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主动学书法,就是要在书法史中野战,不要搞阵地战,更不要搞演习(慎入)
userphoto

2022.09.15 安徽

关注

本文原载于武英书画,特此鸣谢

作者简介:刘九洲,斋号八集堂,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在上海文汇报从事新闻工作时开始涉足收藏,主攻中国宋元绘画研究,2001年底赴美,从事艺术史研究与古书画收藏。2005年接受浙江大学邀请,出任《宋画全集·欧美卷》副主编,《元画全集》编委、副主编,2013~2014年受邀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弗瑞尔美术馆访问。2009年出版其专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获当年浙江省政府“树人奖”提名;2009年开始陆续发表论文《作为社会学科的艺术史面临方法论与理论的挑战》、《从〈砥柱铭〉的真伪看鉴定的危机》、《南宋绘画的两大流派——对〈图绘宝鉴〉第四卷的数量分析》、《〈宫中图〉的范式与风格》等。2017年出版《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刘九洲、吴斌合著,2020年出版专著《宋画史稿》。


刘九洲 | 研究书法史要关注腰部(万字长文,慎入)

2021年夏天,杭州的一个朋友娄宇杰来访,说可以帮我在网上卖字,把我吓了一跳。虽然我一直在写字,也买一些古代书画,可是卖自己的字,倒是从来没有想过。

后来他讲了一通道理,大约就是说,反正我每天也写,随便卖卖,也不妨碍什么。这么一说,我就试试看了,每个月快递给他一批,他拍摄后挂在“微拍堂”。每一件都是0元起拍,每个月拍卖20多件,如此大约一年,居然卖掉了大约200件,卖得这么快,实在让我汗颜。但是,卖字确实促进了我练字,好几位朋友说,我的字,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最近一年写字,感觉要对得起买家,虽然每一件的价格不等,便宜到200元的也有,贵到6000元的也有,但是别人掏钱了,我就需要提供一些文化上的贡献。

这么一来,花费在书法上的时间,确实比以前增加了。每天估计都要琢磨一两个小时,对于书法也就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八月底的一个中午,我去吃牛肉拉面,店铺推迟10分钟开门,于是我就找地方坐下来。拿着手机刷屏也不是个事儿,于是构思这篇文章,写了纲要,然后花费几天时间完成。

学习书法,主要工作是学习书法史,而不是练习技巧


这一年,我的最大的感受是,学习书法的主要功夫,应该放在学习书法史,而不是学习具体的一笔一划,或者某一个法帖。
历史上的大书法家,都是最熟悉书法史的,褚遂良、米芾、赵子昂、董其昌等,无不如此,他们都在与书法史反复对话。而只学习某一家、某一帖的,很少成为大书法家。
有人认为是当代人不用毛笔,所以书法家少。其实,古代学习书法的人多,字写得漂亮的也很多,但是大书法家也非常少。
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古代没有博物馆与印刷品,大家虽然用毛笔,但是看不到大量古代真迹,无法感受到书法史,于是找不到真正的方向。没有方向,自然写不出合乎规律的书法。
为什么与学习技巧相比,学习书法史更加重要呢?
第一,书法史可以帮助你建立起比较可靠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这样你就不会被别人说迷糊了。你需要在书法史的学习中,树立起自己的审美标准,即便是一时搞错了、或者有偏颇,还可以不断校正。那种一生只临摹某一个法帖的人,充其量,是在学习美术字,而不是在学书法。这一点,以往从来没有人说过。如果某个书法教程,是老师帮你找字帖,然后你照本临摹,这是不对的,一定要自己寻找,自己理解,主动学习,从而建立自己的审美观。简单地说,就是要在书法史中野战,不要搞阵地战,更不要演习。
第二,书法究其本质,其内生动力与评价标准,都有点古怪,却与元明清绘画有点类似,哪里类似呢?书法与文人画一样,居然都是一种“关于艺术的艺术”,而不是一种依托于自然界的艺术。具体地讲,书法就是“关于王羲之的艺术”,书法的评价标准,并没有法帖之外的审美存在。因此,所有的评价原则,都暗含在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中,任何老师不应该告诉你超越书法史的东西。
很多人运笔技巧还可以,字写得也比较俊俏,但是看看就不入门,为什么?因为看上去就没有真实地理解过书法史,完全是按照自身审美、自己的小聪明在写字,与书法史缺乏足够的对话。这就是没有经受过正确的专业训练。



