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

欲了解印度哲学与思想,不能不注意到“《奥义书》”。《奥义书》是印度古代的一部典籍汇编,内容庞杂,为数众多,反映了印度古代文化的总体面貌。在《奥义书》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影响甚至决定了诸派哲学和佛学的发展,印度后来哲学家的思想,大多可以在《奥义书》中找到它的源头。也许可以说,《奥义书》给印度哲学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和根本特征。全面讨论《奥义书》的思想不是本文所能做到的,本文仅从分析《奥义书》中的解脱思想的角度,对《奥义书》的最基本的思想作一总结和分析。我们将看到,解脱思想与《奥义书》中许多其它的重要思想相关联,并且成为整个印度哲学的一个根本内容。

由于《奥义书》里的解脱思想散见于多种《奥义书》中,加之《奥义书》表达方式的松散,因此解脱思想在《奥义书》中显无形式上的系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逻辑的解析,给出其实质的系统。

《奥义书》提出的观念,虽是很古老也很神秘,但却是关系到永恒的人生问题的重要的思想,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给予同情的了解,仍会发现它的现代意义。

因此本文试图给出解脱思想的一个逻辑上的系统,并用诠释方法去寻找这一思想的现代理解及其意义。

一、解脱思想的价值基础:解脱与轮回

解脱观念首先表明了人生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即超越世俗的痛苦烦恼,达到幸福圆满的人生境界。而作为这种人生追求的必要性的根据,首先是对人生现实状态的认识,而人生现实的状况就是“业报轮回”。《奥义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无休止的生灭相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欲望和行为即是一种造业的过程,而“业”在轮回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果报。一切人生的痛苦源于所造的业。轮回的具体表现,在《奥义书》中的“五火二道说”和“三道四生说”中有详细的说明,而其根本的思想是,人的生命是由物质性的血肉之躯和非物质性的灵魂(阿特曼)结合而成,肉体有生灭而灵魂不死,随生前所造之业而有不同的去向和归宿,或入“天道”,或入“兽道”。既然现实的人生是一种无明的状态,充满种种苦难,不断地在生死中轮回,那么作为永恒清净享受福乐的超出轮回的解脱状态,理应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

印度的思想家大都对人生的短暂和多苦多难有深刻的反省,对生死问题有深切的关怀,因而印度思想常有悲观出世的色彩。由于深感世事无常,生命虚幻,他们竭力寻求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追求人生的解脱。这一思想倾向也同样体现在婆罗门和佛教思想之中。

由于灵魂的存在与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至今人类仍未能给以透彻的认识,我们很难武断地指责轮回观念的荒谬性。在现代超心理学和人体科学的研究中,有许多证据表明人死之后还有一种游离于肉体的带意念的信息留存,甚至有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声称他们能看到死去之后人的灵魂的去向或者能够回想起自己的前生。至于因果报应的思想,尽管有机械、迷信的一面,但人的任何行为和思想都会有其相应的影响和结果,则是很显然的。现在的人生状态是过去所有人生行为和思想的集体作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能修正自己的意念和行为,按照解脱道的要求去修行(后文详论之),那么达到断除烦恼的解脱状态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解脱思想的宇宙论基础:梵我关系

解脱思想体现出一种对人生问题的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表现到宇宙观上就是一种对本体的探寻。“梵”在《奥义书》中被描述为宇宙中的根本存在或最高实体。印度哲人思考宇宙人生的哲学问题时,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理智地分析它,而是以整个身心契入的方式去领悟它,在相融一体的直觉思维状态中,他们从心之深层体悟到宇宙本体与我的合一,因此“梵”的本质即是“我”之本质(大我),此即是“梵我一如”。

梵我一如的思想在《奥义书》中屡见不鲜,很多时候梵和我就是同一概念。但是这种同一性,到底是把外在的世界归结为主体的我呢?还是把个体的我归结到外在的世界呢?按照通俗的说法,这种思想是唯物的呢,还是唯心的呢?是主观唯心论呢,还是客观唯心论?我认为梵我一如的思想体现了生命与宇宙的同源性和整体的不可分割性,是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统一。它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思想:生命作为宇宙的精灵,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和本质,如果能返观内心,深入生命内在的状态,就能领悟到宇宙和我息息相关的相融无间的整体关系。因此很难用唯物、唯心的二分观念去评介它。

