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视违约只是开始,你要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了!

本文2886字 丨阅读时长约为4分钟

乐视引发的兑付危机还在发酵,已经影响到很多普通投资者的钱袋子。在信贷收紧和高压监管的环境下,乐视只是一个开始,更大规模违约潮还在后面,理财投资你可要睁大眼睛。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乐视事件越来越多内幕被曝光,牵扯到的投资者更是遍及各个层次。

整个乐视七大生态产业,仅仅乐视网和乐视影业赚钱,其他的都是靠不断融资延续生命。

并不是只是员工拿不到工资,供应商拿不到货款。乐视一直靠融资支撑,这背后事实上影响到的还有更多,涉及各种融资方和间接融资方。

所以别以为你没中招,很可能只是你没发现,或者还没轮到你而已。

乐视引爆理财违约潮

七年的时间,乐视融资额高达728亿,这些钱都是从各个机构和投资人身上掏出来的,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一般投资者。

最直观的是买了乐视股票的基金产品,但是最多也就是下调估值,再狠也就是4个跌停板,损失并不会无法接受,毕竟持有乐视占比最大的也只是10%左右。

然而不只是乐视股票相关的金融产品才会受影响的。

实际上,没有体现在明面上的,是这一笔笔夸张的融资额可能违约的亏损,这些一旦违约就血本无归了。

最早是招商银行激起千丈波浪,直接冻结乐视的资金。就这样因为乐视一笔贷款逾期,随后更多的银行与乐视的债务关系被曝光。

这些还只是银行和乐视之间的拉扯,接下来的,很可能你也被拉进来了。

海通创世与乐视移动28亿元可转债项目的投资,被指实际上是借款,并不是投资人悉知的可转债。

问题来了,这笔原本的债权,是可以换成乐视移动发行的可转换债或者优先股的,现在变成一笔借款。

到时候乐视真的撑不下去了,违约后投资人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幸运的是,这笔28亿可转债已经达成还款计划。

不幸的是,同样是乐视的可转债,恒宇天泽的产品已经出现问题了,这笔可转债到期后并没有被乐视赎回,已经构成违约了。

所以,恒宇天泽的投资者就没这么幸运了,最终乐视给出方案就是要么延期赎回,要么换成其他的转股。

话说得再怎么好听其实也是没什么卵用,要跪的迟早还是会跪的,如果没法很好处理债务问题,拖再久也会违约。

而乐视危机,也波及到了乐视金融。

对,没错,乐视自己也弄了个专门做理财产品的乐视金融,同时出现了所谓的“小半天”延期兑付,是不是真的如官方所说的当时所有其他平台也有延迟就不得而知了,虽然最终都完成兑付,但逾期却是不争的事实。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个融创在危机时刻出来“帮忙”的,如果当时融创并没有投资乐视,估计乐视会炸得更快。

最受伤的是普通投资者

这些融资背后,大部分都被打包成产品,由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在买单的。

没办法赚取覆盖本金利息的企业,借再多的款也没办法清还,只会把窟窿越捅越大,一旦借不到钱填坑,债务就会炸了。

最终受伤的也是普通投资者。

而引起乐视爆炸的,正是今年政策转向,一大堆钱随便借的时代过去了,国家要收紧钱袋子干大事了。

是不是感觉监管严了很多,钱好像还是有的,虽然没有以前的多,但是却变得不容易拿到手了。

国家三番五次谈到金融风险,要严控违规融资加杠杆问题,多部委也齐齐喊话坚决防止金融危机发生,严防债务危机发生。

近期,国新办也开了个会,明确地说了下面这一段话。

“对这些风险要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化未来的大震为今天的小震,一点一点去处理,不要让其最后引发大的系统性风险,对中国经济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所以,宁可现在牺牲一点其他方面的要求,但也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

意思就是说,为了大局着想,去杠杆势在必行,这个过程一定会波及部分企业和个人,但是该及早处理的雷还是不能一直拖着,牺牲部分总是难免的。

很多人以为国家肯定不会让企业违约现象不断出现,因为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个确实也是国家在处置金融风险时会考虑的因素,但是这仅仅只是去杠杆过程中节奏的把握而已。

对国企对银行对地方的债务整治早就开始了,到时候按照一定的节奏去杠杆和稳杠杆,没跟上的企业和个人,违约了就只能怪自己了。

所以,可以预测的是,你会渐渐地地发现很多没有收缩战线不断举债的企业会开始出现问题,他突然间就借不到钱了。

这就和年初的乐视一样,资金链咔嚓一声断了,接下来开始出现违约,一出现违约,就更难借到钱了,再导致大规模违约。

像乐视这样的例子接下来还是会有的,这些不断靠融资借贷存活的僵尸企业,最终会让很多投资者深受其害。

但国家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当断则断,你不舍得断那就只能把你淘汰了,壮士断臂是智慧的象征,并不可耻,连王健林这样的地产大亨都在断臂求生了,没跟上的企业不免会出现问题。

面对现在如此庞大的社会融资规模,当中一定有不少半死不活举债存活的企业,或者不知死活不断举债的企业,那就要考虑怎么远离这些企业的融资了,不要自己掏腰包去买单。

理财投资要睁大眼睛

上面分析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告诉大家,局部的债务危机是可以预期的,也是国家允许发生同时预测到会发生的事情。

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或者投资项目时,大家要知道这些钱最终流向什么标的,一些高负债运行的企业标的还是要尽可能避免。

虽然我不能说这些企业一定会出问题,但目前来看,至少风险会很大。

同时一些现金流很差,财务状况一团糟糕的企业标的或者项目也一样可能出问题,现金流差的不一定会违约,但是容易出现逾期。

当然还要考虑标的是怎么产生利润,能否覆盖融资过程产生的本金利息等等。

如果一个企业或者项目不赚钱,或者赚的钱还不够支付利息,他就需要继续借钱垫付利息,那和庞氏骗局就没什么区别了。

因此大家在投资理财时,事先的调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降低自己买的理财产品出现违约风险的概率。

在这个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大家也要时刻保持对产品情况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周期比较长风险比较大的理财产品,更容易出现变数。

同时不能一无所知地看着收益率去购买理财产品。

那些容易爆炸无法正常融资的企业,正是通过高收益来直接或者间接吸引大量民间融资的,比如那些动不动告诉你年化收益可以达到百分之二三十的理财产品,你就要远离了。

我再次善意提醒大家:越是监管严厉的时候,越是需要规避很多风险,不然替别人买了单还要哭瞎了自己。

互动:原创不容易,很多人看完文章没有点赞留言的习惯,请大家支持我为文章点赞、留言、分享。菜导才有动力写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来450亿违约, 你的理财产品并不安全!
银行的钱,岂能“虚投空转”?(热点聚焦·金融风险怎么防②)
企业内部花式融资!坑员工也不要吃香太难看
郭树清谈热点:去杠杆考虑承受力、不怕外资进入、打击庞氏骗局
钱荒潮退财富保卫战上演 有些机会你应该看到
​债务违约现象频繁发生,会发展成一场全面的银行业危机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