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比

“释比”,汉族称为端公,西羌族不同地原的称呼又有好几种,“许”“比”、“释古”、“释比”等。释释比在做法比,是古老的羌民族遗留至今的一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是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

起源

在洪荒时期,羌族的祖先们相信事物的变化和运动是受制于隐在其中的灵性,这种灵性的神秘力量对人有利害关系,能招至吉凶福祸。当人的技能还是十分稚弱的时候,面对森严可怖的自然现象产生畏惧、对自身力量深感迷惘以及无时不置身于憧憬与恐惧之间,从而把不可理解的灵性按自身的形状面貌为己造神。

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羌人根据灵性所致的善恶结果产生了善神恶鬼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由灵而神、鬼,这是原始宗教的普遍特征和信仰发展的基本脉络。那时,人们一方面对物体和自然力祈冀良好的祝愿,报以慑服崇敬、顶礼膜拜;一方面又幻想自己有超人的主宰力量。于是,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事事处处都有一种宗教的气氛,而部族的酋长便是其宗教领袖;部族能行巫术的人普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拥戴,这就往往是一人身兼酋长、祭司、巫师等多重人格。换言之,一个人的巫术能力足以役使鬼神,呼风唤雨,他(她)就最有资格和可能被拥上首领之位。羌族的“释比”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便以其“超人”的本领扮演了巫师与领袖的角色,他的言行能召感灵气,从而影响社稷民生。

正在加载释比主持婚礼

羌族的祖先们在远古时期制定、规范祭仪和主持祭司的首领逐渐变成了释比,一切敬神、压邪、治病、送穷、以及成年冠礼、婚丧事均由释比包办。释比来自于天,能传神谕,达民情,充当祭司;释比又能同魔鬼打交道,并能以法降之,故又兼巫师。一般许愿还愿祭祀之类的神事,得靠释比来主持。如遇魔鬼作崇,摄魂夺魄,致人凶死,释比作驱魔之法,行招魂归穴之术,使死者能够超脱转生,他体现作为巫师的人格。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病痛之灾,事不顺心,前途多舛,释比则为其解秽禳痛,消灾降福,扮演着医生和精神分析医生的角色。倘若全村寨举行大型的节日集会,释比不但要承担司祭任务,而且诵唱经典──关于羌族的古老文化与历史渊源的神话传说和叙事长诗。这样,他又是羌人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之集大成者。所以释比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信。然而释比又是地道的凡人,更准确地说是个普通劳动者,他的一切法事活动都是业余的。虽然他法术高强,能出入神界鬼域,但绝不以此为职业,将其作为谋生的手段。这也是释比受人尊敬的又一个原因。所有释比的经典都是世代口耳相传、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汉文史籍少有记载。

传说

传说“释比”释最早释从天上来的,他释天神阿爸木比塔家中卜师兼祭司的阿爸木纳,专门给阿爸木比塔算吉星祸福,行吉日。后来阿爸木比塔的三女儿执意下凡嫁到凡间,与凡间的斗安珠成亲。据传释比的法力无边天上能驾驶飞翔的凶禽,地上能驯服驰骋的猛兽,那时凡间妖魔鬼怪,人们的安全没有保障,瘟疫流行。阿爸木比塔不同意这门亲事,想了多种刁难的的办法阻止,仍被木吉珠解围,无可奈何,阿爸木比塔派遣木纳帮助凡间人们占吉凶,卜祸福,治病疫灾、解秽驱邪,保护木吉珠家人,从此,天上的阿爸木纳就变成了凡间的第一个释比,成为羌族释比的祖师爷。

正在加载释比图经

阿爸木纳听从阿爸木比塔的派遣,临行前阿爸木比塔送给一本经书和钢印,阿爸木纳走出天门,来到最高的山顶雪隆遂时,全身感到很疲倦,坐下休息时,不知不觉睡着了,一觉醒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准备动身整理随身带物,结果经书不见了,东找西找也没找着,急出一身冷汗。

这时树上有一只金像猴大声叫喊,“你的经书被羊吃掉了,不信你朝羊群看就知道了”,阿爸木纳走近羊群一看,果然经书被羊啃猴只剩下一点边角,怎么办呢?这时,这只猴子又开口说:“你吧那只羊宰杀猴用它的皮子绷成羊皮鼓,当你敲起羊皮鼓时,经书的经文就会浮现在你的脑中”。

阿爸木纳就照着猴子说的办法,宰杀了那只领头羊,用皮子绷成一个直径约五十公分左右的羊皮鼓,用用刀刮净羊皮,在太阳上一晒,找来一根小木,轻轻一敲,鼓声响亮,连续敲打一阵,经文的内容就出现在眼前,为了纪念这件难忘的事情,后来,阿爸木纳用金钱猴皮做了一顶猴帽,猴帽顶端竖着三条宽约三公分,高约二十公分的猴皮双层边条,初次看去顶端的像“山”字形,传说它象征着天地与雪隆相连。从此猴皮帽就成了释比敬神,还愿,镇妖驱邪时专门戴的一种法帽。

盖封仪式

培养一位释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拜师学艺三年,师傅传授的经文必须每天早晚背诵,记忆好,悟性高,要输精学艺,雪满三年,师傅以为可以出师了,举行仪式,要经过德高望众的释比盖封能。盖封前算好吉日,盖封当日,要把附近的有点释比请到家中,大家围坐在周围斗来颂经,唱到三更,点上香腊纸钱,用预先准备好的羊给神还愿,祷告天神来领授,要盖封的学徒需一个人走到神树林,跪拜在神林前,如听见任何响声或叫声,认为天神显灵,约过了半个时辰,他转回家里径直走到房顶纳萨碉前,众释比端坐在上方位,不停地考问经书的内容和所用的场会,新释比要不厌其烦地回答,众释比相互点头认可,考试合格。由年长的释比给新释比戴上猴皮帽,师傅交给钢印及全套法器,一场别开生面的盖封仪式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皮鼓舞,羌族最古老的舞蹈
【传奇风情】羌山三章 | 林旭
非遗中国:羌族羊皮鼓舞|羌族|羊皮鼓|金丝猴
苏尼:彝族最早的祭司
第一代邦提克珠 邦提克珠 邦提克4
毕摩与苏尼:彝族宗教的祭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