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漆弄墨】漆艺技法(一)

漆艺技法-摘选自《漆艺》


第一节 髹涂

漆艺技法



髹饰之“髹”,词典上只有一种解释:用发刷涂漆于器物之意。

髹涂之法,是漆被运用的最为原始的方法,也是漆艺技法中最为基础的方法,其他诸多技法也离不开髹涂。单独运用,又可以形成一个漆器品种。《髹饰录》中的“质色”及“单素”,都属于单色髹涂的范围,宋代称为“一色漆器”。这类漆器往往不加纹饰,以造型取胜。当然色漆的质地美、肌理美也是被十分看中的,因此髹涂技法要求极高。

髹涂技法,有四种类型:厚料髹涂、研磨髹涂、薄料髹涂、罩染髹涂。厚料髹涂是最古老的髹涂方法,因为后来出现了“研磨”技法、“薄髹”技法,为了相互区别,才有了厚料髹涂之称谓。

髹涂之彩漆古代多以黑、朱两种,称为黑髹、朱髹,也有黄髹、绿髹、褐髹、紫髹等。近代因为有了钛白、酞菁蓝、酞菁绿,彩髹就更多了;金银的应用,又出现了含金蕴银的多种彩髹。




一、厚料髹涂

厚料髹涂,一髹而就,是最为单纯、原始、质朴、简便、实用的方法。不仅古代漆器多用此法,近代的民用漆器、彝族漆器仍在沿用,就是当代福州、扬州等著名漆器产地也仍然离不开这种方法。

厚料髹涂,现在的概念多是指漆中含油者,所谓油,通常是指桐油。加桐油的目的有三:—是增加漆膜的光洁度;二是厚涂不起皱,因为加过桐油的漆干燥慢,所以不易起皱;三是漆面不留刷痕,因为加过桐油的漆才可以厚涂,厚涂的漆才有流平性,才可不留刷痕。因此,厚料髹涂的技术难度很大,它是在漆胎前期加工十分完好的基础上的最后一道面漆,即上涂,北京俗称“成活漆”。其操作技术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1)不附尘埃。不仅要求工作环境封闭、清洁、没有灰尘,操作者也要求衣服上没有尘土,头发上不落头屑,还要求漆刷清洗干净,漆也要再次过滤。

(2)不留刷痕。漆不宜过稠,过稠必有刷痕,也不宜过稀,过稀则漆不易丰厚,漆不丰厚,当然也就不易流平。为了调节漆之浓度,需要加进适量的樟脑油稀释。因为樟脑油挥发较慢,在漆液的干燥过程中,便于流平。

(3)不皱。根据漆的干燥性能(快干或慢干),根据天气的变化(凉燥或温湿),适当的加进桐油,一般不应超过40%。为了防止起皱,先要试样,如不合适,再作调整。

厚料髹涂的工序,以朱涂为例,说明如下。

(1)准备胎体。胎体必须经过中涂并磨平,特别要防止油垢污染,一般要用肥皂清洗并擦净晾干。

(2)研磨朱色膏。把银朱置于平滑的石板(调漆板)上,再调进微量的桐油,用牛角刮刀稍稍调拌,再用石杵或牛角慢慢在石板上研磨,边磨边用刮刀翻动,研细为止。

(3)调制含油朱漆。把研细的银朱色膏调入干性较好的红推光漆和桐油。油、漆、色的比例,没有一定;一般油和漆的比例,油不能超过40%;油漆和色粉的比例,色粉不能超过一半。色粉太多,色彩虽然较艳,但不坚牢,日久会出现垩化现象。色粉少而漆多,色彩则暗,因为漆的红褐色在调色时也起了作用。因此漆的比例多少也是调制色漆的因素。

(4)试样。为了检验朱漆的燥性、色相,须先将朱漆涂在木板、竹片或玻璃上。如果干性太慢,适量地加入快干漆,如果起皱则适量加入桐油。若色相过于深暗,亦可适量加入朱色膏。一般来说干后较调时色彩偏重,但日久会还原或接近原来的色彩,若过于深暗,说明漆的比例太大,不宜还原。