书法史太复杂,没有力气全部学,只能注意关键点,就是腰部

如果一个书法教程,让你把书法史上的所有名作都临习一遍,这是比较误事的。这么多作品,有那么多倾向性,怎么可能都去写一通?学唱戏的,没有听说要把流派都唱个遍,而是盯住一个流派学,古代大师也不是什么都学,一般来说只学一路。什么都学,会把自己的笔下的倾向性,搞得没有了。
再加上书法史名作浩如烟海,全都学完了,人也老了,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你看看历史上,颜真卿,30多岁写得就很好;米芾,38岁就有名作;赵子昂,40岁已经非常好;董其昌、王铎,在40岁的时候,艺术都已经很有门径,他们完全不是靠“人书俱老”获得成功。如林散之那样,到了69岁前后突然悟了的人,极其稀少,不能当做普遍规律。
那么在书法史上,选择哪一段研究呢?
本文主要观点就是:唐宋时代是书法史的腰部,学习研究书法史,要注重唐宋。大家一听,会一哄而散,这是常识嘛!书宗唐宋,人人知道,还需要讲么?
书法史本来没有秘密,所以,虽然是常识,还是有注解余地的。
以往讲书法史,往往贪多务得,从篆书讲起,还有恨不得从甲骨文讲起,这甲骨文能是书法么?公元1900年之前没有发现甲骨文时,书法很发达了,没有甲骨文什么事呀。
从王羲之讲起,已经是最为偏激的右派了,现在似乎也没有几个人,敢说王羲之之前不是书法(这是一个最保守的定义),但是,即便是从王羲之开始,一口气,从东晋讲到清末,1700年,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消化不了。说句笑话,如果未来的书法教学,不进行“供给侧改革”,那也是没有前途的。
而且,今天我们可以从东晋讲到清末,全是利用了20世纪以来博物馆的公开信息,有了现代印刷术,大家汇集图像不是那么困难。说实在话,这个从头讲到尾的办法,其实就是简单信息轰炸,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书法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已经淹没在大量材料中了。大家都被拖着看材料,看这么多,没有人讨论主要动态、主导脉络。这样一来,对于认识书法本身,没有太大的帮助。
本文强调要集中注意力于唐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寻找自己道路的过程中,或者找到自己的道路之后,80%以上的精力,应该研究唐宋书法。其他的时代了解一下就好。



唐宋书法的根本特点,是古典与现代对立
为什么要关注唐宋?
因为唐宋书法是对立的,唐代是古典书法的结束,宋代是现代书法的开端,书法史上所有的毛病与问题,都出现在唐宋,把唐宋搞清楚了,写字就不会糊涂了。
唐宋书法是对立的,这句话很重要。书法史是从这里,一刀两段的,这一刀,不能切在别的地方。
从唐代往前看,一直到东晋,所有的书法,大逻辑差不多。唐人的优点在于结构严谨、技法明朗,逻辑清晰,失误在于学习王羲之,学得太深,落入了俗套,最近发现的冯承素书写的墓志,明显就是俗字。唐太宗《温泉铭》倒是清朗得多,可见书法不全部是技术问题,谁的书法史学得好,谁的字就可能更好。

