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质量创新系统——稳健六西格玛

(本文根据韩之俊教授的授课录音资料  由MYH学习小组整理)

各位满缘红的学子,大家晚上好!今天是我们满缘红网络大学第一次授课,在此开学之际祝大家在新的一个学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今天讲课的题目是质量创新系统-稳健六西格玛,在这次讲课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两位老师。第一位就是你们的导师单汨源教授,他是我的开门弟子,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位弟子,他在临毕业的时候我曾经送给他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二位我要介绍你们很熟悉的一位女士,满敏。她也是你们的小伙伴,这位是我的关门弟子,她很有才华,也长得很漂亮,可以讲是一位才女,所以今天我很荣幸的和他们两位一块来到我们满缘红网络大学来给大家上第一次课,希望你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我今天讲课主要讲两个题目,第一个是质量管理前进的步伐,第二个是稳健设计。


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质量管理前进的步伐。


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在上个世纪末讲“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21世纪已经悄悄的过去了近16年,回忆我们当代 ,质量已经成为了人们的话题。


一个国家没有质量,则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一个企业没有质量,就没有办法生存;而我们老百姓关注的就是生活质量、环境质量、食品是否安全,因此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21世界最主要的话题



费根堡姆在座的可能都很熟悉,他是TQC之父,也就是全面质量控制之父。他讲在新的世纪任何一个企业主要靠三大推动力来实现发展


第一个是新质量驱动的全球化市场,这里面讲的新质量不仅仅是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和体系质量,而是经营质量,以质量经营来提升经营质量;第二推动力就是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全部贴牌生产或者搞OEM,就只能赚小钱,干不了大事。


那么有了市场,有了技术是不是就是一定能够可持续发展呢?还必须要有一个卓越的经营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世界闻名的卓越绩效模式。


它是在1987年由美国人总结出来的,而且作为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审标准,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卓越绩效模式。我们国家2004年引进这个标准,制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叫GB/T19580-2004,叫《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另外一个国标GB/Z19579-2004,叫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这两个标准19580是评价的依据,19579是实施指南。


回顾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质量检验阶段,大致从20世纪的20年代到40年代,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质量检验,由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提出。在工厂必须要设置专门的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关注的重点就是产品质量,采取的办法就是叫检查或者叫检验。


但是在那个时代所谓的检验,要么就是非破坏性检验,搞全数检验,对破坏性检验只能人为的定一个百分比进行检验。虽然这种管理方式很落后,是一种事后检验的办法,但是在当年那个时代,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就是上一个世纪的40年代到60年代,我们把它称之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在这个阶段,质量管理中广泛的运用数理统计技术,并且有两个发明:第一个是休哈特博士发明的控制图利用这个控制图对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能够报警,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另外一个技术就是奇与罗米克发明了统计抽样方法,从此对批量产品的检验,特别是破坏性检验,不再需要全数检查,通过一个样本的质量状况就可以判断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现在,这个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小阶段,即60年代到80年代为 TQC,也就是全面质量控制。TQC创始人是菲根堡姆,他提出应当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一个公司的各个部门,以及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全员参与,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全面质量控制。


从80年代开始,质量管理真正进入了当代的TQM。这个年代ISO9000标准产生了,从此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标准,此外摩托罗拉提出了六西格玛管理,美国政府设立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在这个阶段,质量管理目的就是追求卓越,通过提升经营质量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质量管理经历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下面几位质量大师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第一位就是当代的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他提出质量检验,关注重点是产品质量,他提出设计、制造、检验三者分离。


第二位质量大师就是休哈特,他发明了控制图。利用控制图对一个连续生产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及时捕捉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如果采取措施就可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质量管理进入了8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出了很多的大师,比如说戴明,戴明博士大家都知道,是将质量管理带到日本去的,而且把日本人从二次世界大战的亡国地位变成了一个强国,因此日本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国家奖称之为戴明奖


第三位质量管理大师就是朱兰博士,人们把朱兰博士称为质量界的首席建筑师,他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改进、质量控制,他有一本专著叫《质量控制手册》,是我们质量管理人必读的一本经典教材。


第四位就是费根堡姆,他就是TQC的创始人,刚刚我们也提过。


第五位就是劳斯比,他是零缺陷的创始人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著名的质量工程学家田口玄一。


田口玄一对质量界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稳健设计,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田口的稳健设计及其应用。


在介绍田口稳健设计方法之前,假如我们把质量管理的发展三个阶段画了一张图,大家可以看出,20世纪20-40年代,质量管理模式主要靠质量检验,我们也称之为点式的质量管理模式。40-60年代,质量管理进入SQC,它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在线控制,我们也称之为线质量管理模式。60年代到80年代,TQC问世,质量管理走向了全面质量管理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ISO9000的标准产生了,从此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标准,也就是1987年,蒙特罗拉发明了六西格玛。同样在1987年,美国设立了波多里奇质量奖,因此在八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是质量管理最活跃的年代,质量管理向全空间发展,我们称之为立体式的质量管理,也许同学们要问:未来的质量管理将怎样发展呢?


我们认为未来的质量管理应该以卓越绩效管理为平台,整合各种管理体系、理论和方法,形成全面改进型的质量管理模



如果将质量管理的几个阶段做一张对比表,我们可以看到,在质量检验阶段,管理的关注对象就是产品本身的质量,管理主要方法就是检查,要么是全数检查,要么是人为的定一个百分比进行检查,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产品的检验来保证产品的出厂质量,在这个时候判定质量好坏的指标就是合格率或不合格率。


在SQC阶段,管理的关注对象就是过程,也就是形成产品的过程,这个期间管理主要手段就是SPC 统计过程控制,还有就是抽样检验方法。管理主要任务就是使得制造生产产品的过程具有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而评价的指标就是过程能力,或者用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或者用过程能力指数,或者用有几个西格玛水平。


到了TQC阶段,质量管理主要对象就是体系质量,依据的标准就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而管理的任务就是满足顾客的要求,评价的指标就是顾客的满意度。到了我们当代的TQM阶段,管理的任务对象就是组织的经营管理,或者说企业管理。


管理的主要的内容和方法就是质量经营,依据的标准是GB/T19580-2012《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这个时候关注的重点就是要做到所有相关方合作共赢,这里讲的相关方包含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评价的指标是企业管理或者说经营管理的成熟度


当我们进入21世纪后,那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卓越绩效管理,通过推行卓越绩效模式来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另一个是六西格玛管理,通过六西格玛,我们有了成套的改进质量的工具和方法。


因此,要一手抓管理模式、一手抓六西格玛,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的手段和方法。


下期预告:第二讲 稳健设计(田口方法)


文章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西格玛与其他管理方法的选择?
六西格玛和TQC的区别是什么?
必须要了解的六西格玛管理发展史
2021年质量管理知识竞赛答案
1_附件3: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题(1)
从月薪850到年薪40万,且看一位质量同仁的10年蜕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