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砂新传洋渚村

2012年7月26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授予丁蜀镇的5家紫砂生产专业村牌匾,洋渚村名列其中,在此之前的2010年10月29日,洋渚村紫砂专业合作联社宣告成立。而比这更早的上世纪1992年,宜兴市政府命名该村为“宜兴陶瓷村”,在第三届宜兴陶瓷艺术节之际,由南向北的村口大道上,就矗立起一座漂亮的牌楼,上面的“宜兴陶瓷村”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出自壶艺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之手。顾老怀着对洋渚村浓厚的感情,还一气呵成手书两副楷体楹联,同时镶嵌在牌楼的两边,一副为“荆南民艺雅尚陶,茗壶不径天下半”、另一副为“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天工百态新”,这是对洋渚村长期以来就有紫砂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洋渚村地处宜兴境内的太湖西岸,原隶属于大浦乡,毗邻原周墅乡的尹家村(现在的双桥村)2007年原本与张泽乡合并的大浦乡再次与丁蜀镇合并,于是现在的洋渚村由丁蜀镇管辖。

美丽迷人的太湖沿岸,百渎(沿太湖被称为渎边)村民近湖而栖,百港水流通向太湖,仅丁蜀镇境内的太湖沿线,由南向北就有太港港、乌溪港、定跨港、八房港、双桥港、黄渎港、朱渎港……大浦港等河港,洋渚村就处在黄渎港和朱渎港之间(听老人们说,原先还有一条洋渚港,后来被填塞了)。全村占地2800亩,806户人家,2280个村民。村书记顾景华不无得意告诉我,如今的洋渚村有700多户从事紫砂业,每年成千上万的紫砂壶销往全国各地,有的还远销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财原滚滚不断来,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洋渚村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紫砂专业村。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就知道我的老家双桥村往北2公里有个湖洋渚,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小集镇,虽不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却邮局、银行、消防、商店、药房、饭庄、茶馆、菜场、浴室等一应俱全。听老一辈的洋渚人说,洋渚村东边的太湖有一个湾塘,常年在太湖里行驶和捕鱼的船只,一遇到风浪,就首先想到把船只开进洋渚湾的港口躲避,因此都知道宜兴东面的太湖岸边,有个湖洋渚,“湖洋渚”的名字由此叫响。我想太湖沿岸众多,偏偏就洋渚村前面冠以“湖”字,可见洋渚村不同一般。顾书记说,村西面是良田,可种水稻、麦子,村东是旱地,可种经济作物,靠湖边则是长满芦围的大片湿地,生息在这里的村民,世代农耕,勤劳聪明,民风淳朴,面对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除了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更多时间是放在旱地作手的精耕细作上。他们惜金如土,一寸不让,萝卜青菜、长豆茄子、百合瓜果四季不断,除了自己享用,还源源不断供应镇上居民,借此增加经济收入。丰富的种菜经验,洋渚村是出了名的,细心观察的人们早上起来上街买菜,一长排菜担子,一看就知道那些是洋渚村来的,他们的菜特鲜嫩诱人。洋渚人不仅勤奋,还很“做人家”(节约的意思),尽管如此,终究还是不能使自己富起来,真正让洋渚人的腰包逐渐鼓起来的,并不是种粮种菜,养鸡养鸭,养猪养羊,而是传统的紫砂陶生产。提到洋渚村的紫砂生产,还颇有源远。洋渚村顾姓为第一大姓,占全村总户数的百分之七十,据《顾氏宗谱》记载,洋渚洋渚顾氏从祖先顾况第十四世孙顾禧三子(佑三公)在明洪武六年(1373年)从袁板顾塔桥入赘湖洋渚谈氏至今已有600多年,繁衍了二十四代。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原本出生在洋渚村,9岁时随家迁入川埠上袁村,18岁随祖母邵氏习陶制壶。顾老是顾氏第二十世孙,他生于1915年10月15日,卒于1996年6月30日,是当代紫砂界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对紫砂行业的贡献,将泽惠后人,我们将永远缅怀这位从洋渚村走出来的紫砂大师。当今活跃在紫砂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则是洋渚村顾氏第21世孙。


说到洋渚的陶器生产,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就有村民利用农闲制作砂锅、水罐、夜壶等陶器,到民国时期就有了紫砂生产作坊,紫砂壶的经典造型鱼化龙,是当时的代表作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就在洋渚村发放紫砂生产计划(俗称乡坯),一度时期还陆续派了曹婉芬、王秀兰、蒋小彦、王选清等老师到该村帮助技术辅导,为洋渚村的紫砂陶生产,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988年大浦乡到办紫砂五厂时,选址在洋渚村,其实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最多的时候,在厂做紫砂壶的工人达到600多人,台湾客商甚至在这里包销整个车间生产的产品,正是这第一桶金的挖掘,使紫砂五厂成为现在的汉光集团,集团的总部仍在村口牌楼西南侧的原紫砂五厂厂址内,董事长顾汉章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紫砂五厂在洋渚村的创办,培养了一大批制壶能人,高级工艺师顾美群,已是省陶艺名人,多年来致力欧美陶艺家的陶文化交流,不仅出国弘扬紫砂文化,每年吸收着不少国外陶艺家来到洋渚村寻访神奇的紫砂壶制作技艺。工艺师吴芳娣、顾卫芬、钱祥芬,助理工艺师顾学中、顾玉芳,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传承紫砂,创新作品,生产红红火火。漫步在不算太长的南北向的洋渚街上,紫陶阁、耕陶轩、亮陶阁、传壶堂、锦陶坊、陶潜居、紫竹轩、紫晶轩、韵陶坊、陶潜居、瑞德堂、品方轩等作坊的招牌映入眼帘,一家挨一家,说是做紫砂壶,其实也有栽种紫砂文化,从这些颇具创意的公司名称上就可见一斑。顾景华书记说,目前洋渚村有700多户从事紫砂业生产,有1200多人在做紫砂壶,除了土生土长的洋渚人,也人不少外地人看中这里的创业氛围,安逸的生活环境,纷纷到这里“安营扎寨”从事紫砂行业,紫砂陶所产生的经济已成为洋渚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紫砂文化也成为洋渚村独特的一道风景线,面对这一业态,全村组建了10紫砂合作社,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洋渚村紫砂专业合作联社,为每10户做壶人配一名信息员,对于每户所需的紫砂泥料、茶壶产量、销售方式进行跟踪服务,同时配合市质监部门对产品质量不定期检测,合格的颁发证书,这种合格证既是产品的“身份证”,也是市场准入证。村支部和村行政在努力探索专业合作联社的服务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村民们从事紫砂产销的积极性。

追溯洋渚村紫砂生产的历史沿革,到如今紫砂生产的红红火火,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洋渚村已经谱写了紫砂生产新的篇章。我们期望着洋渚村的紫砂能有序传承,不断创新,让村民们在发展紫砂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让洋渚的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文/史俊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无锡
PP162 宜兴紫砂陶-提梁壶
著名的宜兴紫砂壶文化
紫砂壶商家是否“忽悠” 有迹可循
李云峰的紫砂之路
靠写证书亦能使你富的流油的紫砂行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