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经方

水气病中各显身手,以尽发汗利小便之治也。本论集伤寒、金匾之大旨,取法仲景,参之己意,繁述于此,以期有益于同道。

·

谈谈“水证”的证治(刘渡舟)

“水证”、指的因水为病的各种病证。这个病载于《伤寒论》和《金质要略》,杂于诸条之下。为此、不揣肤浅.试将有关“水证”归纳一起,系统论述。

一、水的形成

水有形、其气寒润,它在人体的变化,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耽,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摇度以为常也”。考本文之义,是指脏腑气化对水液代谢作用而言的。水先进于胃,藉胃气的腐熟作用,使水游溢下行,并摄取水之精气,而上辙于脾。夫脾与胃相表里,又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脾又将水精而上归于肺。归肺之水精,处于上升的阶段,故又称“地气上为云”水至高撇以后,又藉肺气的呼吸与“通调”,才能或散或降,而润泽于周身。那么,什么是“通调’?这指肺通达、调节三焦水道的功能,使水津或向外宣发叫“浮”,或向内下降叫“沉’夕。若与上述的“地气上为云”对照,这个阶段则叫“天气下为雨”。

凡下行之水,最后必归于肾,藉肾的气化功能,又使水之清者,上升于肺,水之浊者,则下输膀耽,或蓄或泻.以为生理之常。

这就不难看出,水的代谢,是由胃、脾、肺、肾、三焦五经之气;经过升一、降、浮、沉的运动,方成其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生理常态。

如果脏腑失调.气化不行,治水的功能受到障碍,则使水的代谢,不能顺利进行。因而造成水凝津聚、阳气不化,致使水寒上冒,或脾胃不化痞塞于中,或蓄积于下而小便不利,因而造成各种水证的出现。

二、水证的证治

(一)水病

证候表现:小便不利,头目眩晕,继之则昏绝倒地,口吐白沫,人事不省,发为癫殉,移时方苏。其脉沉弦,舌苔水滑。

证候分析:此证为水蓄于下,其气上冒头目清阳,故小便不利,而头目眩晕,发为癫痴。脉沉为水,脉弦主饮故水脉沉弦,以应其证。

治法:利水消阴,通阳下气

方药:五苓散

白术、泽泻、茯苓、桂枝、猪苓。

方义:泽泻、猪苓、茯苓利水以消阴;桂枝通阳以下气;白术健脾以制水泛。稗水利阳通,气化得行,则头目之阴霆自散,而魔响得愈。如果此证若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头眩心悸,或筋惕肉响苓阳虚水泛之证时,则改用驱寒镇水,扶阳抑阴的真武汤。

方药: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

方义:附一子扶阳、生姜散寒、茯苓、白术利水消阴,白芍利小便、兼护阴分。

(二)水眩

证候表现:目眩,眼有黑花,头晕、合目伏枕则安,起则为甚。兼有心慌气短,温温欲吐苓证,脉来弦细,舌苔水滑。面色薰黑,或出现“水斑”。

证候分析:此证水气卜冲,阴来搏阳,清阳失察,故头目眩晕;水上凌心,则心悸气短,又及于胃,则温温欲吐。水之色黑,水邪为病,故面色黛黑;若水寒久客,而心不华面,荣卫凝泣,则面生“水斑”,(多生于天庭、鼻柱、两颧、两颐,颊部。)形如蝴蝶,色黑而滞,于皮里膜外之际,方是其验。 治法:温阳消阴,伐水降冲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实在易
《医家心法》
《医学实在易》陈修园
尿频漏尿,小便频数失禁,小肠火不足,补小肠火,附子、干姜、甘草、防风
范中林医案8
从经方角度浅谈脾肾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