(5)过滤。髹涂之前,必须用纸或细绢过滤,合成纤维布也可。

(6)髹涂。涂漆要均匀,一般涂三遍,要井然有序(见第五章)。

(7)入荫并调理方向位置。如平面的作品,平置即可。立体的作品,为防止漆液流动而出现痕迹,每隔一小时左右要设法使其翻动掉头一次(日本的荫房有自动转动的装置)。

厚料髹涂并不绝对要加桐油,如古代漆器、近代民用漆器往往直接把漆涂在木、竹、革、瓦等质地上,别有一番民艺的质朴趣味,漆中就不一定加油。






二、研磨髹涂

研磨髹涂,是经过髹涂,待漆膜干燥之后再研磨的方法。因为要研磨,漆膜要求有硬度,因此不宜加油,加了油便会影响漆膜的硬度。但也不是绝对不加油,比如有时调制彩漆,要求色彩纯度,有必要加进少量的桐油,一般来说应该限制在20%之内。这种情况下,漆膜的硬度虽稍受影响,但对研磨推光的影响并不太大。当然须多放置数日才能研磨推光。

以黑髹为例,说明研磨髹涂的工序。

(1)准备胎体。必须是完成中涂并研磨完好的胎体。并注意除去油污,包括手摸时的汗渍或说话时可能喷上的唾星等。

(2)备漆。选取干性适宜的黑推光漆,太快干易起皱,慢干会误工期。此漆如果是第一次用,心中无数,一定要先试样,根据试验情况再作调整。

(3)过滤。

(4)涂第一道黑推光漆,不宜太厚。

(5)研磨。干后用400#水砂纸稍稍研磨,磨除漆面之砂粒即可,不必求平。

(6)涂第二道黑推光漆。

(7)研磨。初以400#水砂纸研磨,依次换成600#、800#、1000#、1200#水砂纸研磨,最后以2000#水砂纸细磨。研磨越细,推光效果愈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水砂纸之外还可用木炭或人造磨石研磨。

(8)灰擦。如果不用细水砂纸研磨,也可以用头发团蘸水拌细瓦灰反复磨擦,以除去漆面研磨时之磨痕,福州即用此法。

(9)推光。以手掌蘸植物油拌细瓦灰(或钛白粉)反复磨擦漆面,便逐渐出现内蕴之光泽。大件作品,为了工效可用抛光机,在布轮上抹以抛光剂(植物油拌瓦灰),但要十分小心,因布轮转速太快,不慎即可磨露,七八成即可,最后还是以手完成为好。

(10)揩清。用脱脂棉蘸上等生漆(福州称提庄漆)加进一定的生油,在漆面上像画圆圈一样,依次薄涂一遍,注意务必处处擦到。然后再用棉纸(或脱脂棉)把多余的漆擦去,好像只留下一层“气”。再入荫,待漆并不十分干时,再如推光一样以手掌蘸油灰反复磨擦画面,但用力不可过大,不可太猛,还要把握火候,见到比原来清澈时即止。如此2—3次重复,漆面须眉可现,光彩照人。



三,薄料髹涂

薄料髹涂,是清代福州漆艺名工沈绍安及其后代发明的一种髹涂方法。主要特点是将金箔、银箔研成金泥、银泥(相当于黄色、白色),再调入漆和色料,为了节省金、银材料,不用发刷髹涂,而以手掌、手指拍打,这种薄敷的方法,福州称之为“薄料”,这是相对用发刷髹涂较厚漆料而言的。这一方法,使漆器一反黑、朱之常态,出现了许多含金蕴银的美妙色彩。

薄料彩漆之配方没有定规,决定于漆、桐油、金银和颜料四种要素的比例。

一是漆。要选用干性好、透明度好的漆。因为干性好,可以加大桐油的含量。透明度好,可以减弱漆的红褐色对色漆的影响,以使色彩鲜艳。

二是银(因常用银,故以银为例)。银白含量多则色彩浅淡,含量少则色彩深浓。

三是桐油。桐油的作用是冲淡漆的红褐色,有利于色漆的鲜明度。但也不能过多,不能超过漆的含量,否则不易于。

四是颜料。一般而言,各种入漆颜料均可。不过,最常用的是透明性颜料,如酞菁绿、酞菁蓝、立索尔红等。因为透明性颜料才会更好地发挥金银之效果。非透明颜料如银朱、石黄、镉黄、钛白也可用,加进银的彩漆比不加进银的彩漆还是别有风采。

