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加工柿饼就靠这种削皮神器,速度快为啥却看不到男人们

秋天的晋南柿子红了的季节里,农民们都有做用柿子做柿饼的习惯,一般的时间都在每年的霜降前后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因为时间早了柿子的成熟度不够,时间晚了柿子会成熟过期发软也不好加工了。近几年农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出去打工,村子里加工柿饼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加工柿饼几乎全是女人们。

一位大妈在自家的田间用农民发明的半手工的削皮机子正在对柿子做削皮处理,柿子经过削皮处理后还要再阳光下晾晒,以便让它的水分蒸发。

近几年因为果品市场价格走低,柿饼的价格也受到了影响,每市斤在5元到10元之间,所以加工柿饼几乎没有雇人干的,农民们说雇人就不赚钱,所以现在加工柿饼更多的是妇女们。

在柿子产区大多数是黄土沟坡上的零散老柿树,偶尔也有这些年新种植的成片柿子林,村中加工柿饼的大户几乎很少了。农民加工好的柿饼到了过年的时就是招待客人的土特产品,加工量大的才会在腊月里赶年集市去销售。

柿子脱皮看上去很简单但却是个技术活,使用的是简单的工具,要一手摇动手把,一手拿着一个小刀,削好一个,再装上去一个。女人们天生手脚利索,干活麻利,加上不需要很多的力气,所以她们就成了加工柿饼的主力军。

削过皮子的柿子在太阳光下凉嗮的时候还要不停地翻动,一边让柿子不同方向均匀受热,这个小活,孩子们也能帮上忙。前景中发红的柿子已经晒过几天了,发黄的柿子是刚刚削过皮子的新鲜柿子。

这个季节里晋南农村的女人们都会为自家加工一点柿饼,到了冬季还要把晾晒过得柿子再用手捏成圆饼状,在密封在容器里让它上边出来一层白色的粉末,农民把这个叫做出霜,出了霜后的柿饼表皮就形成一层像面粉一样的白色粉末,出过霜的柿饼糖度大很甜。据说这个白霜还有止咳化痰的药效。

一位农村大妈在自家院里翻动着晾晒的柿子,看上去她家的柿子,晾晒已经了五六天的样子了,大妈告诉我们,柿子晾晒的过程时间没有固定期限,主要看天气好坏,只要柿子晒的变成黑红色发软就可以捏成饼状保存了。

两位大妈坐在地上在挑选摘回来的柿子,她们要把发软的柿子挑拣出来,把能做柿饼的柿子放进塑料筐子里,然后进行削皮处理。

村头的一片空场地上一户柿饼专业户雇了4位妇女正在加工柿子,镜头前边顿放满了红红的柿子皮,一起干活还能拉家常聊聊天。

一位大妈在自家院里削柿子,她的孙子坐在小桌子前写着毛笔字,饭桌下还有一只小花猫,太阳光透过柿子皮把红光印在了她们身上,一副农家生活的温馨画面。留守的日子现在在农村司空见惯。

晋南的黄土地上有着许多的沟壑,山村的民居一般都选择在低洼半坡地带,所有的民居也是依坡而建,层层向上,这样可以防风御寒,加工过的柿子农民们会把它放在房顶上去晾晒。一位大妈挑着担子去山坡上摘柿子。

以前的柿子削皮就是用刀子拿在手上一个一个的削,近些年村里的铁匠能人发明了这种铁制手摇式半机器化的削皮机,把削皮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农村装柿子的竹篮子也变成了塑料框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南深秋柿子红,农民合作社忙着削皮上架晒柿饼,场面壮观喜庆
一棵树把农家大妈忙疯了,上饶这个600年的古村,又要火了
农民不要的果子,加工后能卖到上百元一斤,城里娃的最爱
农民把柿子留在树上直接削皮,晒干后售价翻倍!药用奇效
你知道柿饼是怎么晾吗?
张长青:柿饼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