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祖宗的告诫:能做到这二字的人,往往具备极高的智慧

想到当下很多浮躁的人,蜂拥往带货主播转型,以及几大电商巨头换汤不换药进入社区团购时,我不由得想起两个字“知止”。

这句古语的原话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达到知止而为的境界,才能够保证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故而懂得知足、知止,才是立身长久不败的根,以“知止”为始,方能以“得”为终。

世间诱惑林林总总,真要逐一追求起来,那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得手的事情。

反之,如果人们总是纵容自己内心的欲望,任其肆意妄为,那么势必会让自身因为贪念作祟,从而陷入难以挣脱的困境之中。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染缸”的混乱环境下,懂得“知止”,就是一门必须要切身贯彻的大学问了。

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和趋于完美的人格魅力,更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故此,“知止”,这才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体现,同样也是人们立身长久的处世之道,这一点尤其重要。

01

止住贪心,止住妄念

贪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人的贪欲宛如无边无尽的黑洞,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所谓“沟壑易填,欲壑难填”,倘若世人不懂知足,行事没有节制,没有底线。那么在放纵贪欲的过程中就会衍生出妄念,对事理难再有正确的认知。

从而产生错误的观念,这些观念会诱使人的身心扭曲,行为举止难以控制,而这也是导致人命苦福薄的病根所在。

故此,贪念和妄念,二者之间看似没有明面联系,可实际上却是相互附庸,甚至是寄宿关系。

这就恰如佛语所云:“贪因妄起,人因贪痴”。一念贪心起,欲望丛生;同时又由贪欲而生妄念,人的身心智慧受到妄念蒙蔽,就容易因此坠入迷途。

开始因“贪”而痴狂而,祸端也就接踵而来了,由此可见“贪念”“妄念”之于人的危害究竟有多重。

既然“贪妄猛于虎”,那么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制止贪念、妄念的萌芽呢?这个时候,就需要“知止”发挥作用了。

扬州禅智寺的门匾上写有一幅对联:“事能知止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隋朝大儒王道也题写了一句名言,即:“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知止”不仅仅只是劝诫人们要“知足”,它所针对的远不止是人们内心的 “欲壑”。同样也是在针对一切因“内心妄念”而起的痛苦烦恼,是从心灵上自发告慰自己“行了,不能再这样继续错下去”的观照智慧。

“知止”二字,蕴含了非常深厚的人生智慧,有知足常乐、也有随缘不争,真正参透它的人,定然能够在人生路上驰骋地游刃有余。

将“知止”视作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就能够在任何事情理清头绪,都能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有了“不再贪求”的自省意识,面对世间一切诱惑,人们就可以轻松做到全身而退,贪念即除,因贪而生的妄念没了仰仗宿主,自然也就会随之消散,不再复还。

故此,这样人生修养,虽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具备,但毋庸置疑的是,它绝对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修炼出来的。

总而言之,人是活出诗情画意,还是活得狼狈不堪,从来不在于外界能够给予自己什么,而是在于自己是否能够“知止”,能够给自己的身心松绑。

知行知止,进可攻,退可守,善始善终,才是人生大智慧。人生在世,自然需要懂得“行”,但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

唯有如此,才能切实规避名利诱惑的侵染,还身心一片清净惬意,往后余生,方能做一个“不羁的人生浪客”。

02

久利勿为,众争勿往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这番话其实是曾国藩留给世人的锦囊劝诫,是真正意义上的劝世之谈。

我们将这段警句格言与如今的现实环境相结合,就不难发现,其实它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非常强烈的指导意义。

这段话其实就是在劝诫人们:凡事不要被其片面性所蒙蔽,一定要慎重思考,知止而为。

所谓“久利勿为”就是指所有容易获利的事情一定不要轻易尝试;而“众争勿往”,就是说众人都想夺得的利好,自己也千万不要去倒插一脚,想要去分一杯羹。

要知道,世间一切利好利益,都难免会蒙上一层虚伪的外在表象。面对它们的时候,自己不要任由一腔热血而冲动行事。

要学会在心中作假设,保持理性态度和质疑精神,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因为越是容易得到,且能引发众人纷争的事物,其背后可能就隐匿着不为人知的陷阱。

真正能够获得长久利益的人,其行事思维往往与常人背道而驰,在别人争抢名利财富的时候,他们懂得“知止”,能够压制自己蠢蠢欲动的求索心。而当别人无功而返的时候,他们又能具备“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逆转思维。

因为有了常人所不及的远见,能够保持自我主观意识,有“善于知止”的把控力,所以在看待事物之时,也往往看得更全面,为自己谋求更加稳妥且持久长远的发展。

由此看来,我们不难发现,“久利勿为,众争勿往”其实与“祸福相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凡事知止而后勇,或许就能触及别人所不能触及的领域,看似吃亏,实则享福,与其把自己置身在利益风暴的风口浪尖上,倒不如做个善于隐匿锋芒,在暗地里伺机行动的智者。

故此,知止而后扬,才是立身处世的智慧所在,以守代功,以退为进,才是召来顺遂人生的正道所在。

总而言之,行“知止”之事刻不容缓,追求名利要知止,为人行事也要知止,知止才是真正能够为人们培福增慧的上乘法门。

唯有顺承自然规律的运作,才能保障其长久昌盛,规避祸端降临。这一点可千万不要疏忽大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是小人,谁是不容错过的贵人?
人生哲理:静水深流才是智慧人生
佛悟人生微语录
传说中一书顶万书的书:《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七
修行,是人生最自在的生活(乞者鼎然)
什么是修行|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