金,因为过于昂贵,较少用,而常用银,也可用铝。现以银为例,说明薄料髹涂的工序。

(1)准备胎体。要求极其严格,一定是完成上涂之后的,不能有磨痕,不得有凹点,更不能有磨破漏出灰地之处,也不能有唾星汗渍。因此,胎体清洗一定要十分干净,可用发团蘸细瓦灰擦洗,或者以肥皂清洗,洗完之后再用清水冲净擦干,以防水迹。

(2)贴银地。用贴金法通体贴以铝箔粉。

(3)研磨银泥。将银箔置于调漆板(以大理石板为好)上,加入少量桐油(桐油不宜太稠),先用牛角刮刀拌好,再用石杵或牛角慢慢推拉研磨,不可太急,否则因研磨发热而影响银白的亮度。还要注意分批研磨,笼统——起不易研细。研磨时,还要不时地用牛角刮刀翻动。

(4)调入漆料。用桐油研磨的银泥,不易干,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加一定量的漆,加漆之多少可以根据漆之干性快慢有所不同,干性好,可少加,干性差可多加。不过一般不得少于50%。

(5)调入色料。根据色彩需要,调入不同的色料,如前所述,透明类颜料如酞菁绿、酞菁蓝、立索尔红……均可,调入什么颜料便出什么色彩,颜料多则色浓(因为银白相对的少),颜料少则色淡(因银白相对的多)。一般来说,宜浅不宜深,以充分发挥银泥的作用。

(6)手掌敷色。以手掌拇指球部位蘸调配好的银泥彩漆先在石板上稍稍打匀,再轻轻敷拍在胎体上。为求均匀,如用发刷涂漆一样也要三遍:先竖方向拍打,再横方向拍打,最后又竖方向拍打。有时还需要用软毛发刷轻刷一道,以除手纹,然后入荫。此工序要求极其严格,工作环境要特别清扫干净,以避免尘埃落于漆面。

薄料髹涂因含油比重较大,干透须经数日。一般来说漆快干,油慢干,尚未干好之时,可放到荫室外阴凉处,以促使油分干透。

(7)漆面保护。薄料髹涂的漆面怕磨擦,传统的保护方法是薄涂桐油,现在仍然是最好的方法。喷涂合成自动喷漆,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上述是在铝箔粉地上薄料髹涂的方法,还可把薄料彩漆直接拍敷在黑色的漆胎上。拍打均匀是一种效果,拍打不均匀也是一种效果。薄料髹涂之法也可同时用两种色彩、三种色彩……可以几何形切割,也可渲染,总之变化无穷。




四、罩染髹涂

罩染髹涂即用透明漆或透明色漆(如透明红漆、透明绿漆、透明蓝漆)罩在金银、彩漆或木材上的髹涂方法。《髹饰录》的“罩明”和“单素”即属此类。因为有时在罩漆前还要染色打地(如在木材上),因此可称“罩染髹涂”。

罩染髹涂之法,简便易行,建筑、家具、民用漆器用极广。同时也常常被综合运用到其他技法中去。

根据地色材质之不同,罩染髹涂可分为罩漆、罩金、罩木三类。

1.罩漆

罩漆是把透明漆(或透明色漆)罩涂在色漆地子上的方法。因透明漆本身呈棕红色,色漆也以朱(银朱调成)、黄(石黄调成)为多,故古代之罩漆多为透明漆罩在朱、黄色漆上。近代由于钛白、酞菁绿、酞菁蓝以及立索尔红的运用,不仅出现了白、绿、蓝、西洋红等彩漆,而且还有了绿透明漆、蓝透明漆、红(西洋红)透明漆,因此罩漆的种类就丰富多了,仅以朱地罩漆为例说明如下。

