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可染国画山水—魂魄犹在江山图

园林清暑图


 未居庙堂,而有高迈


  出生于徐州的李可染其实是一个苦孩子出身,其父先为农民,后为渔民,双亲均是目不识丁。李可染因为好奇而早入艺途,因为颖异而常遇贵人,年少时有乡贤钱食芝提携,继而得林风眠赏识,复而为徐悲鸿推崇,更有齐白石、黄宾虹并世两昆仑为其靠山……而李可染成就大业的根本原因则是他自身追求的高迈。


  李可染直到年届74岁时的1981年,才担任举旗不挂帅的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一生的绝大多数时期只是一个艺术家、一介布衣,但他的一生所系,主要是通过艺术而关乎天下与民族。年轻时,他以艺术而投身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在杭州参与的“一八艺社”等进步学生运动是一个艺术青年的热血之举,在家乡徐州从事的唤起民众工作、在武汉等地创作的许多抗日宣传作品则是一个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到了晚年,李可染作为一个艺术大家,参加了大量的公益活动与慈善事业,赤子之情与仁爱之心是李可染艺术的人文基石,深厚而又广大。


  其人文思想化入艺术,则是他把自己的艺术探索与艺术创作始终归结为艺术时代性的提炼与总结。早在杭州国立艺专求学时,他以中国画底子而转入西画专业,且后来居上,在于他学习的勤奋与思想的活跃。20世纪40年代前期,他应邀担任重庆国立艺专讲师时,提出“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深入传统堂奥,由文人画而及宋元画理、汉唐气象。50年代初,他和张仃等人有感于元明文人山水画的清疏与清代院体山水画的刻板,大胆地深入生活、深入自然,且坚持不懈,从而开辟了山水画的新天地。60年代初,他把学习所得、生活所得、思想所得转化为艺术所得,采一炼十,由对景写生转向对景创作,完成了个人艺术面貌的塑造与展开,同时确定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时代坐标。更为重要的是,70年代中后期至去世之前,他在“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旗帜下,以雄厚精进的创造力,把个人所有转化为时代所有,把艺术所有转化为历史所有。


  李可染一生的主要社会角色是教师,正是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学的过程中,正是在带领学生外出写生的路途中,李可染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人生色调敷设在年轻学子的底版上,把自己的思想情怀浸漫进年轻学子的脑际里,把自己的探索追求扩大为师生共同奋斗的事业。李可染以寂寞之道,创立了中国美术的“苦学派”。李家山水不仅丰富了中国山水画图式宝库,更让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可以无愧千古,笑傲江湖。


岩泉积翠


万山红遍



爱晚亭




月牙山图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可染——魂魄犹在江山图
张步山水画作欣赏
墨彩交织山水画
李可染《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意图》
现代 李可染国画作品集
李可染山水画少见线条 实非上乘境界-头条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