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我出生在80年代的农村,亲历虱子的高光时刻,又见证虱子消失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对虱子和虮子都十分熟悉。

虱子给我童年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致于看到虱子二字我就头皮发麻,总感觉身上有虱子在爬。

明明知道这只是一种错觉,身上不可能有虱子,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要去耳朵后面、裤子里面摸摸有没有虱子。

当然,脑海中一同浮现出的还有小伙伴们互相逮虱子的景象,并伴随着用指甲挤破虱子时发出那清脆的“哔啪”声,仿佛又回到那个互相逮虱子的年代。

那些与虱子一起走过的难忘岁月

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但也充满温馨,是七八十年代人特有的芳华。

午后洗完头趴在母亲腿上,享受着她拨开头发找虱子的温暖;兄弟姐妹同学之间相互逮虱子,以此增进感情;邻家女孩因为长头发藏虱子奇痒难耐,剃光了头被大家嘲笑。这一帧帧一幕幕都让人回味,让人哭笑不得。

小的时候,长虱子并不是某一个孩子某一个家庭特有的事。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无论男孩女孩统统无法逃脱被虱子叮咬的命运。

就拿我自己来说,身上和头发上都长过虱子,怎么逮也逮不完。记忆最深的是每个星期六,母亲总会在地锅里烧一大锅开水,用来给我和弟弟两人洗头。

为了能烫死头发上的虱子,洗头发的水必须是滚烫的,头根本就放不下去,都是先把头发没进水里烫,然后再一点点试探性地把头皮放进去。

洗完头,头皮都被烫得通红,但水里也会漂浮出很多虱子。有的已经被直接烫死了,有的还在上面拼死挣扎游来游去,真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对于它们,我从不客气,无论是已经奄奄一息不动的,还是拼命在水里挣扎的,一股脑地逮上来。一个一个整齐地摆放在一张废纸上,然后用大拇指盖去挤压。

“啪叽”地一声,原本鼓溜溜的肚子被瞬间挤破,爆浆一堆,虱子顷刻毙命。对那些试图爬走的虱子连续挤压,声音此起彼伏,既过瘾又解气。

这还没有结束,有的虱子藏得比较深,往往会有漏网之鱼,而且虱子的卵虮子更是紧紧地抱在头发根上,根本烫不死。其密集程度,就像火龙果里的种子,现在的说出来,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因为普通的梳子间隙太大,根本梳不下来,只能用专用的篦子去梳头。要吃住劲,而且还要慢慢往下梳,每一下都会从头皮和头发上带下来不少的虱子和虮子。

接下来又是一顿“噼里啪叽”的爆浆声,声声入耳,回味无穷。

七八十年代的虱子到底有多疯狂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说农家人十人九虱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留着长发的女孩子,更是成为虱子幽居的绝佳对象,几乎人人头上都顶着一窝虱子。

上小学的时候,我前桌坐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长得特别好看,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班花级别。所以,我上课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瞅着她的后背发呆。

有一次,我正瞅着她的头发,突然感觉有东西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虱子钻了出来,正有恃无恐地在头发上游走。我就仔细看了看,这一看可把我吓得不轻。

可能是她听课太认真,半天没动的原因,好几只虱子吃饱喝足后竟然离开头皮,大腹便便地钻了出来。

虽然我自己头上也有虱子,但我没见过好几只虱子同时在头发上乱动的。当时还是被膈应了半天,对她的好感也大打折扣。

虱子毕竟是一种寄生虫,以吸血卫生,特别喜欢幽居于有毛发的地方。所以,那时候的虱子不仅仅生活在头发上,还会游走于身上每一个角落,特别是有毛发的地方,更是成为虱子的落脚之地。

女同学头发上的虱子只是冰山一角,那时候的虱子能够多到什么程度呢?我用以下几个场景给大家描述一番。

那时候没有灭虫剂,只能使用原始方法去除虱子。冬天的时候,父亲把我和弟弟的棉袄棉裤晾在外面院子里,冰冻一夜后,用手抽打棉衣,会掉下来一堆被冻死的虱子尸体。

邻居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见过它们母亲把六个孩子换洗下来的衣服放在大锅里面煮,煮了一个多小时。等把衣服都捞出来后,锅里漂浮一层被烫死的虱子和虮子,那场面一辈子都不再想见到。

