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真正的国学大师

一. 汉代国学大师

1.司马迁: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创始人

司马迁(前145-前86),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出身累世史官之家,20岁时开始游历祖国各地,考察了许多历史古迹,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为以后《史记》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为西汉太史令,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撰写《史记》。其著史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当他撰写《史记》时,天汉二年,因替李陵辩护,被处以腐刑。他忍受屈辱,在狱中发奋著述,终于完成了不朽著作《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卷。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完整、结构周详的纪传体通史著作。他所创造的纪传体史书体裁,成为此后2000年编写历代正史的典范。其书内容广泛,略远详近,除了记述政治、军事、经济等外,还涉及天文、历法、礼乐、地理、思想文化、少数民族等情况,真实全面反映了数千年的历史面貌。并且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提倡以“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撰写历史著作。

《史记》贯通文史,实现了史学与文学的高度统一,奠定了我国古代历史文学特别是传记文学的坚实基础。《史记》不仅被奉为“二十四史”之首,而且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更是成为历代史家的典范。

2.许慎:中国古文字学的奠基人

许慎(约58-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著名文字学家、经学家。年轻时师从古文经学大师贾逵,博览群书,当时经学大师马融赞他“五经无双许叔重”,官至太尉南阁祭酒。

自汉字创始至西汉,文字在形体、音韵、字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前虽有李斯《仓颉篇》等书记录文字,但没有解释文字含义的著作。当时今文经学盛行,许多儒生以隶书的字形随意解释字意,与文字本意不合。许慎认为,只有准确解释了字形字意,才能正确领会经书的内容,为此,创作了《说文解字》。

《说文》收录9300余字,异体字1100余字。编撰的体例,是“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收录的文字以小篆为主,同时把古文附录其中,然后再把全部文字按照部首加以分类。分出汉字的偏旁部首是许慎的首创,以后的中国字典,绝大多数采用这种方法。

该书运用了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字形字意,并且在分析形声、假借以及注明音读时又涉及字音,从而在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都有贡献。至今仍是我们阅读整理古书尤其是先秦、秦汉典籍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又是研究篆书以前的汉字字体的中介。

3.郑玄:遍注群经、融合今古文经学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先师从著名经学博士第五元先,后师从张恭祖。于是,他既熟悉了今文经学,又熟悉了古文经学,后又拜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马融为师。

东汉时,今古文经学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每一经都有不同的流派,称为“师法”,又有数家经师,称为“家法”,令后学者无所适从。郑玄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而是打破狭隘的古今门户之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以渊博的知识遍注群经。他精通训诂、校勘,对群书进行考辩,以审定真伪。郑玄注经,开创性制定出系列的校勘原则,发展了校勘学,把训诂、考据与阐释义理很好的结合起来,成为注经的典范。郑玄的经学使得今古文融为一体,独创了新的学派——郑学。郑学的出现,使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变化,经学进入了“统一时代”。

二. 宋元国学大师

1. 郑樵:又通又专的大师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著名的文献学家。他立志读遍古今书,到而立之年已经读遍了东南各地藏书。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一生著述宏富,有九大类共八十四种,一千余卷。流传下来的只有《尔雅注》、《通志》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通志》。

《通志》是一部“通百家之学”、“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卷,分本纪十八卷,世家三卷,列传一百零八卷,载记八卷,四夷传七卷,世谱、年谱四卷,二十略五十二卷,约六百万字,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二十略》。郑樵对《二十略》颇为自负;章学诚也对其推崇备至。

《二十略》是郑樵用功最深、成就最大、创新性最多的部分,在考据学、目录学、编撰学、辨伪学、文字学、音韵学上都有独立见解。如《地理略》深入探讨政治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关系,总结出行政区划服从于山川形势的规律,抓住了研究历史地理的一条总纲,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考据学家戴震的地理学说即与此有关。

郑樵是一个山林儒士,以己之力,毕其一生,融会天下学术而自成一家之言,著述千余卷,为古代国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朱熹:发展国学的理性内核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朱熹历经南宋四朝,为官时间很短,一生主要精力集中于学术的研讨、传授和著述。朱熹早年经常涉猎佛道学说,后又专心于儒学的研究。他是程颢、程颐“洛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合称程朱学派。因他侨居于福建,并长期在此讲学,故朱熹之学又称“闽学”。

