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备军:由北宋古籍《礼部韵略》谈起

《礼部韵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其实这是一部北宋学子考试用书,类似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字典,是一种工具书。因该书是由北宋官方礼部颁布发行的,且较之北宋政府之前所刊刻的《广韵》比较简略,故称之为《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取材于《广韵》,是《广韵》的修订版,也称之为简略版。《广韵》是北宋真宗时期陈彭年、丘雍等人所编撰的一部韵书,兼有字书的作用。该书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因承袭于唐代韵书《切韵》,故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该书分五卷,共收字26194个、注文191692条,从中可以查到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以及前人的注解,对阅读古文和理解声韵帮助都很大,是当时学子们必备的一种工具书。

《礼部韵略》的发现颇为传奇,据说是从江西民间一个地摊上被人买到的,当时此书被夹杂在一堆破书之中,毫不起眼。摊主并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买家在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花费几个钱。这本书被买家买回之后,请人重新装裱了一下,于是便拿到匡时拍卖会了。因是宋代刻本,况且又是更加少见的北宋本,所以起拍价被定为800万元人民币。买到这本书的人应该赚大了,用古玩业的行话来说,他捡了一个“大漏”。

何谓古籍?古籍就是指1911年之前用雕版印刷方式刊刻出来的各类书籍。可按照这个规定,1911年之前的古籍多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古籍都很值钱,衡量一本古籍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该书要具备两点要素:一是文物价值,二是文献价值。新发现的这部《礼部韵略》是符合这两点要求的。

宋版书自明代起本身就很珍罕了,用“一页宋书一两金”来比喻并不为过。这本书的发现和书商彭令寻到的那本《记事珠》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买家在地摊上觅到的,而且都捡了“大漏”,一辈子倒衣食无虞了,而卖书人却悔透了,若干年后,还在那里摆地摊,一副狼狈样。学问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其实这就是学问的价值。彭令寻到的《记事珠》虽然年代短,不过政治意义大,故也拍了个天价。

现在除了各大图书馆,留存在民间的宋版书经过几朝几代人的搜罗,加上又是纸制品,极不易保存,1000余年过去了,按理说在民间现在不可能再有宋版书了。可其实不然,除了这部《礼部韵略》之外,前些年在民间还发现过另外一部宋版书,其过程也颇具传奇性。

刘克庄是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词人,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人,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是南宋江湖派的代表人物。

所谓江湖派,是相对于庙堂官宦而言的,他们大多由仕途不如意的文人组成。南宋属于江湖派的文人有很多,这些人平日里诗酒唱和,为文讥事,抨击朝堂。

当时以刘克庄为代表的江湖派中还有一位重要成员,名字叫做陈起,字宗之,也喜欢舞文弄墨。陈起不仅是个文人,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是个以刻书为业的商人,所开书肆的名字叫做芸居楼,在南宋江浙一带是非常有名的。

这些江湖派的文人将文章写好之后,为便于付梓推广,宣扬自己的主张,便把文稿都交给了陈起。陈起遂将这些文人的诗集合刊在一起,起名为《江湖集》。因江湖派的好多文人不是做官的,故都比较清贫,陈起常常免费为这些文人刻书。这些江湖派的文人都很感激陈起,为他题写了好多诗词。

因为这些江湖派文人经常聚在一起写诗文抨击朝廷,其结果谁都清楚,他们触怒了南宋政府,南宋政府要惩治他们。刘克庄是在其38岁那年因诗获罪的,南宋政府以“文字狱”罪之,刘克庄的诗书也多被焚毁了。

关于此次“文字狱”的来龙去脉,宋人周密在其所著的《齐东野语》中有详细记载。据周密在文中说,刘克庄写过一首《黄巢战场》的诗,诗中有“未必朱三能跋扈,只缘郑五欠经纶”两句话。南宋政府认为这两句话有诽谤朝廷之意,遂将刘克庄逮了起来,投送到了临安府的大狱之中。陈起因是刻书的书商,罪恶甚大,故也不能幸免。当时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江湖派一同被株连的还有敖陶孙、周之璞、赵师秀等人,江湖派的好多骨干都因为这件事被政府借机打掉了。当时南宋政府的“文字狱”真是够厉害的。

2006年初春,国家图书馆的有关人员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说他手里藏有一本刘克庄的《南岳旧稿》,是南宋陈起刊刻的,想请国家图书馆的人帮忙鉴定一下。国家图书馆的人听说后很是疑惑,刘克庄因诗获罪之后,其诗文大多散失了,后人整理出来的也仅有《后村居士集》、《后村先生大全集》等,《南岳旧稿》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呀。

当时鉴定这本书的国家图书馆人员有程有庆、李际宁、周心慧等人。该书共计21页,蝴蝶装,卷首云《南岳旧稿》四字。书中且有刘克庄附记一篇,“余少作几千首,嘉定乙卯(1219年)自江上奉祠南归,发故笥尽焚之,仅存百篇,是为《南岳旧稿》”。

几个人经过严谨的鉴定,一致认为该书为孤本真品,且弥补了一些史料记载的不足。因为是百年不遇的宋本,国家图书馆想要这本书,可最后商谈价格的时候却没有谈拢。卖主开价180万元,而国家图书馆只出150万元,差30万元没有成交。现在国家图书馆的人想起来还后悔呢,如今该书的价格何止是180万元呢?