从宋代往后看,可以看到元明清写字,都与宋人差不多。宋人开始,用笔普遍比较随意,单独观看常有问题,但是笔意互相补充,是一种新范式。很多宋人就学当朝人,成为大书法家。宋四家,还有同时代的蔡京等人,创造了几种新的模式,天下效仿,改变了书写楷书与行书的基本逻辑。
这种唐宋变化,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到巨变的转折点。抓住唐宋,就不用上下前后,四处寻找着眼点,而是从此切入,找到总纲,将书法史一分为二。仔细观察唐宋之变,可以事半功倍。
学唐以前的字,主要是晋人与北魏。大家都感到,学习之后,用笔都很紧张,往往是学习之后,实践中用不上,或者是用了之后,时常出问题,字写得更加不稳定,对书法更加没有信心。
学明清的书法,容易为其中的随意性迷惑,无法区分精华与糟粕,学了之后,往往记不住关键环节,心中空落落的,笔下也会虚弱,因为心中没有把握,笔下逻辑不硬朗。
但是如果学唐宋法书,往往是早上学到的东西,晚上就可以改善一点点,这真是让人感到很实在,信心很足。
因此,我的看法,就是主要精力放在唐宋,这里是牛鼻子。
写字的困难在于,任何人,写不出自己不理解的样子。你对书法能理解多少,就会写出来多少,这与下围棋有点类似,有多少棋力,肯定能够在实战中体现出来,瞒不住的。
所以,理解古典书法事实上是学习书法的根本着力点,理解的办法,就是学习书法史、而唐宋这个腰部,信息最为丰富、明朗,最容易理解。



碑与帖的问题


讲到现在,说的都是东晋之后的分野,没有讨论秦汉碑刻的问题。有人会问:东晋之前的碑文,能不能学?
我的意见是,汉碑、摩崖刻石这些东西,等同于很生涩的食品材料,如果你肠胃不好,不要轻易去尝试,吃了可能消化不了,徒然出洋相。你仔细看看,在唐宋书法中,秦汉碑刻的因素很少,前人未曾仔细消化“碑”这个巨大的存在,所以“碑”中,可借鉴的道路可能非常狭窄,风险不小。当代一些原来写得还可以的名家,最后都在“碑刻”中,反复走不出来。
而且,从理论上看,书法总是有个边界,碑的内容,介乎边界上了,你去涉足边界上的内容,那么边界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包括进来?你是不是还准备把两河流域、西方文化元素都写进来试试?这样就没有边际了,理论上也有点危险。
为什么以前有一段时间,大家重视这些碑?因为清代中期之前,唐宋真迹大多数入了内府,外面看不到成系统的、可以构成书法史的古典书法。知识分子需要经典,引领大家的前进道路,于是就找到了这些碑,作为替代品。如果当时能看到好的唐宋法书,谁去看那些碑呢。
碑,一点作用也没有吗?那也不是,等同于调料吧,吃一点增加味道可以的,可是你看到谁一辈子只吃调料不吃饭菜呢?

那么,元明清的问题,主要是什么?除了一两位大名家,其他的元明清的书法,犯的毛病差不多,就是缺乏足够的养料,你去吃了也不长肉。认真学习了也变化不出什么样子,还是别人的逻辑。
元明清的书法,与碑的问题,正好相反。一个太生、一个太熟。
如果在碑与帖之间一定要选择一个,我以为,从帖学入手,风险小很多。而且容易出成绩,不容易出问题。一位初学者,拿笔去学习碑派,等于是学习神农尝百草,不被毒死就很好了。