朱熹把“天理”视为其思想体系的内核,认为“理”的总体或最高境界是“太极”。他把理和太极看做宇宙的本源、万物的主宰;同时,把理看做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源泉,一切封建秩序和伦理道德,都是理在人间的表现。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他把天理、人欲之辩应用于人类社会,形成了“王霸”之辩的历史观。

作为学术大师,朱熹对大量的儒家经典进行过整理和义理阐释,对周敦颐以来的宋学、理学诸家的主要思想资料也进行了研究和整理,为后人探讨宋学、理学提供了方便。朱熹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在明清时成为读书人启蒙的必读之书,与五经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其他主要著作有《伊洛渊源录》等。

3. 马端临:通释古代典章制度

马端临(1254—1323),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早年师从朱熹学派的曹泾,深受其影响,宋亡,隐居不仕,历二十余年专心著述《文献通考》。后迫于元朝的压力,出任慈山、柯山书院院长等职。

马端临早年就有志于“缀辑”,准备撰写历史巨著,因此,注重学问的积累和材料的收集整理。他认为史学家应当有“会通”的观点,应当成为融会贯通古今“典章经制”与“理乱兴衰”的“通儒”,认为只有通史才能反映朝代更替的历史规律,因此,他特别推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等,而不满《汉书》。他以《通典》为蓝本,积二十余年之功,重修了一部记述我国历代典章制度的专著,取名《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包括二十四门,三百八十四卷,其中十九门仿《通典》。其余五门全部由他收集新材料写成。

《文献通考》除了记述了上至黄帝下迄宋宁宗的重要政治、经济改革外,为了抒发亡国之痛,对宋代的典章制度记述最详细、用功最深,对历代王朝盛衰的原因论述也较详。《文献通考》后,出现了不少续作,如明代的《续文献通考》等,可见其影响之大。

三. 明清国学大师

1. 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因故居有座园林名“亭林”,故后世称他为亭林先生,是明清之际与黄宗羲、王夫之齐名的杰出学者。

顾炎武早年就确立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志向。明亡清兴之际,他投入抗清斗争之中,抗清失败,仍与反清力量保持联系,屡次拒绝朝廷征召,体现了崇高的道德风范与民族气节。四十五岁后,眼看复明大势已去,便离开江南,只身北游,开始了在北方二十五年的辗转游历生涯。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各省,考察山川,拜师访友,搜集图书,发奋进行学术研究,集中精力撰写他的代表作《日知录》。

顾炎武一生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著述十分宏富,流传下来的近五十种,涉及经学、史学、音韵文字、金石考古学等,取得了卓越成就。《日知录》为其代表作,荟萃了他平生所学,是开启一代学风的巨著。《音学五书》是他的另一代表作。顾炎武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为数不多的“通儒”之一,不仅成就了博大的学问,而且具有峻洁的志趣、崇高的操守,其学问与人格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惠栋:考据学的吴派代表

惠栋(1697—1758),字定宇、松崖,江苏元和(今苏州市吴县)人,经学大师,乾嘉考据学“吴派”的代表人物。惠栋继承家学传统,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其精通汉代《易》学。

他认为范晔《后汉书》存在不少缺漏遗误,后世注释又多错误,于是就从《初学记》等各类古籍中,辑录东汉诸史佚文,将补遗和校注结合起来,撰写《后汉书补注》,开吴派学者重视史学之先河。又撰写《松崖笔记》,是一部集中的综合考据之作,体现了惠栋长于考证的特点。该书取诸子百家、象纬、六书、训诂、方言、风俗、姓氏、文字、算数之学,考证经传及注疏,创获颇多,为后学者指出了一条新的治学之路。

