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1.17晚讲课资料整理

前边我讲过几个涉及方证的小故事,好像没有舌脉的事,大家不要误解啊!舌脉一样重要,有时候可能是重要的证据,如“干姜舌”、“附子脉”等等,说个小故事吧,有一个老人,因带状疱疹,疱疹下去后,遗留左胁下疼痛,晚上需用止痛药才能睡觉,大便不通,用过中药,方中芒硝用到10克,也不能正常排便,后来找到我,我诊脉后感觉病人的脉是紧弦的那一种脉,金匮上有“胁下偏痛,其脉紧弦者,大黄附子汤主之。”,好了我就开了三个药,大黄6克、黑附子6克、细辛3克,一付药共15克,效果怎么样啊?第二天家属反馈说:昨晚服药后,疼痛就减轻了,止痛西药也没用;又过了一天,家属反馈:已正常大便一次,半月来第一次这么痛快地排便。你看脉象重要不重要啊!

我觉得五积散再给大家谈谈,加深一下印象,它也是个减肥方,据说不反弹。 

五积散将五积医,二陈平胃痰食祛,

三物枳桔行气血,麻芷姜桂温表里。

(二陈即二陈汤,平胃即平胃散,三物指归、芍、芎。)

五积散体质”:形体胖壮,多面色黄暗,精神萎靡,身体困乏,恶寒不易出汗,皮肤多干燥粗糙,关节肌肉常有疼痛,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易头昏目眩,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闭经等。

易患疾病谱:胃肠病症、神经-肌肉-关节疼痛类病症、肥胖、月经后延或闭经类疾病等。

原方麻黄、苍术、枳壳、桔梗量最重,原为表有风寒、里有邪滞、气血津液流通不畅、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已成;治重解表温里、流通气血津液。临证舌苔白(厚)腻无热像确是一首高效验方。

有解表、温中、除湿、去痰、消痞、调经等功效,适用于以恶寒无汗、身痛、呕吐、腹胀以及月经不调为特征的疾病和寒湿体质调理。

寒湿,是对这种体质的一种通俗表述。寒,指出现一些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出现的一些症状,如恶寒无汗、皮肤粗糙干燥;如关节疼痛,肌肉酸重;如头痛鼻塞;如月经逾期不至,难以怀孕等;湿,则是人处在潮湿环境中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腹胀腹泻、浮肿、身体困重、面部黄褐斑等。有的时候,病人并没有生活在那种环境中,但由于疾病、饮食肥腻、或缺乏运动等生活因素,也可以出现这种寒湿体质。特别是女性中,这种体质还不少见。他们或体重陡升,赘肉缠身,满脸黄气;或月经不调、难以怀孕;或有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或头晕头痛、肩凝腰腿痛;或腹胀腹泻;或恶心不欲食;或咳嗽多痰……。对这种体质,五积散最为适合。若对证下药,会起到调月经、悦颜色、瘦身安神的效果。

如用于调理体质,则每天服一次即可。不过,五积散毕竟是药,而且里面还有麻黄等发汗猛药,所以,体弱多病者、营养不良者、羸瘦干枯者,以及高龄老人、产妇幼儿等,此方是万万不能随意使用的!

五积散体质就是五积散人,方人。

问:原方是生麻黄15克,如果用颗粒剂型用不用换成蜜麻黄?

不能换,有生麻黄颗粒,作用就变了。

麻黄类方还有一个射干麻黄汤,常用方,还要说一说。

射干麻黄汤

外邪内饮治剂,有解表祛饮的作用。

【方证要点】小青龙汤证见喉中痰鸣明显者。

【组成用法】射干10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细辛10克,紫菀10克,冬花10克,五味子15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胡老点拨】射干、紫菀、冬花、五味子均主咳逆上气,而射干尤长于清痰泄火,以利咽喉。麻黄、生姜发表散邪。半夏、细辛、大枣降逆逐饮,故治外邪内饮而致咳逆者,与小青龙汤所主大致同,而侧重于上气痰鸣者。本方以小青龙汤证见喉中痰鸣明显者为辩证要点。气管炎咳逆痰多,咽中不利者,本方有良效。若口干或烦躁者宜更加石膏。

