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肾功能衰竭,不用东奔西跑,这几味中药降肌酐有特色

28岁的陈先生在6年前因“心肌炎”在当地县医院医院住院期间,发现肌酐升高,做完尿检后发现异常,肌酐当时最高为196umol/L,血压最高为160/90mmHg。

后就诊于市级某医院,治疗后复查肌酐 349umol/L,尿常规提示尿蛋白波动于1+之间,确诊肾功能衰竭。因为没有其他症状,陈先生开了点口服药后,并没有及时复诊和定期检测。

肾病复发肌酐升高

1个月前,陈先生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反复恶心、呕吐,每日约4~5次,尤其是早起饭后,恶心呕吐感增加,并伴随头晕,时有眼前黑朦,视物不清,困乏不适。全身水肿不适、胸闷、气短,无法正常工作。

陈先生在市级综合医院就诊,查血肌酐806.90mmol/L,建议血液透析治疗,但是陈先生拒绝了透析治疗,近日为求进一步诊治找到了莫主任,莫主任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收治入院。

考虑到患者肌酐较高,莫主任迅速召集了专家会诊,结合最新的病理检测报告和过往治疗史,很快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激素+利尿剂+中药辅助治疗,尽快将肌酐降下来。

中西药结合治疗

中医辨病,患者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中医治疗当以温补脾肾,化湿降浊为原则。

佐以党参、附子、干姜、仙灵脾、半夏、厚朴、陈皮、枳实、姜竹茹、制大黄等随症加减。考虑到患者呕吐现象严重,莫主任又添加桂枝、茯苓,以温化痰饮。

服药20天后复查,恶心呕吐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治疗2个月复查,乏力腰酸症状明显减轻,夜尿减少,尿常规尿蛋白转阴,血肌酐降为346.7umol/L。

她坚持继续服药,定期复查,并根据症状变化和身体情况,调整药方剂量,增强机体免疫力。

6个月后复查,身体症状基本消失,夜尿恢复正常,血肌酐值降为162.3umol/L。

服药1年后复查,精神良好,血肌酐值140.5umol/L。门诊随访6年,病情稳定,血肌酐稳定在90~140之间,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1、生黄芪
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排毒生肌之功。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二经。由于慢性肾病常见肺脾肾气虚,并常因脾虚湿蕴而致水肿等证。

黄芪还有良好的消除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与太子参或潞党参、生白术、川续断、桑寄生配伍,以健脾益肾补气,主治脾(肺)肾气虚证;与制首乌、枸杞子、生地、太子参、生白术配伍,以益气养阴,主治慢性肾病气阴两虚证。《本经逢源》提出:黄芪同人参则益气;同当归则补血;同白术、防风则运脾湿。


2、大黄
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下瘀血、血瘀、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此外,大黄有祛瘀止血的作用。《血证论》曰“大黄为血家圣药”。肾衰过程中,多有瘀血、出血之证。现代医学也证明,肾脏疾病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肾衰时,这种高凝状态更为显著,并成为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因素。活血化瘀也是治疗肾衰的主要环节之一,这与大黄具活血化瘀作用而功效相符合。

3、菟丝子
味辛、甘,性平,入肝脾肾经,具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
中医治疗中常用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以肾气亏虚,精微不固为主的患者,常与制首乌、太子参、茯苓等配伍,与黄芪、党参、金樱子等配伍,以益气固摄,用于蛋白尿及多尿以肾虚 失固为主要表现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十八讲  补气药:人参(二)、西洋参等
黄芪和大黄配伍,二者一补一泄,肾衰男子肌酐329降到95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的辨证论治,临床一般分...
男子肾病6年中药治疗肌酐恢复正常,这3个中药方可治慢性肾衰
李建民教授临证阐微:体验真武汤临证变化(下)
三焦一通,前列腺就通!这张治前列腺肥大的方子,请认真品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