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每天学一句《论语》《八佾篇》(14)


《八佾篇》(14)



【原文】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1)周,周代。

(2)监:同“鉴”。原指镜子。这里是借鉴的意思,即借鉴礼制。

(3)二代,夏朝和商朝。

(4)郁郁:原指草木繁茂,或香气浓郁。这里指文采盛大的样子。

(5)文,指礼乐制度。

(6)从,遵从、遵循。 孔子的意思是“师从”。


【译文】
周朝借鉴于夏朝和商朝,其礼乐制度是多么文采盛大。我遵从周朝的礼仪

【解读】

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从前代继承来了。本章意在说明周朝礼仪的完备。而夏商周三个时代的文化通过演变,是有所损益的。夏尚忠,殷尚质(鬼),周尚文。尚,就是崇尚、偏重的意思。孔子不仅重视周礼,连他崇拜的偶像也是周公。孔子在《述而篇》感叹,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子罕篇》记载,孔子在匡地被拘禁,处于那样的困窘境地,还自信地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死去了,一切的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儿吗?显然,从文王周公开创的周朝礼乐文明,到春秋时期开始衰落。是孔子承担起来拯救礼乐文明的历史重任。如果结合上一章王孙贾拿奥神和灶神来敲打孔子,本章也是孔子对历史很自信的回答。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监,同“鉴”,就是借鉴。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从夏朝和商朝借鉴并传承来的。文,对周朝礼仪制度的评价。郁郁乎,文采盛大的样子。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是文采盛大的。就好比我们现代人懂得历史热爱历史,很自信地说,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四大文化古国,其他三种文明都不存在了,只有古老中国的文明依然传承着。

吾从周。三个字背后是什么?是孔老夫子对拯救礼仪文化所作出的一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写《春秋》、著《系辞传》。从,遵从的意思。孔子遵从的是周朝的礼仪。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推崇周礼。但在整部《论语》中,孔子并非全盘接受,而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有所“损益”。








得其精髓
精研易学、人物志、冰鉴二十余载
儒学和大乘佛法践行者
诗人,西域文化研究学者
王宏杰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活论语】孔子说正本清源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
论语连载(39)《为政篇》第23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领略君子风采//关于《论语》十二章的一点思考
“论语”新解 “八佾篇第三”第14、15、16章
【论语导读】 子从周礼
懒爸爸逐句读《论语》之五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