【适证加减】口干,或烦躁者,加石膏;支气管哮喘慢性期,见面色黄、肌肉松弛、浮肿者,加玉屏风散;长期服用激素,面色灰暗者,加附子、龙骨、牡蛎、山萸肉、鹿角胶。

【体质特征】平素多见咽喉不利、肿痛或感冒前鼻咽热燥;舌红唇暗、咳嗽、水肿、不易出汗等麻黄体质。

【适用疾病】百日咳、支气管哮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脓肿、腺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空洞型肺结核、白喉、扁桃体炎、滤泡性咽炎、口腔溃疡、慢性胃炎、胃溃疡、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结核性胸膜炎等。

【药理研究】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对气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和抗过敏作用。

【注意事项】无表证者忌用,有口渴喜冷饮者当慎用。

附一个我的案例

支气管哮喘案

张老太,67岁,主因咳喘2月就诊,2月前因感冒,恶风咽痛咳嗽,经治疗感冒症状消失,但遗留咳嗽2月不愈,近日伴气喘痰鸣,不能平卧,痰不多,为稀薄泡沫痰,口中和,饮水后胃满,二便常,睡眠尚可,舌暗淡,舌边有一小瘀斑,苔薄白,脉弦紧,两肺听诊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血压182/87mmHg。体胖面暗,腹大。

药用射干麻黄汤加当归,桃仁。

射干10麻黄5紫苑10姜半夏10生姜10细辛3五味子5款冬花10大枣10当归10桃仁10

考虑患者血压高,麻黄仅用一袋5克,因有血瘀表现,加当归桃仁活血。

二诊,服上方后咳喘明显减轻,原方继服。

这个病号后来又因其他的病来找我,说那次服了两周中药,咳喘就好了。

另外麻黄类方还有阳和汤,厚朴麻黄汤,用的不多,就不讲了。麻黄类方就讲这些,用麻黄类方麻黄体质的大胆用没问题,不太象麻黄体质的,或年老体弱者,虽然方证是麻黄类方证,但量宜小。

话说麻黄用量

有一次我院食堂小石经理感冒后高烧,体温39℃多,烦躁,无汗,脉浮,大青龙汤证明矣,让药房主任拿大青龙汤(中药颗粒),在麻黄用量上斟酌再三,还是用了一袋,5克,其它药量都是常用量。结果服了以后当晚出了很多汗,第二天就好了,未再发烧。如果用210克的话,后果就严重了!后来考虑小石经理虽然体壮,但面白,体毛也不多,虽是大青龙汤证,但不属麻黄体质,5g麻黄足矣。

再说说桂枝类方吧,还有好多桂枝类没说。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汤加味方,有强壮安神的作用。

【方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遗精梦交、心悸不安者。

上述症候即是本方主治,但须兼有不喜冷性饮食,咽喉不干燥,小便清白,舌质嫩红、苔少,脉浮大而无力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桂枝15  芍药15  生甘草5  生姜15  大枣20  龙骨15克、牡蛎15克。

【胡老点拨】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收敛药。而有作用于烦惊、不眠,以及幻觉等神经证,尤其有治胸腹动悸的特能,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桂枝汤证见胸腹动悸、烦惊不安而梦交失精者。梦遗失精,常见于未婚青壮年男子,也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本方证往往被认为是虚劳,治用大补而使症状加重或长期不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首先看到桂枝汤证。失精梦交,多由情欲妄动,神志不宁,因生梦幻所致。龙牡之用,不只为固精,主要在于敛神定志,合桂枝汤调营卫以和气血,为此证的正治。《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曰二加龙汤”。于此二方适证加减,确有奇效。

【适证加减】失精梦交者,加白薇、附子;气喘汗多,加五味子、山萸肉、人参、麦冬等。

【体质特征】体型偏瘦、皮肤色白、纹理较细、肌表比较湿润。腹直肌紧张,腹主动脉搏动亢进,易心悸头晕、汗出、失眠多梦等。阴头或子宫寒冷,易掉头发。不耐体力劳动,不耐疲劳。