初中住校的时候,有个同学半年没洗澡,时常看见他有事没事用手到身上的某个角落抓虱子来咬破。有一次,他说自己后被痒得难受,让我帮他看看。我一层层掀开他的棉袄,在最后一层的时候,发现他痒痒的地方棉袄开线了,有些发黄的棉花上密密麻麻趴满了虱子。

说虱子多了不怕痒,真的不痒吗?这肯定是假的,只是多了咬一口咬两口不知道而已,痒是肯定的。

有时候痒得难受,头皮都被挠得通红,有时头皮都挠破了才舒服。那时候,每一个人对虱子都是恨之入骨,巴不得把它们咬破吃了。

那时身上的虱子到底是从哪里来

俗话说“穷生虱子富生疮”,贫穷是虱子横行的主要原因。

那个时候,农村物资匮乏,几乎人人家里都养狗,还有的会养几只鸡鸭下蛋吃,以达到自给自足。

因为贫穷,这些动物和人都是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很容易就和人或者人的衣服或者其他生活用品接触到,虱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传染到人的身上。

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个孩子基本上都只有一身过冬的衣服,棉衣里面藏着破破烂烂的薄秋衣,根本就没有衣服替换,更别想做到勤洗勤换。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一身衣服穿满整个冬天,一直到开春热得不能再热了才脱下来洗。冬天天冷,容易流鼻涕,都是直接拿袖子来蹭,时间长了袖子就变得油光蹭亮,还特别硬。

遇到特别寒冷的冬天,睡觉都舍不得脱衣服,第二天起来直接去上学。

那时候家里哪有热水器和空调,冬天洗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整个冬天也就去洗一次澡,时常能在同龄人的脖子上看到一圈圈的黑泥。

好点的镇子上才能有一家公共澡堂子,只有春节前父亲才带我们去澡堂子洗澡,大家脱得干干净净,泡在一个大浴池里。身上的灰泥搓下来能飘满整个池子。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缺衣少粮,没有衣服换洗,而且又不洗澡。虱子从动物身上传染过来后,人身上柔软的头皮,暖和的棉袄缝,自然成了虱子居住的乐园。

加上身上的油脂,皮肤屑不断分泌积累,进一步促成虱子的成长,而且虱子的繁殖速度特别快,一次就能生几十个卵,并在十几天内长成虱子。

除此以外,那时候科技还不发达,没有有效杀菌杀虫的洗发水和洗衣粉。

记得以前洗头主要是用碱粉和洗衣粉,里面几乎不含有化学元素,无法将虱子置于死地,只能用热水烫、用火烤,冬天冻,篦子逮这种纯物理方法去杀死虱子。

即使当时把肉眼可见的虱子都杀死了,但是不能彻底根除,用不了多少时间,那些隐藏起来的虱子和虮子就会死灰复燃,重新占领每一个毛发窝与你打阵地战。

加上农村孩子多,一家都是三四个孩子。小孩上课、打闹相互接触,包括去澡堂洗澡时衣服放在床上都会造成互相传播。这就形成了人人头上有虱子的情形。

虱子为何悄无声息地突然消失了

一直到90年代初,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陆陆续续出现“虱子粉”、“六六粉”等专治各种虱子的特效药,这才让困扰两代人的虱子逐渐减少。

此外,随着洗护用品的不断升级,各种化学元素的不断组合,杀虫杀菌效果得到大幅提高,虱子更是无处躲藏。

与此同时,农村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有了换洗的衣服,洗澡也变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样一来,虱子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逐渐没落下来,现在已经几乎绝迹。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伴随着自己成长,然后就悄无声息地就消失了。现在的孩子,想一睹虱子的尊容都成为一种奢求。

写在最后

我一边写,一边来回挠着头皮,感觉自己已经被虱子包围了,不知道你们读完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作为过来人,曾经对虱子恨之入骨,现在想到它还有一丝丝怀念。我怀念的并不单单是虱子本身,还有那些逝去的光阴。

如果你也是同时代的人,应该感同身受,各位兄弟姐妹可以在评论区留下那些你与虱子有过的情愫,与大家一起重温美好的“童年虱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十年代人身上为何爱长虱子和虮子?听一听亲历者的讲述
为何30年前农村很多人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
篦子、虱子和虮子
虱子·母爱
虱子和虮子的历史,出现虱子如何消灭?
篦子——你没有见过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日用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