想书法成功,找到自己的书法逻辑,才是关键,而不是笔法的好坏
学习唐宋,对于厘清书法史上一些核心问题,也很有帮助。
我们先从一个老问题谈起,那就是笔法。笔法是书法的核心问题,很多人都这么讲。
我的感受不是这样的,各种文献中,绝大多数支持“笔法是关键”的说法,但是,也有一些异类,譬如说,我看启功先生,反反复复说,写字其实方法很多,结构也很重要。他就不怎么强调笔法。启功先生说话含蓄,没有我说的那么直白。
我的个人看法,笔法是依赖于作品而存在的,并不存在单独的笔法审美,单独的笔法是没有意义的。
我的这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受到吴冠中先生的影响,他说的是一个意思:首先存在优秀的作品,然后作品上的笔墨才是好的。断无因为笔墨好,所以是优秀作品的道理。吴冠中的说法,被断章取义的歪曲之后,被骂得很厉害了,其实他的原始意思是对的。
吴冠中的说法,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进行学术检验的,是一个正常的学术命题,而不是一个不可检验的命题。
我个人以为,写字的难点,难在自创一套新的写字逻辑,而不是什么笔法。也就是说,书法的难度,绝对不是这一笔那一笔的好坏,书法的难度,是需要整体好,而且自带新逻辑。这是难点。
我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改变,等于把原来人所共知的“因为笔法好、所以书法好”的因果关系推翻了,换成了另外一个因果关系:“建立优秀的书法逻辑,所以书法好”。
这是怎样的改变呢?大约可以打个比方,以前人们问,一个国家如何能够致富?答案是“老百姓要努力劳动”,千百年都是这样讲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好的经济体系,也是国家致富的关键。系统可以激发人的动力,而不是简单依靠人民的努力劳动。
而且,“建立书法逻辑”这个事情,并不是所谓的个人风格的确立,因为每个人落笔就是有个人面貌的,这种个人面貌(风格),其实是自带的。
逻辑是你处理字迹各种关系(包括笔法关系与空间关系)的办法,你要面对空白的纸张,拿出一套新办法来。这一笔写好了,怎么样继续写,显得这一笔更好;那一笔写坏了,怎么样挽救一下?这些都是书法逻辑的内容,每人的处理办法不同,而这些,都不是笔法。笔法只考虑简单的局部问题,局部问题,即便解决了也不等于是好的书法。
如果笔法是书法的关键,那么,假设你学好了笔法,再加上个人自带的面貌,你不就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了?事实上,显然无法完成这个跳跃。为什么?因为“个人面貌”加上“笔法”,结合之后,可能还是老套路,未必有什么新意,因为其中可能缺乏“书法的新逻辑”。
自创一套“写字逻辑”才是书法家的标志。
林散之是在1972年借用了王铎的逻辑,才一举成功的,到了1977年,他找到了自己的逻辑,放弃了王铎的逻辑。
启功的书法,他自己承认,是学成亲王的。确实如此,逻辑非常相似,只是启功在笔法上更加糯一点。而且他对古典很熟悉,所以笔下生机多一点。成亲王写得很僵硬。
黄庭坚的书法,一开始借用苏轼的逻辑,很多行书信札都体现了这一点,后来,黄庭坚在大草书上,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这才确定了地位。比他早一点的大书家蔡襄,其实功力很强,但是他自己的逻辑,始终不特别明朗,变来变去好几次,也没有稳定下来,但字的格局还是很好的。
元代杨维桢,是一位特别有清醒意识的书法家,他的字主要优点是逻辑清晰,但是过于追求独特面貌,对于古典消化不多,所以终归不算是大书法家。大书法家不在于面貌可怕,而是创造新模式、新逻辑,带动新的书写风气。
说得更加远一点,你说日本现代的井上有一,那些作品,有什么笔法呀?但是他确实有逻辑的,这个不容否认。估计唐代颜真卿在王羲之风格的书法家眼里,就是井上有一的样子。当然,井上有一,没有颜真卿这样大幅度改变了书法的格局,井上有一,只是提出的当代的疑问。
如果我们开始关注书法逻辑问题,那么,在逻辑之下,才轮到讨论笔法的问题、还有笔画基本质量的问题,等等。这样的话,书法逻辑的重要位置就清晰了。如果没有书法的逻辑,等于是没有找到跳孔雀舞的新办法,只好去模仿杨丽萍,那么,即便技术还可以,也是没有前途的。
唐人的各种书法名作,其中的书法逻辑,非常清晰。你写任何一种碑,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这是唐人成功的地方,但是也带来了新问题,就是学习之后,很难跳出框架。直到今天,很多人学习《书谱》,一看就是学《书谱》,逃不出去。这也说明,王羲之流派的这种古典写法,气场是有点厉害的。


