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色 彩

色  

本节主要介绍PPT色彩有关的知识。给PPT搭配颜色就如同给自己搭配衣服的颜色一样,优秀的穿搭能提高一个人的整体形象。PPT的配色同样具备这样的效果,有了文字图像这些衣服,剩下就是如何将不同颜色的“衣服”搭配起来,让PPT更有美感,更具精气神,这就是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同样采用之前的构架,我们一一道来。

1

色彩是什么?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色彩是丰富美丽的颜色。一种颜色不成气候,多种颜色才能绘制出色彩斑斓的世界。

1.1 色彩的要素

色彩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色相,亮度和饱和度。这个三个要素相当于色彩的三个参数,对色彩进行控制。其中色相是指那种颜色,亮度是某个颜色的深浅程度或者明暗程度。饱和度是这个颜色的纯净程度,也就是含有灰色的程度。

以上三要素被称为色彩的HSL模式,与之类似的还有RGB模式、CMYK模式等,这些都是控制颜色彩参数的模型,但HSL模式应用范围最广。

1.2色彩的分类

色彩的分类有很多种依据。在这里我们使用两个PPT配色常用的分类依据。一是根据色彩在PPT中的作用和角色分类,二是根据色彩的色相分类。

1.2.1 根据色彩作用分类

在PPT中,根据颜色的比重和作用,把PPT中的颜色分为主色,辅助色和背景色三类。

主色:PPT的核心颜色,版面的视觉聚焦中心,决定了PPT整体的风格;

辅助色:在颜色中辅助主色,平衡画面,色彩过渡,视觉缓冲的色彩;

背景色:PPT页面的底色,画面中颜色的基础色彩。

在此分类方案中,我们顺便也叙述了这三类色彩的作用及特点,不再赘述。

1.2.2 根据色相分类

这个分类方法细碎知识比较多,颜色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成为色彩的一个分类依据,每一个要素之下也可以分出好多种颜色。在此处我们只重点叙述依据色相的分类方案。

人眼有三种彩色感光细胞,分别对应红、绿、蓝三色,所有的颜色都是这三种感光细胞按不同的响应强度在脑子里混合出来的感觉。这是光的三原色,背后的本质是人眼的生理结构。我们日常能看见并分辨出的颜色都是这三个原色及其混合衍生出来的颜色。

光的三原色中,两两相叠加得到色彩统称为间色。24色相环就是通过颜色有规律地排列后找到中间色形成的。我们要说的第二种颜色分类方案就是在24色相环基础上分类的,因为在这里要用到角度。

24色相环中每一色相的夹角为15度。根据两个颜色在色相环上所处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色彩做如下分类:

同类色是色相环上15°-30°左右的色彩;

类似色是色相环上30°-60°左右的色彩;

邻近色是色相环上60°-90°左右的色彩;

对比色是色相环上90°-120°左右的色彩;

互补色是色相环上120°-180°左右的色彩。

图片来源:知乎

2

为何要配色?

其实PPT可以不用怎么配色的,就像黑白电视机一样,没有色彩照样可以用。如果只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做PPT,那就是无色配色的PPT。无色配色尽管简单,但是少了色彩独有的魅力,让PPT失去了生机。因此给PPT配上丰富的色彩还是有必要的。

色彩纷繁复杂,而且在PPT中,色彩也是最能引起人的情绪共鸣的因素。了解色彩背后的心理学知识,能在PPT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能引起心理上的许多感觉,比如冷暖感,前后感、轻重感等等。我们在配色的时候就是要利用好色彩的这一特点。

2.1 色彩的冷暖感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色彩斑斓,不同环境都有其特有的色彩,比如春天万物复苏的淡绿色,夏天烈日炎炎的橙红色,秋天草木凋零的浅灰色以及冬天白雪皑皑的银白色。特定的环境伴随着特定的温度。因此环境、颜色和温度三者就有了关联。我们看见某个颜色,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联想相应的环境和温度,这个温度不是真实存在的温度,是一个温度潜意识。这些潜意识是写到基因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颜色与潜意识温度的关联称为色调。色彩学上根据心理感受,把颜色分为暖色调(红、橙、黄 )、冷色调(青、蓝、紫、)和中性色调(黑、灰、白)。

不同的色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暖色调就会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积极有力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一种平静镇定,舒缓淡薄的感觉,中性色调相比之下,视觉感受比较弱,所含的感情色彩比较淡。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会发现,特定的环境和色彩是有关联的。同样也会产生特定的感情色彩和氛围。下面是关于不同色彩代表的感情色彩:

因此,我们配色就是为了让PPT的颜色与相应的表述环境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匹配,这样PPT就看起来更和谐,更加与大众审美相吻合,从而使PPT达到最佳的信息传播效果。这种效果是一种潜意识的感知,而且它的背后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体会这些规律,并去灵活地应用它。

2.2 色彩的空间感

色彩除了能产生心理上温度感之外,还有空间感。

2.2.1 色彩的前后感

因为各种不同频率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黄等光频低的色在内侧成像,感觉比较迫近,绿、蓝、紫等光频高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开阔。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浊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迫近感觉,相反,冷色、淡色、低明度色、清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开阔感觉。

2.2.2 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不同频率的色彩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不同,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看起来更大,冷色、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看起来更小。

我们了解颜色背后的这些心理上的、视觉上的规律就是为了在应用的时候,能产生更好的视觉阅读效果,增强PPT的丰富度和感染力度。

3

如何配色?

