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晓茜:我和古籍的深情厚谊

我所在的小城容县历史悠久,自晋置县以来,已经1700多年,是岭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工作者,在容县图书馆任职超过十年。图书馆从创馆至今,已近百年,图书总藏量20多万册,其中古籍25034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古籍善本的维护与修补、古籍普查、古籍平台著录、文化工程共享等。和古籍打交道已经成为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它已经成为我重要的朋友。

2010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照例在给古籍做日常整理,突然同事献姐走过来跟我说,刚才接到群众电话,在自良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发现疑似古籍。我连忙放下手上工作,向献姐了解具体情况。原来是一个回乡大学生在村里的一位老人家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古旧书籍,纸张发黄,首页写着“容县志”字样,内容全是繁体文字。听到这个令人惊喜的消息,我连忙给在外地出差的馆长汇报,馆长当机立断说,马上去现场察看,还叮咛我一定要带上慰问品。一看时间已经到了下午5点,自良离县城30公里,再去到小山村,估计已经天黑,但是想着保护古籍刻不容缓,我和献姐急忙驱车直指自良。

2010年5月,古籍工作人员到自良镇进行古籍普查登记

从图书馆出发,路上车水马龙,空中笛声纷飞,好不容易穿过城区,过了前面的加油站就是大路,终于可以舒一口气。由于路好,很快就到了这条路的尽头,接着便是乡间小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灰黄,随之而来的便是剧烈的颠簸。终于到达村公所,路况已经不允许汽车继续往前,我们联系上那名回乡大学生,问清楚方向,在日暮下弃车开始徒步往老人家前进。一路跋涉,数次打听之后,终于去到大山脚下的老人家。老人精神矍铄,山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健康。我们放下慰问品,和老人一阵寒暄起来,得知我们的来意,老人连忙从屋里把我们牵肠挂肚的书籍拿出来。看到“容县志”几个大字那一刹那,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我感觉自己的心像要跳出来一般。我和献姐颤抖着双手接过古籍,像捧着珍贵无比的宝物,却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因为书籍纸张脱落严重,不多的残页还出现了断线、虫注、鼠咬等一系列受损相当明显。看到我们的表情,老人也不好意思地解释了几句。是啊,我们还能对一个文化水平不高、常年为了生活劳碌的年长者要求什么呢。

最后我们还是把书籍密封包装好,也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跟老人道别,踏着夜色走上归途。路上我们向馆长汇报了这次探访的经过,表达了深深的失望情绪,馆长却豁达地安慰我们,对我们意味深长地讲:“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飘浮的淡淡的白云”。听了馆长一席话,我深吸了一口气,暗自对自己说“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从失意中抽离,图书馆的工作仍要继续,2010年下半年,我们的精力开始全面地投入到古籍抢救工作中,根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要求,开始对古籍图书进行初步目录登记入册,清算具体数据,并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划定的古籍年限,对造册入目图书进行了初步划分,对各部古籍按照“十六”填报。我馆的古籍藏书全区县、市级藏书量最多,但人员最少。时间紧,工作量大;天气严酷,古籍图书纸张老化、断线、虫注和鼠咬等损坏严重;书库长期密封加上防虫的灵香草,气味难味。面对以上种种情况,为按时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为抢救珍贵的书籍,我顶着难味气味,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地进行整理登记。这一项工作一直持续到2011年夏天。在对古籍书库进行登记过程中,室内气温非常高,这对珍藏的古籍图书危害极大。为了保护好现有的古籍图书,我向馆领导提出建议,并通过馆领导向上级领导反映,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安装了两台空调,并把所有门窗进行防盗加固和重装线路,确保了古籍书库的衡温及除湿,使古籍图书得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013年7月,我县成立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我也成为小组成员之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深入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发放调查登记表900余份。2014年9月与文物普查小组深入到收藏单位进行古籍信息采集、古籍鉴定和录入,其中容县博物馆有2500件藏品已在数据库建设工作中完成,容县图书馆的25034册古籍信息也已采集完成。另有容县中校977件套共4543册,容县黎村珊萃中学2件套,实际数量为2876册古籍。

2013年7月,我馆工作人员进行古籍信息采集

到了2014年6月,图书馆启动了旧馆的搬迁工作,为了保护好古籍图书,在搬运过程中采取出库入库专人负责一一登记的办法,装箱密封。历时3天安全顺利地完成本馆古籍搬迁工作。到新馆后,为了不使古籍成堆成箱的堆放而损坏,又连续奋战3天,终于把古籍按照原来的排序,完好上架。其外,我们还购买了一批杀虫、防虫、防潮药剂及防火防晒设备,在古籍藏书入库排架完毕后,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杀虫、除尘、除潮及防火设备、防晒窗帘安装工作,为保护古籍营造了良好的库房环境。

我热爱和古籍一起生活,我喜欢和图书馆的良师益友一起工作,想我华夏,人杰地灵,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保护古籍是我们的一种历史责任。

作者/ 容县图书馆办公室主任 黄晓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背后的故事之耄耋老人的百年守望
名人与图书馆系列003
韩永进馆长在'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开幕之际向中国道教协会赠送道教文献精品
【馆长访谈】与安徽省馆林旭东馆长聊聊“古保”那些事儿
高原上的图书馆人
石祥丨古籍普查志愿者手记:2018年暑假的片段回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