日本人学王羲之,学了很多年,宋人的新写法,日本人认为不是经典,所以不学。日本人一直坚持写王羲之,但结果是更多的人,被王羲之压制住。虽然其中有一些书法家,写得也非常好,有些作品简直可以与赵子昂、董其昌媲美,但是这种媲美,是在我们今天的审美眼光中看到的闪光点。虽然他们仿效王羲之书法套路的精熟程度让人赞叹,但他们的书法逻辑依然是旧的,所以,无法达到赵子昂、董其昌那样地位。
深入学习唐代法书,才会感受到,书法已经被唐人写得山穷水尽了。这时,你会发现,颜真卿的确是一位书法的大英雄,他反对王羲之,写出了新的逻辑。
但是颜真卿这位英雄,在唐代也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到了宋代,他才被一批文化程度很高的文人,极力推崇,帮助宋人一举建立了现代书法,颜真卿本人也成了新文化的代表。

书法的逻辑,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用一个概念取代另外一个概念,一个观点取代另外一个观点,一个理论取代另外一个理论,总得有点好处吧?
书法的逻辑的提出,好处是什么?
我以为至少有两点。第一,为“书法好”这个“结果”,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因为”(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假说)。这样大家就不会继续受困于“笔法”这个“一元论”,我们对照书法史,想一想,新的提法是否正确?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另一条道路。
第二,是解释了一些以往解释不了的情况。譬如说,“笔力”问题。以往折腾笔法时,以为笔法好了就会有笔力,事实上,大家看到了,笔力不太容易有。笔力只存在于正确的书法逻辑中,而不是抓毛笔要使劲(祝嘉),或者要回腕法(何绍基),或者强调怎么舒服怎么抓(启功),书法是否有笔力不在这里,而在于你创造的书法逻辑,是否合乎规律?合乎规律,就有笔力。好比唱戏不是靠嗓门大,写字的笔力,也不是依靠怎么抓笔。
有了这种笔力,你才谈得上气韵、境界,否则都是白谈。而独立、一元的笔法论,无法带来笔力,更不用说更高境界。



学习书法的标准:好看又典雅。只有这样的字,才是可以被检验的
现在看来,学习书法,还是要坚持好看原则。好看是书法的大法则,一定要严守,不能搞反视觉效果。如果故意写一手不好看的字,就是让观赏者失去方向,就是在混淆是非,就是一种“反书法”。
“好看”之外,还要加上“典雅”的原则。我们分别叙述。
为什么要坚持“好看”?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书法的原始出发点,还是要好看,如果你写得好看,大多数专家有一致看法,那么就是成功的。如果你不走美观路线,走相反道路,写到一般人(包括大多数专家)都搞不清楚好坏,甚至连自己都无法重复表达的“丑”,这在很大概率上,失去了书法的标准。借用一句学术上的评判标准,你在搞一个“无法证伪”的课题,那么就不是学术了,跑到学术之外去了。“无法证伪”在这里是很好的标准,就是你的书法中,别人是否可以完成一个相对准确的一致评价。
如果什么人都看不出好坏,这就是“无法证伪”,那就不是书法了,属于“画符”。“画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古来有之。遇到流行的各种现象,感到不解、感到迷糊时,就需要复习一下基本理念,会帮助我们发现真相。重复一下上文说过的基本理念:书法是一种“关于艺术的艺术”。书法从来没有一个、介乎于书法名作之外的标准,所有的标准,都在书法名作之中产生。如果一个人的字,写到无人可以检验、字迹也无法重复,那是书法的反面了。
第二个原因,从历史上看,我们今天的环境并不是像唐代那样,人人写一手王羲之的字,美丽到不得了,美丽到让人吃不消,审美疲劳了,历史可以呼唤颜真卿出来破坏一下了。现在完全不是那么一种环境,相反,现在是大家很少动笔写字,大多数人也写不好字,你再去破坏,岂不是丑上加丑吗?
所以,还是要坚持好看的原则。

