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论语·子罕篇(14)有君子之处才有文明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1)欲,《说文》:“欲,贪欲也。”本义是欲望、嗜欲。本章是想要、希望的意思。


(2)居,《说文》:“居,蹲也。”本义是土著、土人、自古以来就住在本地的家族。本章是居住的意思。


(3)夷,《说文》:“夷,平也。东方之人也。”即平。夷又指位居中国东边的人。


(4)陋,《尔雅·释言》:“陋,隐也。”即隐蔽。《说文》:“陋,阨陕也。”本义是狭窄、狭小。


(5)如,《尔雅》“如,往也。”《说文》:“如,从随也。” 本章是去、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有去九夷之地居住的想法。有人说:“九夷之地隐蔽又偏远,到了那里有什么用呢?”孔子说:“像我这样的君子到那里去居住,九夷之地还有什么隐蔽和偏远的呢?”



解读


上一章说孔老夫子这样的美玉,一直没有遇到圣君明主赏识他,于是在本章有打算离开到九夷去。而在《公冶长篇》,孔老夫子也有离开的打算。“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是,孔子说:“我的学说推行不下去,我打算乘坐木桴到海上去漂浮。能跟从我一起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老师这样说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喜好勇敢超过了我,可是没有办法找到用来漂浮的木材呀。”我们回顾这一章,就是要明白已经感觉到社会没有了希望,这个希望就是周礼的传承和发扬。也就是他老人家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本章的孔子表达的准备九夷居住的打算。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有关九夷,《韩非子·说林上篇》记载:“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意思是,周公旦已战胜殷商,准备攻打商盖。辛公甲说:“大国难以攻取,小国容易征服。不如先征服众多小国来威胁大国。”于是攻取了九夷,商盖跟着被征服了。这里的商盖就是商奄,奄地在夏代时,就已经是一个强大方国。周朝建立后,周王室的不断东征,国家陆续被灭,为管理各国遗民,在这些国家的旧址建立了一批封国,其中奄国故地成为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建立鲁国。大部分奄人南迁复国继续反周,并在失败后不断南迁,最终在春秋中期偏晚时被宜国所灭。由此可以推断,九夷之地应该在鲁国的封地之内,也就是离鲁国很近的地方,具体指哪里已经无法考证。后来,“九夷”泛指荒凉遥远、文化落后的“化外”之域。子欲居九夷,孔子有去九夷之地居住的想法。孔子为什么要去九夷之地居住呢?本章虽然没有明说,但从前几章贯穿下来的意思,是孔子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并且他这块美玉没有得到赏识。因为美玉是用来比喻君子的,上一章尽管没有明说,本章直接提了出来。



知道了孔子的这个想法,有人告诉孔子,九夷之地“陋”。陋,本义是狭窄、狭小的意思。颜回所居住的陋巷,是指狭小。钱穆先生认为,陋在本章是文化闭塞。《尔雅·释言》:“陋,隐也。”是隐蔽、隐藏的意思。由此,本章的“陋”是指九夷之地有偏远及隐蔽,并且少有人到的地方,按现在的说法没有中原地区发达。如之何?如,到、去。之,代指九夷之地,何,什么。意思是说,九夷之地隐蔽又偏远,到了那里有什么用呢?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后人对“君子”是指谁产生理解分歧,一说那里居住着君子,一说君子指孔子。实际上,有君子居住的地方,夫子之道一定在那里传播,怎么又能说“陋”呢?显然,九夷之地是没有君子的,也正说明是孔子想到那里去,是为了表达:像我这样的君子到那里去居住,九夷之地还有什么隐蔽和偏远的呢?显然,孔子直接说自己是君子,与上一章的“我待贾者也”内容相连贯的。正因为孔子得不到赏识,遇不见圣君明主,才有了去九夷之地居住的打算。从另一个角度,孔子也认为,在他周游的列国转了一圈后,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君子了。接下来,孔老夫子把希望还是寄托给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冬景色(3)
瘀血除了,津液补了,病就逃了。奇妙的中成药
关于工作的10个底层逻辑
图文:数载咽炎,经方一诊而愈
【癸卯岁暮九九消寒诗之二·柳韵】二首
大器之人,悟透宇宙频率之谜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