惠栋受业弟子中的知名学者有江声等。王鸣盛、钱大昕、戴震等皆曾从惠栋问学,可见他在当时影响之大。

3.戴震:义理与考据的贯通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清代考据学家。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十八岁时就教于著名学者江永,学习经学、声韵学和天文学。二十二岁时写成《策算》,二十四岁时写成《考工记图》,三十岁到三十三岁之间,写成著作《屈原赋注》、《诗补传》、《勾股割圜记》等。三十三岁时入京师,结识王鸣盛等学者。三十四岁时在吏部尚书王安国家做私塾先生,教授其子王念孙。四十一岁时,段玉裁拜师于他。王念孙、段玉裁是他的两个最著名弟子,后来都成为大学者。五十一岁时入四库全书馆任编修。

戴震是清代考据学的集大成者。他在文字、音韵、训诂、典制、古天文历算及古地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上,都成就卓著,创建颇多。他研究整理古籍,以经书为主,从考据入手,注意字意辨析,认为要根据字的“六书”来考察文字在经籍中实际运用的情况。在以字音辨析字义方面的研究上,其精确程度,很少有人能出其右。他主张把义理与考据结合起来,而又以义理为根本。戴震的义理之学,最著名的成果是《原善》与《孟子字意疏证》,通过关键字词的字义疏证,揭示其中的义理。

4.章学诚:经史贯通,独立思考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博览群书,拜朱筠为师,并结识了戴震等学界名流,与他们切磋学问,眼界大开。他与世俗不合,不愿做官,应朋友之邀,先后在一些书院讲学和编修地方志。后在湖广总督毕沅幕中,编修《湖北通志》等。章学诚数十年奔走大江南北,居无定所,却孜孜不倦,致力于学术。去世前一年,仍在修改学术专著《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是章学诚一生学术思想的结晶,系统论述了古今学术宗旨、源流以及古籍目录体例。他在书中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著名的“六经皆史”,打破了儒家经典至高无上的地位。唐代刘知几提出史家应具备才、学、识,他则强调史家还要具备史德、文德,要求史家端正心术,写史做到忠于客观事实,善恶褒贬,务求公正。他认为史家应该戒名利心,学须博而能约。他坚持史学要“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的“宋学”和专务考据的“汉学”,反对只知考据的学术。

另外,他撰修过《湖北通志》等地方志,撰写了《方志略例》等方志学著作,提出了“志属信史”的主张,对地方志书的性质、源流、作用、体例和编撰方法提出了一套完整看法,使方志学成为专门学问。

四. 现代国学大师

1.章太炎:民国时期讲论国学的大家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后改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师从俞樾研习经学、史学、小学,后又研究佛学和子书。曾被清政府逮捕入狱,狱中三年,钻研佛学,特别是唯识论和因明学。后在日本和中国各地讲论国学,影响很大。

章太炎注重国学的传授,力主古文经,先后在日本、苏州讲学。著有《国故论衡》、《国学演讲录》,以文言文书写。在苏州有国学讲习会,从学者七十余人。章太炎治学严谨,提倡学有所据,语有确证,广征材料,以求明辩。

章太炎精通文字、音韵、训诂学,对于国学的各个方面都有精深的造诣。在音韵学上成就尤大。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语音学的知识,将其运用到古音韵的研究上,修正了王念孙的古韵分部,定古音为23部,用汉字描写古韵的音值,确定古声母为21个,创造《成均图》,旨在解释文字的转注、假借与孳乳现象。

《国故论衡》是其重要著作,胡适认为该书是两千年来中国可称得上“著作”的几部书之一。《文始》则是我国汉语史上第一部理论、方法、体例都粗具规模的语源学著作。在经史方面,章太炎对儒家经籍、先秦诸子以及史书都做了大量精深的研究。对清代的考据学,他也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主要著述见于《章氏丛书》。

2.刘师培:生命短暂,著述惊人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又名光汉,江苏仪征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出身于一个有名的经学世家。刘师培少有才名,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四部。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与黄侃等成立“国故月刊社”,弘扬国学。

刘师培继承家学,又兼采扬州诸儒的治学之长,加之西学造诣颇深,使得他的治学视角新颖,视野开阔,学术观点多有创新。他治学不分汉、宋、古、今,不立门户,主张治学贵“通”。他对于《左传》《尚书》《诗经》的研究以及先秦诸子的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刘师培生命虽短暂,但著作颇丰,关于经学以及小学22种,论学术及文辞13种,群书校注24种,诗文集4种,学校教本6种,共计74种之多,被称为“著述之盛,并世所罕见。”