人会说我在反对“丑书、流行书风”,其实不是的。丑书,也要追求好看,“丑书”是打引号的。丑书之中,流行书风之中,有好看的字、也有典雅的字。如果自己完全没有方向,跟着别人乱写,那就不是书法了。

我们接着讨论一下“典雅”的问题。
是不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闷头学几年唐代美丽的法书,就成书法家了呢?显然也不是。问题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写得“好看”其实不难,只要道路与方法正确,临摹几年,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字无百日功”,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一百天学不好书法,而是应该可以学好。
但是要“典雅”,要大雅,真是太难了。
从整体上看,把字写得“好看”,大约占据难度的10%,如果追求“典雅”,难度占据90%。因为典雅是一种高层次上的审美创新,要创造出一种新的书法逻辑,非常困难。本文一直在讲熟悉书法史,就是在说,提高审美可以促使书法不走歪路,而走向典雅。
这里就会引出下一个问题,很多老先生说“功夫在字外”,提倡多读书。是不是加强读书,就会带来典雅?



这就牵扯出读书的问题
很多重要大书法家,都对别人说:要想写字好,一定要读书。齐白石说过,他的诗歌如何好;潘天寿说过,他的读书是几分;林散之说过,他首先是一个诗人。这件事情,到底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看?
我今天强作解人,说一下个人看法。从表面上看,要求大家读书,大约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不读书肯定不能把字写好。唐宋以来,大书法家绝大多数是进士出生,这是有数据的。不是进士的大书法家也有,但是比例不高。
第二层意思,是不仅需要读一些书,而且要阅读对艺术有帮助的书。很显然,不是所有的读书都对艺术有帮助,如果有人认为,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读了一肚皮书,书法就会进步,这显然是误区。古代满腹经纶读书人中,著名藏书家、大学者、风流雅士,看他们的字迹,完全没有入门的不在少数。有一些大学问家,书法其实很庸俗,古今都有,当代学者钱某某、文学家沈某某,字迹都很庸俗,其俗在骨,他们自己不知道。这些例子说明,不是广泛读书,或者专精读书,就对书法有帮助,读书与书法的连接面、对接点,面积比较小的,不是读什么书都会有帮助。
那么,什么书,怎么读,才能对书法艺术有帮助呢?这才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我注解的重点。
上文说过,任何人,写不出自己不理解的书法。不理解就写不出来,这是关键,我还认为,对古典书法的理解,占据写好字的权重的80%。那么,以往要求读书,与本文强调的“技术不是关键”,学习书法史才是关键,意思已经非常接近了。
问题其实已经转变为:如何读书,才可能会对书法史的学习与理解,有所帮助,对你练书法有决定性帮助。
而不是说,读书读多了,会直接作用于写字。中间隔着一个书法史,书法史是关键的跳板,读书如果不涉及到理解书法史,读书与书法就基本上没有关系了,上文说了,很多读书人都犯了这个毛病。
书法史上每一件作品,都是一种形态,一种图像,而不是文献。你读一般书籍时,看到的都是文字,一般的文字,对于你学习图像、理解图像,并没有直接帮助。只有在读书之后,懂得各种学科的一些基本规律,于是,学会在书法史中,利用规律,理解、分析、处理书法史的图像,这就是有帮助了。
这是一个三级跳:学习一般规律、学习具体规律、落实到联系图像(理论联系实际),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扣不上的话,读书也没有什么帮助。
能够更好领悟、掌握艺术史的各种原理,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了书法史、理解杰出作品,那么你的书法,会因为“领悟书法史”而迅速提高。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越读越聪明,是为了找到巧妙的道路,而不是为了一次又一次下笨工夫。你读书之后,可以尝试会用学科建设的思想,去观察书法史,观察作品,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用的,哪些用不了,这样你就有了取舍,有了倾向,那么书法自然就逐步有了逻辑,就会越来越好了。
那么,书法史怎么学?又回到文章的开头部分,要注意“书法史的腰部”。



