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钱上的端午习俗

本文转载自 刘春生老师《探花集》,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节指的是旧历五月五日。中国先秦时期,民间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青蛇、娱蚣、蝎子、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娱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就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故此,在此日民间普遍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取谐音称之为“端午”。

其实,以科学的眼光来看,这是由于夏季开始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实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

我收藏的八卦图文·五毒纹钱,是一枚清代官炉铸造的压胜钱。面内圈“八卦”图形,外圈“八卦”文,背“五毒”图。面背均为古钱穿。制作精整。较为少见。

八卦图文·五毒纹钱

我另藏有清代铸避邪花木五毒钱。面饰菖蒲、艾叶等以驱鬼;另饰石榴、双桃图案。民间以石榴多子寓意多子多福;桃可以避邪。背“五毒”(蝎、青蛇、蚣、壁虎、蟾蜍)图案。此钱有大小两种版式。大版少见。我当年以400元收购此钱,现在市场价可以换一架高档单反相机了。

避邪花木五毒钱

以“八卦”图文、避邪花木等与“五毒”搭配,意在驱邪避恶。这类“五毒”题材钱币的铸造和流行,充分说明了端午驱邪避毒风俗在民间的盛行。

至于端午节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楚国三间大夫屈原的另一个民俗。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

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葼,敛足也。”意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南朝梁的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这种传说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情调,给粽子这一中国人传统的节令食品蒙上浓浓的文化色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华传统精华图案及寓意大全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图案及寓意
让你大富大贵的吉祥宝物-
动物纹样剪纸第88节 五毒(蛇、蝎子、蟾蜍、壁虎、蜈蚣)
端午说玉:避五毒,念屈原
天水:又到端午粽香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