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元代“至顺三年”伍拾两看银锭铸造工艺

 

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贵金属货币的主要形式,起于唐代,止于1933年(废两改元)。那银锭铸造用的是何种范铸技术?底部蜂窝、滴珠因何产生?银锭表面的蜂窝、滴珠和铸造工艺有何关联?是否能从铸造工艺辨别银锭真伪?

 

以元代“至顺三年”伍拾两为例,探讨这些问题。


 

一, 银锭的铸范问题

 

银锭的铸范,俗称模子。

 

先来做一道选择题:银锭采用哪种铸范形式?

A,铁范;B,陶范;C,石范;D,铜范;E,砂型。

 

答案:A.

 

解答:银铁不互溶,不能形成合金,银与铁在液态和固态下都是分离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铁范适合浇铸银锭。另外,铁的熔点是1535℃,银的熔点是961℃,铁的熔点远远高于银的熔点,也使得铁质模具成为银锭铸造的理想选择。

 

但我们有时候会在银锭表面能看到暗褐色,并且能测出含铁量3%-12%,这是铁范中的铁在银液中形成的氧化物,漂浮在银液表面,在铸造中机械的附着在银锭的表面。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古代银锭是采用铁范浇铸的。

 

陶范浇铸银液,得到的银锭表面极为粗糙,且没有银锭特有的丝纹,与历代银锭外观状态完全不符。因此,陶范不能用于浇铸银锭。

 

石范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浇铸用范,但是不能用于浇铸银锭。如果直接在滑石(滑石廉价、便利,在古代是理想的铸钱范材。)表面直接凿出范腔,不烘范直接倒入银液会炸范;如果把石范预热至800℃,得到的银锭底部粘连凝固后的银液,银锭表面粗糙不平,且无丝纹。故不适合铸造银锭。

 

铜与银能形成合金,而且理论上铜范不能直接浇铸高温银液。浇铸后要么银铜没法分离,即使采用隔离物质,银的损耗也比较大,所以铜范也不适于浇铸银锭。

 

砂型,这种浇铸方法(母钱翻砂铸钱)大家比较熟悉,但用于浇铸银锭却不尽人意。这种方法得到的银锭和陶范制造的银锭极为相似,表面有不平整的凹坑,所以同样不适合浇铸银锭。

 

二, 蜂窝的形成因素

 

蜂窝是白银熔化过程中吸收的氧气在冷凝过程中逸出后留下的空间。从外观看。蜂窝孔洞为圆球或类似椭圆圆球体,内部深浅不一。

 

蜂窝的形成主要受银液体积、铁范内腔的形状和冷凝过程的影响。板形银铤在浇铸时,全部的银液的重力完全垂直作用于范腔底部,形成较大的压力,由于其范腔壁与范底是垂直的,银液吸收的大量氧气很难通过范壁与银液接触面排出,在冷却过程中,这些气体就会在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出现较多、较大的孔洞,即银锭上的蜂窝。

  


三, 滴珠的形成

 

在蜂窝孔内多有滴珠出现,这个现象在宋元时期的银铤中尤为常见。这是由于板形银铤银液在冷凝过程中大量气体无法排出形成的滴珠。

 

与铁范底部接触的银液较快冷却,但在气泡周围特别是气泡顶部的银液,与铁范底部接触的银液有温度梯度,还未完全凝固,呈液态或易流动的半熔融状态,由于银液内部压力和气泡周围银液自身重力的综合作用,银液向下坠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从而形成滴珠。

 

  

四, 铸造工艺辩银锭的真伪

 

铸造中产生的蜂窝和滴珠,是辨认银锭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真品银锭蜂窝一般呈圆球状空腔,内壁光洁,口小里大,口部形状不规则,蜂窝内往往会有滴珠发育。赝品银锭的蜂窝则多是圆凿戳成,多为圆锥状空腔,口大里小,无滴珠现象。

 

此枚元代银铤蜂窝是典型的元代银锭的代表。其次,此枚银锭铭文符合元后期特征,为錾刻而成。文字略显粗拙,但率真自然,有着浓浓的古神韵。

 

 

 

银锭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如这枚元代“至顺三年”银质包浆老道,浆质踏实无虚、色正纯真;且分布有大面积不规则、形态十分自然的蜂窝,窝洞大小不一,深浅兼有,正是非常典型的古代银锭之必备的特征,加之其文字手写錾刻,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实属银锭收藏的佳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锭滴珠的形成和光底
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特征
中国古代银锭的铸造工艺之“模拟实验(上)”
《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概要
藏品鉴赏:四川银锭
看完此文,熔模铸造知识全知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