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唤真诚

作者/姜朝皋

 

“真实是文艺作品的生命”这句话尽人皆知,但不少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看来,真实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客体)的真实,二是作者主观心意(主体)的真诚。往往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客体的真实是因时而异、因境不同的。比如气候温热的南方海岛,隆冬季节仍是草木葱茏,瓜果飘香,而这在冰雪覆盖的高寒地区却是不可思议的,它的真实性就会因地域的不同而受到质疑,所以这种客体描写的真实是相对的。而主体心意的真诚却是绝对的,艺术最忌讳的是情伪,或曰矫情。最容不得虚情假意,为文造情,我们讲作品的真实性,最主要的是作品感情的真实。衡量一篇作品真实与否,主要是看其是否进行心意上的自我欺骗。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的作品就是诚实的作品,受众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作者明明没有那种感受却装模作样言不由衷地自欺欺人,这才是最大的不真实。这种作品尽管技巧娴熟、章法考究、语言精美,也不过是一具绫罗锦缎包裹的木雕人形,毫无生气可言。

然而,这类作品却屡见于报端,案头两篇报刊的作品即属此列。

一篇是小小说,写的是洪水肆虐之际,一位村支书急领着船工抢运草袋,此时两人的儿子也正在船上,由于船工对支书心存不满,便在行船途中,故意将船头高高翘起,原想整治对方,不想却将自己的儿子颠下水去。情急之中,支书的儿子探桨相救,竟也被拖入水中,顿时一片慌乱。此时支书却处变不惊,镇定地将竹篙伸入水中,旋即被自己的儿子抓住……在这紧要关口,不料作者笔锋一转写道;“突然,那竹篙猛地一抖,春娃(支书的儿子)被抖松了手,竹篙伸向了平仔(船工的儿子),平仔抓住竹篙爬上了船……”至此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舍子救人的惊心动魄场面。然而,作者意犹未尽,还要“更上一层楼。”他接下去写道,船工跪倒在支书面前,感愧万分,并要跳下水救支书的儿子。又在这紧要关口,作者再使神来之笔,让支书正气凛然地将船工抓住,大声吼道:“堵堤要紧,快!”于是船工只有含着眼泪将船使向前方。

不难看出,作者深谙文学创作之三昧,巧妙地将各种要素配料加工,按正反、抑扬、张驰之法编织了一尊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尤其是为主人公精心设计了两个形象的细节,即当自己浪中沉浮的儿子抓住竹篙对,他毫不犹豫地一抖;当船工要跳下水救人时,他气壮山河的一吼,着实使人物形神毕肖,光芒四射。殊不知就在这一抖一吼之中,那笔端升起的虚幻光环,已将支书送上了神坛,作品也就坠入了地府,剰下的只有芸芸众生的满脸疑惑。

另有一篇散文,也是以抗洪为背景,说“自己有幸成为一名突击队员,在鄱湖大提上度过紧张劳累的日日夜夜,短暂的劳作间歇,灵感便每每涌上心头。”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灵感呢?作者是这样描绘的:

“黑沉沉的鄱湖泽国,就像一座巨大的灰色广场,茫无边际又空濛遥远,只有哪洪涛拍岸声,如一首美妙的搖篮曲,更似一支幽雅的小夜曲,叩击人的心灵,让人生发更多梦的意象和魔方思维”

接下来文章渐入佳境,作者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和十分华美的词藻来描写此刻的鄱湖月色,如“红粉佳人、脉脉含情、桃腮微晕、风姿绰约、凝霜似雪、丰肌弱骨、娇红欲滴……”等等。堤上,“如浪的人潮正等待月华的出场,堤外,远处的渔火与天空星星成为月亮的点缀,而堤上的灯火与云霞交相辉映,这月亮便沉醉于星灯的海洋……”

何等赏心悦月,多美的诗情画意?然而作者完全把情和境相背离。试问在那洪水肆虐的险恶之境,能生出如比赏心乐事的闲适之情?面对那吞噬家园的洪水,一阵阵汹涌的惊涛不是撕心的颦鼓,倒成了美妙的搖篮曲和幽雅的小夜曲;那奋战在堤上如浪的人潮,不是与洪魔生死搏斗,倒是在等待月华的出场?在哪百孔千疮岌岌可危的堤坝上,身前是狂涛巨浪,身后是父老家园,身为突击队员的“我”,既没有前瞻,也没有后顾,既不为彻夜护提的灯火所感叹,也不为涛声人影而惊心,倒“每每”生出如此奇妙的“灵感”,悠哉游哉地吟风弄月。如果真有这种情感,那就是怪异的情感;真有这种闲趣,那就是十足的畸趣。

不可否认,文艺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常常要捕捉形象感很强的生命体付诸笔端,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真实即诚实的基础上,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使作品融入作者个人真诚的情感和有普遍价值的社会精神,而不是一味地矫情和抒发畸趣,否则,作品将被读者所唾弃。

文艺作品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一种心音的对接,倘若丧失了对人吐露心音的热情,那就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更谈不上拨动别人的心弦。所以发自心灵底蕴的火花才能呈现耀眼的光辉,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才能散发暖人的热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笔到真处情自深——读郑能新长篇散文《地坪河》
小说专栏‖​嫁儿媳 文/吴岳华
小小说《九叔的创业史》被《小小说选刊》14期转载,存谢!(作者:冷江)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 学术中华
【新手村特刊】-支书觉得我行了之山村有老.......
百练不如一步 百走不如一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