著作主要收录在《刘申叔先生遗书》。

3.王国维:学贯中西的天才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在史学、文学、美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都成就卓著。

王国维早年学习英文、日文,接触新学,学习尼采、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西方哲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早期主要研究中国戏曲史和词曲,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1913年起,转治经史之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对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都有专精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工作。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也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学贯中西,能将西方科学缜密的研究方法与中国国学的考据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治学严谨,考证精湛,并获得了超越前人的真知灼见。特别是他首创的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的“二重证据法”,已经成为后人研究古史普遍采用的科学方法。在他的学术成果中,以史学成就最大,郭沫若称他为近代新史学的开山者。

王国维生前著作六十余种,主要收录在《静安文集》《观堂集林》中。

4.陈寅恪:由西学研究中国古代学术的大师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家庭环境熏陶下,从小广泛阅读经、史、子、集各部典籍。曾到日本、德国、瑞士、法国和美国留学,学习西方学术各方面的知识,能阅读蒙、藏、日、梵、英、法、德和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的文献。1925年归国,清华大学改制后,任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聘教授。1930年后,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等职。1945年应牛津大学之聘,赴英国任教,治疗眼疾。1947年返国,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国学基础深厚,又掌握了西方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加之精通多种语言,使他成为学贯中西、学识渊博的学者。其研究领域以史学为主,而又涉及文学、哲学、宗教学、民族学、古文字学等诸多学科。他能充分占有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发前人所未发,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运用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史料进行穷本溯源的确切考证,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以求得历史的真相。由于精密而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他的考证成就超越了乾嘉学者。他对佛经的翻译、校勘、解释,对音韵学等课题的研究均卓有建树。他提出了“敦煌学”的概念,并为此门新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部著作,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途径。他的专著《元白诗笺证稿》和《柳如是别传》是“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典范。他的博学令人赞叹。

全部著作收在《陈寅恪集》中。

5.张舜徽:自学成才的博通大师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县(今沅江市)人,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在父亲的引导下致力于自学,学习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后涉猎经学,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功底。17岁时,出游巡师访友,结识了不少通人硕学。

张舜徽在湖南学风的影响下,在国学研究上具备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在湖南任教期间,他用百衲本二十四史校读殿本二十四史,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全史校读完毕,写了几十本厚厚的札记。

凭着深厚的根基,张先生博涉广营,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都有不少创获。三十岁时,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广校雠略》。此后著述不辍,到去世时,专著出版二十多部,共计八百多万字。

张先生一生勤于著述,他治学严格,遵循国学的路数,以小学、经学为基石,进而博治各部。其中的许多学术成果开一代学术风气之先。如《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本史籍举要的著作。全书分门别类对多种史籍做了提要钩玄的点评,同时指点了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多有独到的真知灼见。

《中国文献学》是张先生七十岁时的著作。分十二编、六十章,这部书不仅是文献学史的叙述,也不仅是文献基本知识的介绍,而重在论证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总结前人整理文献的具体工作和丰硕成果,阐述历代校雠学家和清代考证家整理文献的业绩,提出今后整理文献的重要工作,以及整理文献的主要目的和重大任务。这部书开拓了现代广义历史文献学的新路径,奠定了现代历史文献学的理论框架,历史文献学这一学科就是由张先生首倡设立的。

张先生的学术重点在清代,如《清人文集别录》是一部叙录之作;《清人笔记条辨》是《别录》的姊妹篇;《清儒学记》是一部有关清代大学者的学术成就的总结之作;《清代扬州学记》对扬州学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此外,他对宋代、清代的书籍也是广泛阅读,博闻强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舜徽:自学成才的国学大师
中国近代公认的国学大师都有哪几位
王记录:百余年来钱大昕研究述评
黄宗羲“力行”哲学的时代意义
蒙思明:考据在史学上的地位
思想谈| 钱穆是如何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