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钱币收藏入门心得

(唐·开元通宝)


钱币,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见证,更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载体。


在收藏市场上一直以其门槛低,群众基础好等特点吸引了数以千万的爱好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更是有许多新晋泉友参与其中,为钱币行业发展带来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然而在这个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市场环境下,很多新人往往以万丈高的热情进入市场而又在各种碰壁之后狼狈退出。


从此“闻币色变”,不愿再踏入市场半步。


这一结果一方面打击了新人对钱币收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使收藏群体逐渐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以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给行业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笔者作为曾长年被拒之“门”外的骨灰粉,深切体会过其中之苦,因而想与初涉泉坛的朋友一起分享钱币入门的心得体会。具体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摆正心态,不急不躁。


部分爱好者在涉猎钱币之初便希望能够收集到诸如大齐通宝,国宝金匮直万等大珍泉品,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众所周知,这类藏品往往为顶级藏家所持有,大多秘不示人


一旦出货也多为内部交流或上拍权威拍卖行,基本不可能出现在地摊或低端商家手中。所以刚接触钱币就想搞大珍、奇品的泉友无异于营造空中楼阁,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



钱币收藏是点滴积累,反复夯实的沉淀过程,所以急不得。不躁,是不浮躁。接触钱币之初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去选购自己心仪的藏品,而不是乱买瞎买。


“有多少钱就买多少货”的消费模式,其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要么买假买“垃圾”交了学费,要么高位拿货成为新一代的“接盘侠”。


因此应该戒急戒躁,以理性的思维去对待钱币收藏。



二,多看少买,量力而行。


新晋爱好者大多在步入收藏之初便以饱满的热情跃跃欲试,所以市场上的商家们也往往更容易收到这些新面孔的“见面礼”。


诚然,这是绝大多数泉友都必须经历的第一步,但很多人因此而输在了起跑线上。


究其原因大多是“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商品购买之中”,没有对买进钱币进行深入研究所致。



正所谓“藏而不究,愚也。”


在基本功还没有打好的时候盲目冒进必然是失当之举。


这一情况下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吃进的多为“烂货”,加上过量购买导致的后备资金不足,会对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造成极大困扰。


所以,笔者建议刚涉足此行的泉友应该多看少买。多看是为了充电学习,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少买是为了节约资金,更好的买好买精。


三,练眼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很多爱好者在拥有钱币以后对该币的真伪以及价值并不是特别清楚,因而也就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在这一情况下,眼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亦为钱币入门的核心环节。



但鉴赏功底的练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学习-尝试-失败-吸取经验教训的循环反复之中才能锤炼出来的火眼金睛。


例如,不同的钱币有着不同的鉴定特征,方孔钱的字口、锈色、边道等都是分辨真伪的不二之选,银元则以两面压力,边齿为主要参考依据。但古钱、纸币也好,机制币也罢,都少不了一个“神韵”。



这些都是在实战过程中一步步积累出来的经验之谈,笔者亦处于学习过程当中,在此不再赘言。


真假过后的另一关便是价值,它包含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两方面


经济价值是对目前市场行情的把握,需要对此行有较深的了解才能对各个币种的市场价格有所掌控;文化价值则是对钱币上文字以及材质的解读情况。



只关心经济价值而忽视文化价值未免太过肤浅;只研究文化而忽略经济又不免太脱离实际。


只有两者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在钱币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收获更多快乐。


四,遭遇瓶颈,虚心求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钱币收藏也不例外。


钱币收藏是一个不断提升水平,反复夯实的沉淀过程。


在泉识和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之后,难免会遭遇瓶颈。


部分泉友难以突破此道障碍,最终局限在固有的水平之内再难得到较高提升。


就笔者看来,这是事物螺旋式发展上升的正常规律。好比职业足球运动员在年龄增长、伤病困扰的情况下球技恒定在固定区间难以上行。


此刻教练、队医的建设性指导与意见,对球员找回自信,突破自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钱币亦是如此,在收藏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打眼,难辨缺陷等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此时身边如果有老司机“保驾护航”自然再好不过。


因此新人在钱币收藏的过程中应放低姿态,虚心求教,乐交益友,共同学习与进步。


五,整合藏品,优化升级。


“藏而不精,烂也。”随着收藏水平的不断上升,泉友手中的钱币数量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但这并不意味着藏品的质量就无可挑剔。其中难免会掺杂一些品相不达标或自己不大喜欢的东西。



此类货品不但“碍眼”更占用了有限的资金。因而在适当时机出手不失为明智之举。就绝大多数爱好者而言,早期接触到的钱币往往是最为便宜和普通的。


这些“藏品”作为学习样本尚可,在泉识飞涨之后便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因此整合旧藏中的“无用部分”,以泉养泉不失为一种恰当的周转方式,一来可以与泉友密切交流,互通有无,二来会使得自己的藏品结构得到优化,何乐而不为?


六,集中财力,定向收藏。


笔者最早接触“定向收藏”这一概念是在戴志强先生的著作中学习到的。


诚然,相对瓷器,字画而言钱币收藏是耗资较小的门类。


但深入其中之后不难发现钱币所辖的范围仍旧纷繁复杂、浩如星海,非耗费巨资不可得。单从大的类别来讲就可分为古钱、纸币、机制币等。


而古钱又可囊括历代、民俗等诸多分支,历代又可具体到某朝或某地区铸币。


由此可见,对一般泉友而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收藏模式着实有些力不从心。


像“南张北方巴蜀罗”、马老、戴老这样贯通古今的泉学大师毕竟也只是凤毛麟角。


就大多数泉友而言,能够集中有限的资金,朝着自己最感兴趣的版块努力,或许更容易在钱币领域取得一定造诣。


毕竟,手头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集中财力才更容易办好大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钱币的收藏与研究绝非一日之功,任何形式的投机取巧必将为之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笔者建议初学者应该在收藏钱币的过程当中保持头脑清醒,管得住“手”,识的了“货”,低得下腰,才能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在错综复杂的钱币“丛林法则”中脱颖而出,步入更高的发展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币的收藏与投资——2024年或许出现机会!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天策府宝
集币如何“以币养币”【新手特供】
临沭孙庆龙:小收藏成为大产业
以藏养藏,藏出快乐与充实人生
穷藏黄金富藏石,古币收藏正当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