(1)准备胎体。需中涂之后并经过研磨。

(2)涂朱漆。以发刷涂朱漆1—2道(漆中不要加油)。每道涂后入荫。

(3)研磨。以600#以上的水砂纸或木炭磨平,磨去浮面光泽,忌露出黑地。

(4)罩漆。以发刷罩涂透明漆1—2道,入荫。

(5)研磨。干后,可用水砂纸研磨,也可以用木炭研磨。透明漆由于打磨轻重不同而有深浅变化。在中间部位有意磨露红漆,仿佛一轮红日初升,隐约含蓄。

(6)推光、揩清。

其他如透明漆罩黄漆地、罩白漆地、红透明漆罩朱漆地、白漆地……均有美妙的效果,举一反三,不必复述。





2.罩金

罩金泛指在金、银、铝等金属地上罩染透明漆(或透明色漆)的方法。因此罩金须分两步:第一步先将漆胎做成金地;第二步,再在金地上罩漆。

做金地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贴箔,一种是贴箔粉。罩漆又有厚薄之分,色相之别。以贴金箔、罩透明漆为例说明如下。

(1)整理胎体。方法同前。

(2)制金地漆。金地漆,又称金胶漆、金脚漆。虽然叫法不同,从其字意均可以理解为贴金之用漆。要选择干性好的漆为原料,并加入一定量的(不得超过30%)较稠的桐油(福州称为明油),由于桐油的作用,使金地漆快干时,仍能保持一定的粘性,而且这种粘性还能延续一定的时间,福州行话称为“托尾巴”。也就是增加了粘贴金箔的弹性时间。这样,在做大件作品或同时做数件作品时,不致贻误时机。

金地漆除了需要加入桐油之外,还要加进颜料,一般多用银朱或钛白,因为漆胎多为黑地,有色彩倾向的金地漆敷拍其上,才容易辨其厚薄,也可防止有的地方被遗漏。

(3)涂金地漆。大面积的或比较平坦的地方宜于用手掌拍敷(方法如薄料髹涂),小面积或不便于用手掌拍敷的地方,可用发刷或油画笔涂。无论用何种工具、何种方法都要厚薄均匀,只有厚薄均匀,贴金的时间才能保证一致。

(4)贴金箔。贴金箔的时间火候非常重要,一定要待金地漆将干未干之际,若过早,漆太粘,贴后金箔光泽不好,若贴金箔粉也浪费金;若过迟,漆已干,失去粘性,金箔则贴不上或贴不牢。

掌握贴金时间火候的方法,是以小拇指轻轻地在金地漆上(可选择不太重要处,或另备小块试板)轻轻弹点,当脱手时,若有轻而脆的“啪啪”声响,手指上也不粘漆,说明正是贴金的量佳时机;若手指上粘漆,脱手时又没有声响,说明火候未到;如果手指上不粘漆,脱手时也没有声响,说明时已晚矣。

辨别金地漆火候的另一种方法是以口呵气,若金地漆起雾状,又缓缓收起,就说明处于将干未之际,正是贴金的时间。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并用。通过实践,就能掌握要领。

火候已到,即可贴金箔。贴前,金箔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先备好一块潮湿的布,棉纸亦可,置金箔于其上。一般金箔都被夹在棉纸内,这样,金箔便附在受潮的一面棉纸上,然后,用竹夹夹起或用手捏起未受潮的一面棉纸,把金箔置于金地漆上,再以贴金刷(一般发刷)全面轻擦棉纸,再一张一张排列起来贴满,若有漏掉的地方还可以补贴,最后用平头羊毛软刷轻轻柔擦一遍,若有重叠的金箔,重叠的部分即被扫下,收起另做他用(可作箔粉)。贴完入荫。

(5)罩金。所贴金箔,不仅易磨擦脱落,而且还有浮光,因此,待金地漆干透后往往还要罩漆(也有不罩漆者,称明金)。金箔上罩漆,为了保护金之本色,一般用本色透明漆,还要加桐油,以增加罩漆的透明度。加过桐油的透明漆,福州行话称为“笼金漆”。要求薄而匀,可以如薄料髹涂—样以手掌拍敷,也可以用软发刷轻涂。

