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推荐│文明碰撞与爱的重构:墨子兼爱与耶稣之爱的学术史研究(1858-1940)

白帝社(日本)2017年1月出版

内容提要

本书从学术史钩沉1858至1940年期间,以“爱”为主体的墨学与基督宗教的碰撞与对话。墨子的兼爱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失语2000多年后,为什么是西方传教士最早从现代意义发现了它?兼爱和耶稣之爱的关系,为何传教士看来二者是从属关系,可民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却认为是平等的呢?本书不仅是从比较文化和思想史对墨学领域深入研究的一次尝试,更是面对当代“国学热”,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内部儒学与诸子、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作者站在全球史的立场上,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者简介

褚丽娟,甘肃庆阳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思想史、墨学、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专家评论

与儒家仁爱相比,基督之爱强调人与人的平等,这种绝对的平等意识作为一种理想,型塑了西方人今天的民主样态,使他们要比我们更具备法治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就没有法治的条件,兼爱的存在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普遍意义上的爱,它以承认人的基本权力、基本需求为前提,这其实就是法治的前提,所以中国具备法治的基本条件。这正是本书中的那些清末来华传教士“发现”兼爱、“重构”兼爱的“视域融合”的一个关键点。

——杨恒达

本书比较研究墨子和耶稣思想,展现中外知识界的深度文明对话,重新理解近代在启蒙救亡背景下,知识分子在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西方墨学研究基础上,复兴墨学,补充儒释道传统的不足,开辟新径,发扬中国普世价值载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孙中原

作者挖掘墨学与基督宗教的相遇过程,助益于博爱学说在中国的推广,亦可了解到兼爱学说被西方人发现、接受的历史进程的一个侧面。

——杨武金

著作摘要

本书从学术史角度,为人们钩沉了1858年至1940年期间,以爱为主体的墨学与基督宗教的碰撞与对话。自清末以来,墨子的“兼爱”常常被中外研究者认为是东方的“博爱”,墨子也被视为中国的“耶稣”。这种认识不仅见于像郭嵩焘、谭嗣同这样的晚清士大夫,以及如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等民国时候的新知识阶层那里,乃至来华的传教士、汉学家也有持此论者,而有基督宗教信仰背景的本土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则可以称得上是“拥趸者”了,如今这一结论似乎已经被一般人所认识。

仔细梳理这150多年的墨学与基督宗教的相遇历程,就可以发现,清末民国时期对兼爱和上帝之爱,墨子和耶稣的讨论最为集中了,研究者身份亦最为复杂,显然,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是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本书就是截取了1850年代至1930年代的西方传教士和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民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对话成果,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后提出两个问题:墨子兼爱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失语2000多年后,为什么是西方传教士最早从现代意义上发现了它?就兼爱和上帝之爱的关系,为什么传教士认为二者是从属关系,民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却认为二者是平等关系?

1858年,传教士艾约瑟发表《墨子人格及其作品观》,在基督宗教上帝之爱的视域下评价兼爱,肯定兼爱的平等观,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从现代意义上肯定兼爱。艾约瑟的这一“发现”引发兼爱的价值演变:一方面兼爱从仁爱的压制中挣脱出来,洗去“无父”的污名;一方面兼爱与上帝之爱相遇,以其现代性内涵获得独立的精神品格,重新确立与仁爱平等的地位。追溯兼爱的历史命运:自先秦孟子批墨以来,兼爱一直遭到儒士的排斥,到清末民初才渐被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儒墨爱的差异,其根本在于“推”之等级和“兼”之平等的分野。同时,鉴于国人常以“博爱”代“上帝之爱”,从词源学上梳理与“博爱”相应的西语词汇及其内涵,讨论《圣经》学意义上《新约》的上帝之爱,正是在于平等观和超越性等的契合,构成兼爱与上帝之爱的亲近。

西方传教士和本土基督徒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的信仰,相同的目的——援墨传教,但就兼爱和上帝之爱的关系,传教士认为,兼爱源自上帝之爱,是耶稣的爱在东方的“他者”。可是在本土基督徒知识分子看来,兼爱等于上帝之爱,墨子就是东方的耶稣。究其原因,是两个群体对中西话语权的争夺。本土基督徒知识分子的耶墨“对话”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色:民国知识分子的救国救人大潮;以及基督教面对1920年代以来“非基督教运动”而采取的“本色化”改革。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出于对这两个因素的考虑,在其耶墨比较中,寄托着救国救人的思考、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诉求。

本土基督徒知识分子的耶墨“对话”不止于理论的探讨,也诉之于实践。他们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认为病症在人心,提出法“天”爱人和人格救世来改造人心。以吴雷川为代表的人格救世观,以现代心理学等理论考察其得以实现的条件,可以看到民国那一时期,缺乏实现的土壤,至于以认同有神论为前提的法“天”爱人,在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等思潮影响下,同样也不会有效果。将民国基督徒知识分子比较耶墨的思考置于当下个人道德滑坡,价值观混乱的现实,改造人心依然是未竟之业,前人的思考对今天有借鉴、反思的意义。

今天找到既能满足国人需要又能适应全球化的新的价值观迫在眉睫。清末民国的耶墨的相遇、碰撞和对话告诉我们,儒家伦理的差等本质决定其不可能独立挑起这一重任,照搬西方的基督宗教伦理也不现实。以兼爱补仁爱,对话上帝之爱,构建新的爱观,可以作为现代社会商业活动的伦理指南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指南,能够被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共同接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09. 教堂——我的人类学观察
韩国传教士 - 当代大学生 - 麻辣校园 - 搜狐圈子
《上帝之子》——纪念两千年前那个因救人而被人钉在十字架上的圣者
海明博客镜像
送你一组圣诞主题剪纸,觉得不错收好哦!
世界各大宗教全图解(最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