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椒华吟舫和它的主人朱筠

椒华吟舫谁创修,笥河先生此息游。
十年卉木手灌植,一时过从樊张俦。
——(清)朱珪《题椒华吟舫图》

2014年5月31日,在中国书店“二〇一四年春季书刊资料文物拍卖会··古籍善本··书札··手稿专场”中,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朱氏椒华吟舫刻本《说文解字》十五卷”最终以人民币63250.00元成功拍出,引发业界关注。

对于该拍品,有详细文字描述如下:“是书为清代所刻《说文》系列著名版本之一,颇受学术界重视。精刊初印,开本宏阔,老裝未衬,书品颇佳。”“不得出境”。据此,不难看出该善本的文物与文化价值之高。也因为此一机缘,椒华吟舫和它的主人朱筠得以重回世人的视野。

椒华吟舫,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藏书坊,也是当时文人学者们交往沟通的著名“沙龙”。说起椒华吟舫,则不能不谈它的主人朱筠。朱筠,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大家。生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卒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字竹君,号笥河,人称竹君先生。乾隆癸酉(1753)举人,甲戌(1754)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授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历任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三通馆及《日下旧闻》纂修官等。还曾督安徽学政、福建学政。与大才子纪晓岚、戴震等同朝为官,极受乾隆帝器重。

论及朱筠平生贡献,最为人称道者有三:

其一是建议乾隆皇帝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古书。

在文化建设领域,乾隆皇帝一直是很有抱负的,其胸怀相当开阔。他的设想之一便是效仿朱棣,编一部比明朝《永乐大典》更为权威的百科全书,也即后来的《四库全书》。编纂如此巨大规模的丛书,自然需要比辑录《永乐大典》时数量更多的底本,为此,乾隆就发动大臣们来出主意、想办法,多渠道找寻散落在民间的底本。此时,朱筠正在安徽学政任上,看到相关诏书,便启奏乾隆,在《遵旨覆奏访求遗书摺子》中他敏锐地提出:“臣在翰林常繙阅前明《永乐大典》。其书编次少伦,或分割诸书以从其类。然古书之全而世不恒觏者,辄具在焉。臣请敕择取其中古书完者若干部,分别缮写,各自为书,以备著录。书亡复存,艺林幸甚。(《笥河文集》卷一)”。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从民间征集底本固然重要,然而编纂《永乐大典》之时民间的底本基本已经被穷尽。所以当务之急,倒是从翰林院所藏的《永乐大典》中辑录出那些几近失传的古书更为紧迫。

朱筠的建议受到了乾隆的重视,之后,多位学者奉皇帝之命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几百部在乾隆时代就已失传的古书。等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永乐大典》散失,其中不少珍贵古籍,真的是全赖《四库全书》的收录才得以保存流传。只因朱筠一念,极有价值的古代典籍便得以传世,不能不说在文化史上朱筠是位极具前瞻性的人物。

其二是能够“奖拔寒畯”,扶植起一大批乾嘉学派中的重要学者。

朱筠心胸豁达、为人宽和,年轻后学只要稍有一技之长,即大加传扬,甚至偶尔还会帮他们遮掩过失。有人揶揄他:“朱先生所称奇才异能之士,亦指不胜屈矣。”朱筠则不以为意,他说:“学士怀才未遇,其或家贫亲老,跋涉数千里而来,如果不让他们名声显著,他们就只好孤单单住在旅社里坐以待日。何况他们实有所长,我不过稍微夸大一点。虽致非议,也没关系。” 同时期的许多文人学者对此都称赏不已:

江藩说:“先生提唱风雅,振拔单寒,虽后生小子一善行及诗文之可喜者,为人称道不绝口,饥者食之,寒者衣之,有广厦千间之概。是以天下才人学士从之者如归市。”

王昶说:“天下承学之士,趋风附影,望为依归。如大理卿陆君锡熊,吏部主事程君晋芳,礼部郎中任君大椿,皆君所收录而黄君景仁、洪君亮吉辈皆北面称弟子。”

李威回忆:“及门会稽章学诚,议论如涌泉,先生乐与之语。学诚姗笑无弟子礼,见者愕然。先生反为之破颜,不以为异。”

必须承认,清中叶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能够兴起,与有朱筠这样的导师前辈是密不可分的。

其三是通过张扬“识字以通经”、提倡《说文》 之学来“振起古学”。

历任考官、学官,朱筠更加清楚如何可以通过人才的选拔来导引学子为学的方向。他提倡 “以古学教士子”。在《汉学师承记·朱筠传》中,江藩评价朱筠“博文宏览,于学无所不通,说经宗汉儒,不取宋、元诸家之说。《十七史》、涑水《通鉴》诸书,皆考其是非,证其同异,汎滥诸子百家而不为异说所惑。”

乾嘉学派一大贡献就是在小学上的研究,而谈到小学则首先要提及《说文解字》,朱筠得到了该书的好版本,就请来学者仔细校勘后刊刻了出来,这也就是我们文章开篇说到的清乾隆三十八年椒花吟舫版的《说文解字》。

综观朱筠一生,他的贡献之所以能泽被世者,乃在能不为俗学所蔽,章学诚曾赞叹: “先生之言,经纶用世,远矣而疏,未试于事也。山水诗酒,宾客文章,情所托矣,非其性也。坚忍有执,弗为势力转移,得所性矣,非其所自命也。先生盖以无用为用者也,人弃我取,独为于举世所不为者,将以矫世励俗,而恶夫汲汲于为名者也。虽时有所过,然闻其风者,往往若消其鄙吝焉。”汪中亦称:“自其少时已负盛名,既回翔翰林二十年,为通人学士所归宿。故所至常务扶树道教,以人材、经术、名义为急。”

也许真的是善行得善报吧,朱筠一生仕途平顺,几乎没有经历过大的坎坷。卒年五十三,著《笥河集》等,文章简古,颇得古人经学真髓。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楼】朱筠椒花吟舫:《永乐大典》多亏有他
乾隆 翰林院藏三卷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简介
解缙妙联无穷(二十三)
和珅为了取悦乾隆,他对翰林院下令,挖地三尺也一定找到这套书
王际华的主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