金箔地—上当然也可厚罩研磨,漆中就不加桐油或少加桐油,因研磨轻重而有明暗层次。

在金箔地上罩漆,漆中不宜加颜料,以便保持金的效果。在银地上罩漆则宜加颜料,其操作程序以铝箔粉地罩红色透明漆为例说明如下。

(1)准备胎体

(2)涂金地漆。入荫。

(3)贴铝箔粉。火候已到,用丝棉球(或脱脂棉球)或羊毛刷饱蘸90目左右的铝箔粉轻轻敷擦于金地漆上,处处擦到,务必饱和。再用丝棉球依次轻轻揉擦,一则使铝箔粉贴实,二则把多余的铝箔粉清理干净。入荫,令其干透。

(4)罩红透明漆(透明漆+立索尔红)。漆中一般不加桐油(研制红透明颜料膏时加进微量桐油,不影响研磨)。人荫。

(5)初磨。三五天后,用400#水砂纸稍稍磨去漆面之沙粒。

(6)罩第二道红透明漆。入荫。

(7)研磨。用800—2000#水砂纸或木炭研磨,根据需要磨出浓淡,仿佛霞光流云。

(8)推光、揩清。

铝箔粉地罩红透明漆之外,还可以罩绿透明漆(酞菁绿调成)、蓝透明漆(酞菁蓝调成),甚至也可以罩黑推光漆。

3.罩木

罩木是透明漆(或透明色漆)罩在有纹理的木材上的方法,因此不仅要求漆的透明性好,还要求木材的纹理好。有的漆中加有桐油,一髹而就;有的漆中不加桐油,涂后研磨推光;有的用漆揩擦(一次或数次);有的在罩漆之前先用色彩染地,方法不一而足。这是一种十分简便的方法,在古代、在民间、在家具制作中被广泛地运用。

(1)擦揩。《髹饰录》单素章中说:“又有揩光者,其面润滑,木理灿然……”说的就是擦揩。以水曲柳擦漆为例加以说明

·填充木纹。因为木理有导管和气孔,如不填充,揩漆后木理会变黑,因此先用乳胶调合钛白粉填充(有时木纹细,不需填充)。干后用木砂纸稍磨。

·染色。用水调合藤黄或栀黄染色,也可以染其他色彩,也可以不染。

·擦漆。先要以樟脑油或松节油把漆稀释,再以丝头或丝棉蘸漆擦拭,要求极薄,入荫。

·第二次擦漆,方法同前,漆中樟脑油比例稍减,入荫。

·第三次擦漆,方法同前,漆中樟脑油比例继续减少,入荫。

根据需要决定擦漆次数。

以上是数次擦漆之方法,也可以一擦而就。

(2)髹涂。一般漆中加桐油,用发刷髹涂。以山榆为例说明如下。

·填充木纹。因为山榆的木纹较深,防止漆渗入木质导管影响木纹的美观,可填充立德粉或石膏。

·染色。用立索尔红调水擦在木材上,其他色彩亦可。

·擦漆。为了防止下一道上涂漆被底子吸收,而影响漆面的光泽,可用上等生漆调入樟脑油(或松节油),漆中并加入立索尔红,用丝棉(或脱脂棉)薄擦一道,入荫。

·上涂。选透明度好的漆并加入桐油(40%左右)以发刷均匀地髹涂一道,即告完成,不必研磨。

(3)磨揩。磨揩是用无油透明漆以发刷髹涂于木材上,再研磨推光的方法,以山榉木为例,说明如下。

·填充。同前。因前两例均为染色,此例不再染色。

·擦漆。透明漆用樟脑油稀释擦之。

·中涂。用透明漆以发刷髹涂,入荫。

·研磨。用细砂纸(400#)稍稍磨去尘粒。

·上涂。透明漆用樟脑油稀释,薄而匀地髹涂

·研磨、推光、揩清。



喜欢漆艺;关注我们动向;请点击下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购买大漆需知及制漆工艺. - 日志 - polokitty - 钓友录
漆画
漆趣大千 | 漆画八大类技法的一百种表现 ——罩染
中国传统手工技艺 藤漆皮枕
汽车抛光研磨小技巧
漆器的分类与制作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