关于配色,我还是比较认同按主色、辅助色和背景色这三个颜色的顺序来给PPT配色的方案。

3.1 搭配主色

关于主色的选择,一般有三种常用的方案,一个是logo取色法,一个是根据内容/行业特性来选择颜色,最后是根据受众喜好选择主色。

3.1.1 LOGO取主色

一般企业都会有其logo,最简单的主色选择方案就是直接用企业的logo颜色作为主色。Logo有多个颜色的,选取一个作为主色,其他的作为辅助色。

案例:小米logo

3.1.2 行业特性/内容取主色

根据内容/行业特性来选择颜色。不同的内容/行业需要传递不同的调性或情绪,选择相应颜色即可。比如,科技类企业一般采用蓝色,极简风格一般是黑白灰,欧美或者外资企业喜欢浅蓝色或者绿色,党政类大多用红色,环保及农业类可以选择绿色等等

图片来源:锤子手机发布会

3.1.3 根据受众喜好取主色

根据你的受众喜好选择颜色。比如你的老板、上司、目标客户。这个时候,选择他们长用物品的颜色,投其所好,选择这种颜色作为主色。当然,要是在主流审美颜色范围内,不违背行业或者内容的颜色特点。

3.2 搭配辅助色

主色决定整个PPT的风格,确保高效地传递信息;辅助色能帮助主色建立更完整的形象,使画面更丰富,辅助色的存在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它主色更显优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主色才是C位置,辅助 色不宜喧宾夺主。选择辅助色可以从色相分类角度考虑。

3.2.1 同类辅助色

取同类色为辅助色,色差很小,给人以单纯,稳定、温和的感觉,可以使画面保持统一,只能通过色彩的明暗参差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如要使画面突出,可以点缀点对比色,增加画面的亮点。

3.2.2 类似辅助色

类似色是色相环上30°到60度左右的色彩,类似色的搭配比同类色的效果相对好,能保持色彩的画面统一与协调,能呈现比较柔和的质感,在色彩搭配上调动明度纯度的比例对比,达到高级质感配色,一些高级的服装,家具,装修上会比较常被使用。

3.2.3 邻近辅助色

邻近色是色相环上60°到90°的色彩,属于色相中的中对比,可以保持画面的统一感,又可以使画面显得很丰富、活泼,在色彩上有主有次的配色,可以增强吸引力。

3.2.4 对比辅助色

对比色是色相中90°到120°的色彩,次于互补色的,效果鲜明,饱满,容易给人带来兴奋,激动的快感,在一些作品中常用来表达随意、跳跃、强烈的主题,来达到吸引人的目光。

3.2.5互补辅助色

互补色在色相上是120°到180°的色彩,对比最强烈,画面是最丰富的,最具有感官刺激性的色彩组合,常被人们来表达极大反差的事情,以及用此来突出彼的目的表达。

3.2搭配背景色

PPT背景色在色调上最好使用中性色调的颜色或者其他色调浅色色调。中性色调和浅色调不会削弱主色调的吸引力,也不会带有过多的情感色彩。深色调的PPT在视觉上冲击力比较强,在对比强烈的配色上多用之外,其他场景用得少。总体来说:

白色背景:体现舒畅、简约、高档、纯净、趣味、整洁、朴素。大面积使用白色或浅灰色背景,会令PPT看上去简约精致,具有呼吸感。

淡色调背景:体现优雅、情绪化、家庭、清新、慰藉、女性、素净、轻松、轻薄 ;

深色调背景:体现豪华、执着、幻想、格调、趣味、沉静、稳重、坚实 ,可以采用渐变色,相反大面积使用深色背景,可以最大程度呈现文字对象信息。

黑色背景:体现压抑、幻想、强力、刺激、高级、刚毅、庄重、严肃、神秘。

最后还有文字的颜色。常用的文字颜色主要是白色、灰色、黑色及PPT主色等,需要注意的是 文字与背景色之间有足够的对比差异,以保证可读性。

4

配色的其他知识

除了上述主体内容之外,配色还有其他知识。

4.1 其他配方方法

上述的主色、辅助色和背景色配色方法之外,还有其他配色的方法。比如借助一些网站配色。比如:

配色网:

http://www.peise.net/

配色表:

http://tool.c7sky.com/webcolor/#hue_6

等等,不过不管用哪一种配色,都需要知道让色彩之间协调平衡,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提高效率。除此之外也可以借鉴一些好的设计作品,比如花瓣网和站酷网的一些作品。

4.2 配色的比例

配色时要注意颜色之间的比例。日本设计师まりっぺ曾经针对色彩的配色提出75:25:5 的配色比例,其中的底色是占比最多的,剩下的颜色中任选一种来做主色,其余全部做辅助色即可。

5

小 结
  1. 色彩是一种视觉效应;

  2. 配色的目的在于利用色彩背后的视觉效应以及心理感受来提升PPT的感染力;

  3. 通过搭配主色、辅助色和背景色三个步骤来搭配颜色;

  4. 搭配色彩可以借鉴别的作品,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其次还要注意配色的比例。

1

END

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颜值PPT必须懂的配色原则与方法!
颜色不对,衣怎么穿都丑!最全的“色彩搭配”干货在这,显白高级
PPT配色难?这个套路拿去
【调色小插曲】色调分离
影视后期色彩搭配技巧解读
色彩原理解析与应用:你好!伊登12色相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