自创面貌与临摹古人,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在书法逻辑之下的
书法上的自创面貌,是以往大家赞赏的,事实上,也是需要逻辑支持的。
面貌需要有逻辑支持,否则也是“伪面貌”。有一些人,年轻时折腾出来一种面貌,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搞清楚自己搞出来的面貌的逻辑是什么,所以吓得一步也不敢动,最后自己被自己困死了。
也有一些人,敢于不断变化面貌,越变越好,董其昌、林散之都是这样的。别人以为是读书多,导致他们可以随意变化,其实就是把书法史搞透了,掌握规律了,就知道哪些可以写,那些不能写。他说要笔笔中锋,你以为这就是津梁,其实他们是在一定的逻辑之下,来注意笔法。你没有什么逻辑,哪怕是笔笔中锋,也是死的。只有正确的逻辑,才会有正确的笔法。
说别人不会写字,一般不是说他笔法不对,而是看到在作品中,一些应该做的基本动作,“书法家”没有做,或者做出了反方向,这就知道这个人不会写字。
我们再看看临摹的问题。
以往学书法,老师说:你先去临摹,临摹多了就会自创面貌了。这句话真是谎话。相当于让人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骗人的,要搞清楚书中的意思,还是需要明师。
临摹这件事情,也是因人而异。人群是正态分布的,每一个人的才能不一样,有的人擅长临摹,有的人临摹就头痛,不可一概而论。所以你让不擅长临摹的人,去认真临摹,只会坏事。孔子说,因材施教,这是至理名言。
如果有临摹的才能,那么跟随古人探索,却是有好处的。但是也要与读书相结合,不能一个劲地埋头拉车。
学习书法,肯定也不能完全沉迷于临摹。董其昌说,学习《兰亭》“要在一笔不似”。关键是要学习了之后不能像,这就是要求你自己出逻辑,有了逻辑,再去统率笔法、笔力、气韵、境界。不能乱搞。
所以,不论是个人面貌,还是临摹,其实还是需要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否则,不论是自我面貌,还是临摹,都会面临立不住的问题。



检验书法水平的方法
如果坚持了“好看与典雅”,走了这条道路之后,如何知道走的是不是正道呢?很简单,与学术一样,就是需要检验。
检验书法的好坏,办法非常简单。就是把你自己的字,放到唐宋之间(书法史的腰部),看看你的字,在唐宋时期,大约是在什么位置。是唐代的范式,还是宋代?是唐代的俗字,还是写成了南宋晚期临摹颜真卿的奔溃的字?如果不是这么糟糕,那么恭喜了!你的书法可以看一看了。
这种办法,比较客观,比较可以操作,大家一看就知道,谁也瞒不住。这就是书法比较公平的地方。只要是书法水平高的人,肯定赞同我的办法。



我认为的书法危险在哪里
文章已经写到第十节了,这里谈一下我写字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写这篇文章的胆气所在。
我从7岁开始学习毛笔字,到了13岁,自己开始感兴趣,但是不喜欢临摹。当时人家说米芾的字不能学,我还偏去学。这样一直乱写写,始终不入门。1991年读大学之后,没有花费精力写字,就是时常自娱。依然喜欢买字帖,买了可能有几百本,字也不见长进。
1994年,开始接触到林散之的真迹,略微能够知道林散之与其他书法家的差异。
1995年,在上海博物馆第一次看到大量的真迹,那是大阪市立美术馆交流展,还在河南路的老馆。
也就是同时,朵云轩开始拍卖了,去看拍卖预展,激动得厉害,那真是不知道眼睛往哪儿放。佳士得第一次在上海商城的预展,我也赶去看了,看到了倪瓒的字,居然还看到了《淳化阁帖·第四卷》,当时觉得这个东西太神奇了,怎么比书上说的还厉害?大家怎么不激动?再看看周围人,面不改色,面色沉静,于是感到自己的浅薄。
1996年,我开始购买林散之的书法,在上海买,在南京买,算是我买字的开始。但是购买林散之,不代表我懂写字,我写字还是没有长进。
2001年10月,我去了美国,此刻开始,我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在当时的“中国书法网”参加讨论,我的话比较多,大家被我烦得不行,最后都让我来担任总版主,期望化乱局为动力。


