他比儒家更反动(《中国历史简编·周代思想》)。

自古以来,对《五千言》的理解就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人因为需求不同,也会前后矛盾,比如王安石变法前后对于“无为而治”的理解就前后不一。道学大家陈鼓应前后三次修订《老子今注今译》,任继愈先生一生四次为之作注,他们的最后一次修订,都是因为帛书的出土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或者是打开了一扇窥见《五千言》真相的窗口。

但学者们,包括历代的帝王御注本,关注的或者是政治上无为而治的修身治国,要么是修炼上得道成真的玄之又玄,要么是借天道以释伦理纲常,要么是道儒释三家杂糅互解,并且,不管如何释读,都能圆融自洽,言之有据。可见其一言万端,涵盖万方。

在历代注老解老的庞大人群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西方人对老子的理解,却多是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展开的。从哲学方面的评价都很高,比如说老子“是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老子是最符合国际标准的顶级哲学家”等等。

而科学家对老子的评价甚至更高于哲学界。比如诺奖得主卡普拉说老子“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美国物理学“超级英雄”约翰·惠勒说:“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的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美国著名科学家威尔·杜兰甚至认为留下一部老子的书,“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说:“老子是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中国科学的思想基础源于道家思想,比西方占优势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其中的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这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残酷的现实对照。从鸦片战争开始,泱泱大国竟被撮尔小国百般欺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技术落后。

因此,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出现在曾经领先的中国?”引起了中国人的共鸣!

著名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从1937年起,就开始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抗战胜利后,李约瑟访问河南大学。李俊甫教授告诉他一个秘密:中国古代科技的大量资料“就在《道藏》中!”这个秘密“是其他国家的化学史家完全不知道的”。

李约瑟

历经半个世纪,后来他在他的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上说:“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通过对道家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他的结论是:“就科学思想的基础而言……实际上是中国人占有优势。”

道家思想为什么成了科学根基?

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李约瑟是把道家跟儒家相互比较而论述的,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们将从儒学开始,以示尊崇,因为它在后来一直支配着整个中国思想,虽然它对于科学的贡献几乎全是消极的。从儒家很容易转向它的劲敌道家。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相媲美,而且成为整个中国科学的基础。”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道家思想的基石是“道”,其本质是自然,不受主观支配。“道”是以“自然”法则为核心的客观、自发、非刻意的天然秩序。在宇宙中,万物的共同和最终规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的起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且内附于天地万物之中,人和预售万物一样,谁也逃不掉“道”的自然法则,因此应遵循它,成为“有道”者,并以此形成一个“有道”的社会。

道家讲究对万物追根求源。在这个有道的社会里,万物各循其道,各因其性,社会和人生当中以及万事万物之中蕴含的“道”,都是有意义和值得追求的。所谓“无欲观妙”“无欲观徼”,就是对事物追根求源,了解真相。

因此,道家主张的人生态度就是各依本性,应该按照“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所噭”的科学方法论,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真、求实精神,去研究或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专才。

这正是老子“无为”思想的正面积极意义,而非玄学家认为的“清静无为”“与世无争”。那种认为“无欲无求”就是什么想法都不要有的观点,歪曲了“无名万物之始”的本义,无,乃是指事物尚未呈现的初始状态,即“一”的状态,故云“营魄抱一,毋离”。

只有深入到事物的最底层,或者站在事物的萌生的情境下,去作为,才叫“无为”。

道家主张释放天性,回归自然。当天下人按照同一模式,死记硬背同一个标准答案的时候,是不会培养出科学家的,因此,千千万万独具专长的优秀人才被抹杀于同一模式之下,这就是李约瑟称道家思想为科学根基的主要原因。

东晋时期著名隐士戴安道是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他的兄长戴逯因屡立战功,被朝廷封为广信侯,后又升官至大司农。太傅谢安问:“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 ”戴逯回答:“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变不了他的乐趣。

与道家相反,以伦理纲常为“经世致用”法宝的儒家思想,“他们……避而不谈自然界和对自然界的研究。儒家学者(程颐)甚至得出“作文害道”的观点,竭力反对钻研除儒家学说之外的其它学问。这种唯我独尊、过于功利的思想,当然不利于自然科学的诞生。

程颢,程颐

道家思想扎根人心深处。受“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是并不妨碍“道家”各尽物性价值观在文人士大夫中的暗流涌动。

易中天说:在两千年的思想文化史中,作为“在野d”的道家最为文人所喜爱,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却是老庄!

这意思是说,个人爱好只能私下进行,却不是做官的资本。哪怕你是爱因斯坦,在那样的环境下,也只能被划入异端邪说、奇巧淫技的行列。

在治国主张和实践上,道家主张向自然学习,而不是效法圣贤。道家认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减少干涉,让百姓自由自在地发展。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在治国实践上,道家反对礼乐教化,主张无为自化,讲究“能辅万物之自然”,少干扰,不折腾,为所有人创造自由发展的条件,如姜子牙治齐的“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 ,西汉名臣汲黯治淮阳郡则是“卧而治之”。而伯禽治鲁则是“变其俗,革其礼”,孔子治鲁的“堕三都”“诛杀少正卯”等作法都是强行一律于礼制,唯礼制独尊。

道家是中国早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道家在冶炼合金和制造药物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批地生产出合金产品;他们对一些金属元素,达到了很高很深的认识程度。

他们发明了很多仪器,比如加热器,蒸馏瓶等;这些技术直接催生了炼钢、炼铁业,以及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四大发明”。

东汉时期的黄老道家魏伯阳编著的《周易参同契》是全世界最早的化学专著,记载了铅,汞,硫等的化合和分解的知识,以及各种实验仪器的制作和药品的提炼方法,是现代化学的雏形。

晋代大医药家的葛洪、陶弘景,唐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都是道家在科研方面的佼佼者。

化学家葛洪,屠呦呦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而发明青蒿素(中国中医药网2015-10-08 )

所以李约瑟总结道:“说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诚然不错;但是它至少也同样地是方术的、科学的、民主的,并且在政治上是革命的”,“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

简短的小结

中国人两千年来从《老子》中读出了权谋、仁善、修身等智慧,却读不出老子的自然观、科学观,是需求不同,角度不同所致。时至今日,大多数读者不能跳出玄学、宗教和世俗的窠臼来认识老子思想,甚至认为老子是复古的、反文明和反科学的,其根子就在于此。

庄子对此总结说:“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 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 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哲学思想反思之七,道家思想应该定义为黄老思想
古今中外部分名人谈老子和经典
李恩军:40李恩军重温“李约瑟现象”
海德格尔、李约瑟跟朱熹的思想交锋,只为邵雍说了老子一句话
诸子百家之道家思想的精髓
李约瑟:用儒家思想解救西方科学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