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理工学院

   11月20日晚,我校举办第七届海峡两岸国学分论坛暨我校2015年第六期“国学夜话”讲座活动。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当代道家研究领域代表人物、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教授、韩中日儒学联合会主任、韩国栗谷学会会长、成均馆大学翰林院院长崔英辰教授,台湾华梵大学原校长、台湾中国哲学会理事长朱建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德安博(Paul DAmbrosio)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赵振祥教授与嘉宾进行互动对话,校长助理陈丽安教授和我校部分师生聆听讲座。


   韩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崔英辰教授指出,韩国把儒学代表人物退溪、栗谷等作为货币人物,表明韩国对儒学的重视。比起对经济、军事的关注,韩国更重视文化传承。韩国对儒学的学术论争所形成的理性传统,及其与西方科学技术的结合,是韩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儒学在现代要与时俱进,这是朱建民教授的观点。他提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矛盾的现象,每当国家积弱时,罪在儒家,而国家强盛时,功亦在儒家。这样的矛盾,恰恰说明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当下中国乃至世界,均具有积极意义。


   来自美国波士顿、目前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德安博(Paul DAmbrosio)博士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引发了在座师生的好奇。作为研究老庄思想的西方学者,他介绍了当代西方对庄子的研究,阐述了庄子“忘”“丧”“返”的哲学思想与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强调自我创造的本质不同。


   国学大师陈鼓应先生压轴演讲。作为当代老庄研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开放包容、摒弃自我中心的品格特征,《老子》《庄子》《论语》《孟子》更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他比较了尼采与庄子思想的异同,并以庄子所讲述的寓言故事作为理据,主张用“对话”化解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立关系。赵振祥从中西方文化交流、国学对治国的作用等多个角度与四位嘉宾一一对话。几位学者妙语连珠,激赏国学的当代价值,台下的学生踊跃提问,三小时的“国学夜话”意犹未尽,嘉宾们相约今后另寻机会,再聚理工,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座由我校与筼筜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校学工部、团委,国学研究所承办。(宣传部、国学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儒内道——中国传统处世智慧
张学智许抗生李中华访谈:国学热应势而生
中医中药国学之美
践行者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耐儒:城市化呼唤儒学
道家《庄子》最好的版本,顺便说一下《老子》及儒家经典最好版本
【人物】博士后朱翔非:我为什么到中学去讲儒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