梵我一如的思想,归根结底它不是一种纯思辨的产物,而是与解脱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成为追求人生解脱的宇宙观方面的根据。人们为什么得不到解脱呢?因为世俗之人执着于把我与梵看作两样分离的东西,仅仅追求个我的欲望满足,因而陷于无明烦恼之中;只有透过人生的表象,返归宇宙的本体,与梵合一,才能超越生死烦恼证得解脱。人生的无明状态,对应于万有世界的现象界;人生的解脱状态,对应于现象世界的本体即梵。无明的我,即梵我分离的“小我”;解脱的我,是梵我一如的“大我”。

站在今天的立场如何理解“梵我一如”的思想?我认为梵即是宇宙整体,是涵括万有的“一”,生命本是宇宙进化的产物,是宇宙的精灵,本是和宇宙相通无间的,隐含宇宙的全部信息和功能,是和宇宙全息同构的。当个体的生命孜孜于追求外物的时候,就导致了人的内心的分裂状态而有烦恼;当个体的生命去掉一切虚妄分别而冥同宇宙整体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安宁平和的精神状态。这种内心平和的状态,有它的生理上的科学基础,长期致力于冥想“梵我一如”的人,很容易真实地体悟到这种精神解脱的状态。关于这一点,下文续有论述。

三、解脱思想的实践基础:静虑修行

由于业报轮回的存在,因而追求人生解脱,而梵我一如的宇宙观为人生解脱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它本身也是追求人生解脱的过程中的产物),那么如何现实地实现人生的解脱呢?解脱思想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有它在实践上的可行性呢?

前面已经讲到梵我一如既是一种宇宙观,同时又是解脱思想的人生观,因为能领悟到梵我一如的人,就是解脱的人。这样一来,追求人生的解脱的问题,就成为如何认识梵的问题,或者说是如何进入梵我一如的状态的问题。

在《奥义书》中,很少正面肯定地说明梵是什么,更多的是用否定的方式说明梵不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梵是不可思议的,不是世俗的认识所能把握的,梵不是一切的具体存在物,梵不是外在于人体生命的存在。要认识梵,只有靠直觉的领悟,只有在梵我一如的状态中才能认识梵我一如。而作为培养这种直觉领悟能力的途径,或者进入梵我一如的状态的方法,就是静虑修行。

这方面《奥义书》中有丰富的论述,其核心思想是,常人为世俗的愚痴无明、情欲、业力所迷惑、束缚,既不觉知自心中的主人公大我,也不能认识宇宙大梵,只有在静定中修行,离概念思量,能静虑者与所静虑之大梵的对立消泯,进入绝对的无分别的境界,才能超越生灭进入解脱。

由此可见,解脱思想与修行密不可分,修行是实践的因,解脱是修行的果。正因为解脱思想有其实践的基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度先哲孜孜以求人生的安心立命之道,在寂静的刹那顿悟,洞见宇宙生命的实相而解脱。他们所体证的思想,尽管多近玄谈,然细细体味深究,乃知有它深湛的义蕴。

 

陷于篇幅,我们仅对《奥义书》的解脱思想作一概略的描述,而没有引用原典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我们看到印度先哲不满足于过眼烟云的尘俗生活,却舍弃尘世的欲望静虑修行,在苦行和玄思中孜孜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谛,追求人生的永恒和解脱。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宇宙生命的内在统一性,并从梵我一如的神秘体验中超越生命的痛苦,达到自由安宁的精神境界。

追求人生解脱的思想,在整个印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是印度宗教哲学的根本特色。尽管这一思想一般看来是消极出世的,很难契合于现代人的生活,但面对永恒的宇宙,个体的生命的短暂显示出一种人生永恒的困境,超越人生的虚无,追求生命的永恒,作为人类精神求索的理想,永远有它的积极意义。况且科学的昌明、物质的发达,使人有物化的危险,人们忙于外物的追求而内心却找不到归宿,如何找到生命的源头和精神的归宿?《奥义书》的解脱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析】泰戈尔《吉檀迦利》
出家以前的悉达多
什么是奥义书
生命终极目的:梵(大我)我(小我)合一
恒河畔的辩论会 | 小史3.1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二:吠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