【适用疾病】缺钙儿童的小儿肺炎、佝偻病、遗尿、多汗症、夜啼等;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遗精、阴冷、男子不育、女子梦交、产后血崩、带下;以及神经衰弱、脱发、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心动过速、心肌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药理研究】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注意事项】对肥满之人,或发热恶寒无汗者,或发热、烦躁、口渴引饮、舌红、苔干、或黄腻者,或小便数、心烦、脚挛急者,当忌用本方。

脉浮大无力即传统中医说的虚阳浮越,用龙牡潜镇之。

治疗男子遗精若本方无效,改为清心莲子饮

清心莲子饮源自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组成为: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莲子肉、茯苓、黄芪、人参。

主治本方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之证。

下一个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表阴证治剂,有温阳解表,止汗止痛的作用。

【方证要点】

表证发汗过多而见汗漏不止,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上述诸症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恶风寒较重、微发热或不发热、不喜冷性饮食、舌质淡、脉浮大而无力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均是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所致。

【组成用法】桂枝15克或肉桂10  芍药15  炙甘草15  生姜15  大枣20  制附子10克。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3040分钟,取汤液450ml,分3次温服。

【胡老点拨】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若陷于阴证者,多宜以本药配方治之。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虚者,如陷入表阴证即少阴病,则应加附子以温阳解表,即桂枝加附子汤为治桂枝汤证而现少阴证者。本方以桂枝汤证更见恶寒、小便难、四肢微急为辩证要点。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关节病和风湿病。

【适证加减】汗多、心悸者,加龙骨、牡蛎;更年期汗多、关节冷痛者,加当归、仙灵脾、巴戟天、细辛;关节肿痛者,加白术;心肌梗死,或汗出、胸痛者,加川芎、葛根、红参。

【体质特征】桂枝汤体质。

【适用疾病】各种休克、误用发汗剂之后出现的过汗虚脱、心动过缓、心肌梗死、心肌炎、阳虚体质的感冒、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慢性腰腿痛、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退变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药理研究】具有强心、升压、镇痛、强壮等作用。

黄教授的更年方就是桂枝加附子汤加味而成。

桂枝芍药知母汤

表阴证治剂,多发性关节疼痛病专方,有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

【方证要点】下肢关节剧痛,脚肿明显。

上述症候即为本方主治,但须兼有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身体消瘦、面色暗黄或有浮肿、头眩、短气、呕逆等旁证方可准确辨为本方证。

【组成用法】桂枝20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麻黄10克,生姜25克,白术25克,知母20克,防风20克,制附子20克。

【胡老点拨】本方是由桂枝汤增桂枝、生姜用量、去大枣,加麻黄、防风、白术、附子、知母而成。增加桂枝、生姜用量并加入麻黄、防风旨在发汗解表并治呕逆。白术、附子功在利湿祛寒除痹,知母消下肢肿大,故全方用以治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慢性关节炎下肢或腕指关节肿痛者,用本方有良验。本方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风湿热关节红肿热明显者有奇效,此用法实为本方与越婢加术汤的合方。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下肢肿的脉管炎亦验,此用法与阳和汤的功效相近。临证治关节疼痛,若兼表证,表虚者桂枝加术附主之,表实者葛根汤加术附主之;肿甚者越婢加术汤主之;仅限于脚肿明显,其他部位不肿,诸关节痛甚至有些关节变形,身瘦弱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适证加减】风湿热关节红肿热痛明显者,加石膏;下肢肿的脉管炎,合桂枝茯苓丸。

【体质特征】形体多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光泽,关节肿大,疼痛剧烈,甚至浮肿。

【适用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必关节炎、关节型银屑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紧张性头痛、肩周炎、慢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马尾神经炎、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痛风、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积液,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笔、腱鞘炎等。

【药理研究】具有抗炎、抑菌、强壮、增强免疫力、抗过敏等作用。

【注意事项】实践证明,若方中不用附子,疗效骤减,说明附子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药物。

这个方出汗多,少都可用的,这个方也可看作麻黄加术合桂枝加附子汤,再加防风知母。

这个我们常用到,尤其是关节肿痛,最好是脚肿者,效果很好。

今天咱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败案群20150527宋恩宏儿科经方经验微信发言整理版|经方体质
《伤寒论》的两种体质
​冬季温病
教你用《伤寒论》第一方
黄耆类方
葛根汤能治什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