那么,这本刘克庄的《南岳旧稿》是怎样在民间流传的呢?它又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

其实这本书从明代开始就没有流传过。正是因为没有流传,这本书在民间才得以保存到了现在。据拍卖这本书的经理说:在福建山区藏有一所民宅,此宅不知何时所建,据说明朝之际就有了,后来翻修房屋的时候,发现房梁上有个凹槽,刘克庄的这部《南岳旧稿》就在那个凹槽里藏着,当时书里还夹着一张“交子”。

《南岳旧稿》和《礼部韵略》两部宋刻书的发现有相同之处:两本书都是在南方发现的。历史上南方较之北方战乱少,在南方山区通常会有一些很古老的民居,这些民居有的数百年都不曾被扰动过,因为不曾被破坏扰动,如果这些民居中当初藏了东西,就有可能保存下来。这可能也是两部书籍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吧。

广州有一个教授,平时喜欢藏书,也喜欢搜罗古籍,看过他写的一篇讲义。

据这位教授讲,广州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发现过宋版书,不过仅有两次。他说广州文昌北路有一个贩卖旧书的人,一次,在云南或者广西弄到了一本医书,医书后面有20多页和前面的不一样,贩卖旧书的人不懂,就很便宜地把这本书卖了,后来这20多页在拍卖会上竟拍了10余万元。原来这20余张书页都是宋版的。还有一次是广州古籍书店收上来的,也是一本医书。收书的和卖书的都不懂这本书的价值,后来店里的一位专家看到了这本书,说是宋版的。问明情况之后,他又让人补了卖家一部分钱。这本书后来在拍卖会上拍了40多万元。

广州这个教授说的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包括刘克庄的那部《南岳旧稿》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宋版书的价格早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动辄上千万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礼部韵略》在匡时的起拍价就说明了一切。

我们平时都说宋版书好,可宋版书好在哪里,又珍罕在哪里呢?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宋代是个文人主政的政府,文人唯美,因为是文人主政,他们懂得去欣赏美,诸如宋代的字画、瓷器、书法等,都是蔚然大观、美轮美奂,这其中也包括他们刊刻的书籍。

明人高濂曾经这样评价说:“宋代刻书,雕镂不苟,校阅不讹,书写肥细有则,印刷清朗,故藏书以宋刻为善。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格用单边,间多讳字。用墨稀薄,虽著水湿,燥无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此言不虚。

宋代人刻书多用欧体、颜体和柳体。细分之,除了当时的都城开封之外,当时全国尚有3个刻书中心:浙江的杭州多用欧体,秀丽俊俏;四川之地多用颜体,雄伟朴拙;福建的建阳用字介于颜体和柳体之间,横轻竖重。

宋版书的纸张多用皮纸、竹纸和麻纸。皮纸又叫棉纸,是各种树皮的通称。竹纸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做原料制成的纸。麻纸亦然。用棉纸印刷的书籍易起长毛,洁白光挺,文理密实;竹纸则不起毛,有韧性,翻起来哗哗作响。

宋书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的姓名和字数,便于统算工酬。文章的正文和注疏分别写在两种刻版上,大字刻正文、小字刻注疏。

此外宋版书多有避讳情况,尤其是官刻本,一定要熟悉南、北两宋皇帝的名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例如武大郎本来卖的是蒸馍,北方人都这么称呼,他为什么改口叫炊饼呢?弄得不伦不类的,其实就是为了避宋仁宗赵祯皇帝的名讳。

古代的书籍装订形式主要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形式。宋版书主要是蝴蝶装。

所谓蝴蝶装,是宋人装订书籍的一种特有形式。它的特点是将整版刻印好的书页沿中线向里互相对折,也就是将有字的那面对折,版心处的鱼尾纹、黑口、象鼻等标示预示中线,各张书页对折完毕,从后边将版心处粘贴在一起,书口向外,遂成书籍。因为版心在底面已经被粘住了,翻书的时候,半页纸张互相婆娑,跃动如飞舞的蝴蝶一般,故名蝴蝶装。

宋版书因为纸质好、刊刻精、装潢考究、字体疏朗,加上经过长时间的流通消耗,留存到现在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故本本珍罕,价比黄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59
状元毛自知
北宋刊本《礼部韵略》
管继平:“傻公子”的藏书人生
刘克庄的诗词全集(诗集、词集)20
菊 宋·刘克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