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学杂谈之卌五:解密后天八卦图

邵雍用“心”和“迹”,重新定义了“先天”和“后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邵雍将宇宙万物的本始和本源定义为“心”,而没有采用“道”、“理”、“太极”等概念,很明显是受到了隋唐以来日渐兴盛的佛教思想的影响。

在邵雍看来,先天和后天的关系,犹如足与迹,身与影,万事万物俱是一心所化。这种思想和《楞严经》:“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如出一辙。

其实,这些都是在名相上的游戏,无论是佛家的“心”,道家的“道”,儒家的“理”,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指那个本始的东西,本源的状态,本质的规律,我们不要被这些名词晃了眼睛。

各家对于这个东西都语焉不详。佛家说“妙明真心”中包含宇宙万物,但是其中道理从来不讲,如果你非要问,就是“不可思议”;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象厚厚一本讲义,只给了你一个提纲,其中的道理,自己慢慢去悟吧;邵雍的“先天之学”独特之处在于,将这个“玄而又玄”的东西,借助象数模型进行“数理化”的解读。

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这些不是“心”,也不是“道”,只是邵雍用来描述“心”和“道”的象数模型。在邵雍之前,易学没有“先天”和“后天”的分别,人们只知道八卦图(文王八卦图)和《周易》的六十四卦卦序,以及京房的八宫卦序和卦气图。

邵雍推出“先天之学”,从此之后,八卦和六十四卦就有了先天和后天的区别。卦象还是那些卦象,变动了一下排列顺序,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有很多人认为,先天八卦图不见于宋之前的典籍,怀疑是宋儒的伪造。邵雍则明确地说:“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意思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都明明白白在《易传》里写着,你们不知道,那是你们读书不精。

天地定位一节”,指的是《说卦传·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
邵雍认为,这段话说的是伏羲八卦,也就是先天八卦。
起震终艮一节”,指的是《说卦传·第五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邵雍认为,这段话说的是文王八卦,也就是后天八卦。
对于两者的区别,邵雍说:“乾坤纵而六子横,易之本也;震兑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乾坤纵”指先天八卦图,“震兑横”指后天八卦图,后人将这句话总结为“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邵雍进一步指出:“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

在邵雍看来,乾坤为天地,离坎为日月,先天八卦体现的是天地日月的运行,也就是所谓的“先天”,从地球的角度而言,寒暑往来、月相圆缺、昼夜交替、星辰运行,都是这种规律的体现。

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坎离得位,兑震为偶,以应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邵雍认为,文王将先天八卦推演为后天八卦,是从普遍规律出发,针对客观环境的具体应用。客观环境,指的是人类所处的地球,尤其是中国古人所居住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因此,我们看到,在邵雍的描述中,先天八卦只有上下左右的分别,而后天八卦才有八个方向的定位。换言之,只有在地球之上,身处北半球,确定了北天极的方向,才能进一步对方位进行确认,才能将八卦配属到八个方位上,这就是所谓的“应地之方也”。

我们还是以“光照”和“月相”为喻:地球的公转、地球轨道的变化、日月地三者的关系,是“光照”和“月相”产生的原因,这些都是“先天”,是“”,全部体现在先天八卦中;而不同地理环境接受光照后而表现出的气候变化,由于日月对地引力变化而引起的诸多现象,比如潮汐,人体气血的变化等,可以视为“后天”,为“”,集中反映在后天八卦中。

总而言之,先天八卦是“自然而然不得而更者”,体现的是宇宙最本质、最本源的规律,而后天八卦则是“指定一物而不变者”,反映的是地球这个具体环境的特定规律。

这是“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真正奥秘。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都是平面图像,因此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两者的差别只是在于八个卦符排列的不同,其实不然。

阿伟哥在前面讲到“河图”的时候,曾经提到应该把“河图”理解为一个三分八瓣的球体(参见易学杂谈之廿九:河图的天地之数)。

先天八卦图其实也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八卦放置到球体的每一瓣中:乾坤相对,艮兑相对,震巽相对,坎离相对。如果,我们把这个放置用平面图像表达,那么,就是先天八卦图了。

古人认为,先天易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待”。对待”是对应、平衡之意,体现在先天八卦中就是:两两相对、阴阳中和

在先天易中,以“两两相对”、“一分为二”为特点,两仪、四象、八卦依此而生成:阳与阴相对,太阳和太阴相对,少阳与少阴相对,乾坤相对,离坎相对,震巽相对,艮兑相对,这其实就是建立在”和“”之上的“加一倍法”的具体表现。

与愈加愈繁的“加一倍法”相反,如果我们任意选取“相对”的两个卦象,两者阴阳恰好相反,阴阳相加,正负为零,复归于原点,这种非阴非阳的状态,邵雍称为“”,也正是邵雍所说的:“天地之本其起于中乎?是以乾坤屡变而不离乎中。

后天八卦图也不是一个平面图像。

阿伟哥讲到“洛书”的时候,曾经给出了下面这个图示,其实我们将1、2、3、4、6、7、8、9替换为相应的八卦符号,就是后天八卦图(参见易学杂谈之三十:洛书和奇门遁甲)。

后天八卦图体现的是天地的相对运动和阴阳二气的循环。阴阳二气的循环,即是“圆道”,天地的相对运动,就是“交合”。

很多人受太极图的影响,总误以为阴阳循环,就像两条互相追尾的鱼一样转圈圈,其实,真正的阴阳循环,应该像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的交尾,是在螺旋形的缠绕中不断地“交合”。

圆道+交合,这才是天地阴阳的真正运动形式,而人类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正是这种运动形式在微观世界中的显现。

我们将阴阳的这种螺旋缠绕形式垂直压缩为一个平面图像,这就是后天八卦图。

当然邵雍不知道什么是DNA双螺旋,他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后天八卦的排列原因:“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震兑始交也,故当朝夕之位;离坎交之极也,故当子午之位;巽艮虽不交而阴阳犹杂也,故当用中之偏位;乾坤纯阴阳也,故当不用之位。

天左旋而地右转,阳升腾而阴下降;天地交而生六卦之体,阴阳交而生六卦之用。震兑两卦,阴阳“始交”,因此放在了东西两侧;离坎两卦,阴阳“交之极”,因此放在了子午两极;巽艮两卦,虽然阴阳背离而“不交”,但仍夹杂阴阳,因此放在了东南和东北;乾坤两卦,“纯阴阳”,因此放在了西北和西南。由此,就形成了后天八卦图。

阿伟哥讲到这里,已经将先后天八卦最关键的地方抖搂了出来,希望朋友们多多领悟。有道是:
先天为心后天迹,
万物归一称伏羲。
一分为二乃对待,
阴阳交合循环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学名句新解: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什么是先天?重新认识邵雍的先天之学
百年未有的大变局(2)
先天图和后天图
邵雍对《易传.说卦》的新诠释
先天后天八卦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