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赏析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词人,纳兰是张见阳的异姓昆弟,此诗作于康熙十八年张见阳就任江华时,容若曾赋多首诗词相送。作于同时的还有词《送张见阳令江华》,《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这是一首抒写离恨之作。“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天的离别从来最伤情,多愁善感的容若更是敏感而细腻,通过“清笳”“杵”“刀尺”、“蒹葭浦”等这些意象勾勒出了一副寒意沉沉、萧瑟清冷的晚秋暮色图,表达了词人内心凄苦的离情别绪。

那一日散花楼前,纳兰为张见阳设宴饯行。城上闻笳声,城下听砧杵。凄凄复凄凄,声音起伏叠合又夹击,真是好个寒凉还生悲切。秋天逢离别,是怎样的心意苦楚呢,更哪堪这秋已暮,天又暮,刀尺催寒衣,冷风吹蒹葭。

清笳,是指凄清的胡笳声。南朝谢朓《从戎曲》中“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的凄戾寒萧,陆游也写有“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的魂梦离索,明代何景明的《雨夜》,写的更是静寂孤寒,秋声四起:“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笳,这种来自异域的乐器,它的声音悲怆辽远像大漠的彻骨荒芜,又好似幽幽无底深井荡起的寒意,不可捉摸。这些,通常都与秋寒,离愁,羁旅等冷色意象相关相连,故古人填写一纸凄凉意,清笳历来就是座上宾。杵,即捣衣的棒槌,容若在词中多次用到,这个意境亦是很受文人青睐。那种一下一下颇有节奏的“笃笃”捣衣之声,多为妇人进行在黄昏暮色里,一如催归的切切呼唤,喊疼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此情此景,怎不令送客的容若黯然伤神而“心偏苦”呢。

关于刀尺,乃缝制衣服的工具,刀尺又催,应为赶制寒衣之意。秋天将尽,严冬欲临,正是赶制御寒衣物的时候。蒹葭浦,即生长有芦荻的水湄。蒹葭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但凡沾染上一星半点儿,就足够能让人想到飞絮照水的霜霜苍苍茫茫了。

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过一组相望长安的《秋兴》诗,诗风苍健磅礴,以秋景秋愁贯穿,而感叹国家兴衰,身世蹉跎。其中就不乏“刀尺”、“暮砧”、“悲笳”、“荻花”之类的意象,如“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是时张见阳赴任之处,才经历战火还尚未恢复,于此,容若的离别情意,依依不舍之余更添了几分身世的蹉跎飘零之感。

容若他写,把酒留君君不住。李太白说,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那样的豪情天纵,是可以将离愁别意斟入杯中,一饮而尽后而相视长笑的。此时京师江华,所隔又岂止千里呢。心偏苦,留不住。距离,隔断了目光,牵念却愈加绵长。秋瑟瑟,寒云遮。君行处,暮霭沉沉,烟波远。自此后,自此后,千山万水访君难。

黄茅山店,指的是荒村野店。北宋苏庠有一首《鹧鸪天》,写的就是客途别恨与怀人之情。荒野岑岑,秋愁叶叶,层层复叠叠,不等闲。“行宿黄茅山店路”与“夕阳村社迎神鼓”这两句,是容若由眼前的饯别之情而想象张见阳在路途之景。关于村社。古时每年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为秋社日,一般在秋分前后的农家秋收完毕之时,村村寨寨会立社设坛祭祀土地诸神。相传这样的日子在乡村非常隆重,杀猪宰羊,锣鼓喧天。神鼓,应是村社祭祀时的一种民俗鼓乐。

容若处处为好友设想,心念如此细腻纯真。最后的两句虚拟是将孤凉岑寂的行程与扑面而来的淳朴民风相比照,才之卓绝更是彰显他的情之卓绝。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0755320100rhbt.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蝶恋花城上清笳城下杵】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丨送别诗
寿楼春•寒衣
城里村社
荻楼杂抄
窗外有一物,财神不上门,破财又招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