后来,这种办法也被其他网站陆续使用,于是我就担任了书法江湖等多个书法论坛的总版主。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认识到书法史,其实就是王羲之、颜真卿对立的历史,到了清代加上了一点碑派因素,到了20世纪又发生了变化了。我一直在写一本简单的《书法叙述》,但是研究古代绘画的时间占用太多,同时觉得书法史的学术发展余地不大,所以,《书法叙述》目前还是一片混乱。
2006年回到上海,有幸拜访了潘良桢先生,听了很多次谈话,知道潘先生是如何看待书法的,如何评价作品的,这样,我才开始摸到一点边了。同一时期,开始购买董其昌书法,买了就要研究,研究多了,笔下也有变化。钱颖认为,我写字开始讨巧,就是董其昌加上潘良桢。我自己也承认。
后来反省了一下,还应该加上林散之、王铎,这两位我也研究了很久,比较熟悉,遇到问题,我会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的。但是这个阶段写字依然很少,2010年到2018年,这8年间,我在美国一共写了两瓶可乐瓶子大小的墨水,可见写得很少。
最近一年的写字,我没有什么负担,写多了之后,就找到了一些表达方法,字与字之间的危险也知道在哪里了,于是要小心躲开,这样每天写一点,就有一点变化了。
说起来就是那么几条:
第一嘛,写字需要将写得好看,作为主要目标,不准备写好看,主要是害自己,不是害别人。
第二,要写好看,需要有独特的逻辑,不是笔法好坏的问题。那些关注笔法好坏的人,思想上,都是归纳法,以为找到了门路。其实,归纳法肯定是产生不了好艺术品的。
第三,一幅字如何有内容,取决于个人与书法史对话的水准,这是演绎法,演绎法就决定了下一件书法,有可能好,也可能不好,这是有随机成分的,这才是艺术的正常规律。
第四,如果每天写,觉得自己写得有些重复了,就去看看唐宋书法,增加对话,就会有变化、可能会带来进步。
我写字速度很快,据很多人劝告,也是不太合乎规矩的。但是后来看看录像,林散之、沙孟海,写得都很快,于是也就释然了。要错大家一起错。
关于笔法的守则,我的感受是,在书写的一瞬间,肯定是照顾不到笔法的,就是随手写出来。好比体操运动员在翻跟头的时候,肯定不会记得翻跟头得要领的,而是记住全套动作中关键点,而不是这些基本问题。一幅字,写出来之后,回头分析,才有看看笔法如何的评价角度,这与体操比赛回头分析慢动作,是一个道理。
其实,写字的困难点,不在笔法好坏,而在于两个环节:细节上,是否该送到的为止都送到了,这是功夫,就是林散之说的,“眼要准、手要辣”,你写不到应该有的位置,那就失败了。第二个难点,就是整幅作品“没有滋味”,这个原因很多,主要还是书法逻辑不够分量。如何增加分量?就是多关心书法史的腰部。(完)




主编丨二马头陀(冯华)
编辑丨郭丹阳  陈筱宇 薛 青 游芮乾
投稿、合作、咨询请加主编微信:emtts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的字在中国书法史上不是最好的
书法:什么是“笔力”
三千年的书法史告诉我们:真正的书法家其实很少
刘九洲:学习书法的另一种快速模式
中国书法史 隋唐2
艺海钩沉丨(6)书法的基本特点之书法之魂——书写的笔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