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的十二时辰和更点计时

在平时,我们需要掌握好时间。这就需要用到钟表,按照一天二十四小时制进行计时。

而在我国古代,没有钟表,采用的是十二时辰计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时,用十二地支(即十二辰)加'时'字来记时,所以又叫时辰。十二时依次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十二时辰对应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分别是:

子时:23时——凌晨1时

丑时:1时——3时

寅时:3时——5时

卯时:5时——7时

辰时:7时——9时

巳时:9时——11时

午时:11时——13时

未时:13时——15时

申时:15时——17时

酉时:17时——19时

戌时:19时——21时

亥时:21时——23时

其实小时这个名称也是由时辰而来,因为它只有时辰的一半,所以称为“小时”。

古人又确把一夜划分为五个时辰,而晚上的这五个时辰,又称之谓'更'。所以 一夜又分为五更。'更'就成了古代夜里计时的专用单位单位。夜里的时辰、更及时间的对应关系是:

一更,戌时,19时?21时

二更,亥时,21时?23时

三更,子时,23时?1时

四更,丑时,1时?3时

五更,寅时,3时?5时。

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有云:“罗衾不耐五更寒”,可见说的就是大概凌晨四时前后这个时间段。

更的时间太长,两个小时报一次时间的话,间隔长了点。于是,古人又把毎'更'划分为五'点'。'点',也是我国古代夜里计时的常用单位名称。毎'更'分为五'点','一更'两小时,'一点'算下来合二十四分钟。

古时有一种乐器,形状像小铜钟,中间凸起, 两边有孔,可以用绳系在手上敲打,这种乐器也叫“点”。所以,古时一般是,报 '更'的时候敲钟鼓,报'点'的时候敲击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人用的时辰
古代五更是几点 五更怎么划分 五更 五更天 五更划分
半夜三更、午时三刻,究竟是几点几分?
古今时辰对照表
半夜三更的三更是几点?
一盏茶的时间是多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