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乡60年,宿迁小大哥炼成中科院院士

  

  (速新闻记者 傅美丽 杜之辛/文 王甫君/图)60年前,离开家乡时,他是一位懵懂腼腆的宿迁小大哥;60年后,他回到家乡,早已是享誉国际的物理学殿堂级人物。

  他叫张裕恒,生于1938年的宿迁富贵街(今中山路),国内首屈一指的物理学泰斗,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他是第三位出自宿迁的两院院士,也是目前惟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宿迁籍中科院院士。

  你想知道,离乡60年,他走过怎样的人生历程吗?

  你想知道,一个普通的宿迁小大哥,是如何炼成中科院院士的吗?

  2014年即将结束时,张裕恒回到老家宿迁。“速新闻”记者一路随行,专访老院士和他的中学同学,揭秘院士成长之路,告诉你中国顶级 “学神”是如何养成的。

5个月大的张裕恒

  1938年

  他出生在日寇铁蹄下的宿迁

  张裕恒出生时,古城宿迁正在日寇铁蹄践踏之下,他的家在如今宿城区富贵街附近。他的祖父张鸿鼎是清朝拔贡,父亲张一航肄业于当年的中央大学(日本占领南京而辍学)。据他的同学揭秘,张裕恒的父亲是当年宿迁知名的教师。家中兄弟姐妹八人,他是老大。从小他就很懂事地帮助母亲照顾弟弟妹妹。

1944年5月,6岁的张裕恒在宿迁

  1939年—1944年

  全家四处漂泊躲日寇

  张裕恒的父亲带领全家躲避在偏僻的农村,不愿意为日伪政权做事。刚开始,全家躲在其外祖父郑楼农村的家,但仍然免不了日伪的扫荡。没办法,只好从郑楼逃到离县城更远、更偏僻的申徐庄。在这个村庄一直呆到抗战胜利。

  在这期间,张裕恒的父亲与朋友办起私塾,他也跟着在私塾读书,父亲教授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1953年12月在宿迁中学

  1945年—1954年

  “学神”霸气初露

  抗战胜利后,他的父亲在宿迁中学任教。一家人满以为能过上和平的日子,但解放战争爆发,父亲只得举家迁到徐州。期间,全家失散,差一点弄丢了二弟。

  淮海战役胜利后,张裕恒回到宿迁就读宿迁城中小学。1950年他考取宿迁中学,据当时的同桌揭秘,张裕恒不是属于死读书的类型,很聪明,数学特别好。

  同学的评价很有意思:“他下课就出去玩,上课就认真听,感觉没费什么劲,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啊。”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学神”啊。

  张裕恒后升入宿迁中学高中读了一学期,1954年初,他转到父亲任教的安徽省怀远中学,就此离开宿迁。

  初中毕业班合影(张裕恒在前排左起第五)

  1954年

  他离开家乡宿迁

  到怀远中学后,他每天和父亲在一起,父亲经常向他介绍高年级同学如何学习,灌输他做科学是如何的崇高,让他的心里燃烧着做科学家的理想。

  进入高中后,除了喜欢数学,他还非常喜欢物理。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准备高考时,老师在黑板上布置习题,他总是在老师写完题后就已做出。这个时期他很傲气,以为没有他解不了的物理题。

  揭秘在继续哦,张教授的夫人就是他的高中同学,也是他父亲的得意门生哦。

  1956年9月

  他考入南京大学

  他的“傲”气遭到当头一棒。

  在物理习题课上,他发现外地同学能做出题,他却做不出,他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知识如大海,自己学到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认识到这一点后,在校期间他更加用功,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1961年在物理所做研究生时期

  1961年

  他考入物理研究所

  他原想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可以帮助父亲养家,但未想到的是学校推荐他去考研究生。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顺利考上物理所研究生。

  当时研究所里研究气氛浓,图书资料齐全,每周都有学术报告会,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方,他如鱼得水。

  1964年,他和高中同班同学结成伉俪。多年来,二人风雨同舟,携手同行。

张裕恒和妻子林聚英的结婚照

  1966年

  文革爆发,他研究生毕业

  1966年,他从研究所毕业准备报效国家——文革爆发了。

  动荡的年代,没法做学问。与爱人两地分居,生活很困难。1971年,他选择到长春工作,被分配到长春半导体厂。当时他对半导体知之甚少,在长春半导体厂资料室的角落里翻到一本全是灰尘的英文半导体书,他就认真地读起来。

  一个月后,他竟被厂里的同事称为“理论家”,后来为半导体厂做了三年采购员,还兼任全厂的新产品鉴定。

与他的部分博士 硕士生合影(前排右四)

  1976年——至今

  1976年9月,他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迄今在中科大已度过了三十八个春秋。

  这段时间,正是他人生的黄金期,他教授《量子力学》、《超导物理》,并写了《超导物理》一书,完成并发表了四百余篇学术论文,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博士后。

  2005年,他当选中科院院士,和多位同仁一起向国家建议、后经批准,承建国家“十一五”大科学工程项目,建立高水平的稳态磁体,他任首席科学家。

  如今的他,早已看淡名利,更乐于为年轻人作嫁衣。

在项里景区冲撞车前一试身手

  2014年12月

  他回宿迁老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的他,风尘仆仆地回家了。

  回母校故地重游,与少时同窗聚首,尝尝梦里都垂涎不已的家乡小吃,和小校友聊天……

  60年间, 张裕恒品尝过不少地方的美食,但记挂在心中的仍是宿迁的本土小吃。 母校老宿迁中学校旁边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宿迁人看起来寻常的豆腐脑、伙食,却让张裕恒吃出了“家”的味道。

  60年未曾谋面,相视一笑,老泪纵横,他们记得彼此的年少轻狂,更珍惜白发时的这一次拥抱。

  回忆60多年前文娱活动贫乏时常玩的游戏,他与老同窗笑嘻嘻地盘腿作斗鸡状,看傻了众人。

  60年间,他从花季少年步入耄耋之年;从对初中数学和物理科目的喜爱开始,一步步地踏上物理学研究的最高殿堂……

  60年间,他的口音没有变,饮食习惯没有变,乡思也没有变……

  60年,人生只能有一个60年……

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共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诺奖”最近的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走进重庆南开中学 寄语中学生不负伟大时代
中科院七院士直指中学物理教学之弊:“刷题”消磨学习热情,教学有结构性缺陷
王启明:我国半导体光电子事业的“启明星”
光明网、科普中国、哔哩哔哩、未来科学大奖联合推出“令人心动的大学
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化学院士,父、女、婿“一门三院士”成佳话
吴岳良院士忆高考:永远拥有一颗坚持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