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桥西文化名片】说说桥西区的古遗址 带你找回失落的文明!


古遗址记载了古代劳动人们奋斗史、文化史、文明史,是古代人们创造和积累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唯一佐证。根据《桥西区志》记载,我区境内有古遗址5处,是桥西区独特的文化载体、时代印记。现选择部分古遗址,研究探讨桥西古文化属性,再现桥西古文化之辉煌。
北杜古文化遗址





北杜古文化遗址位于北杜村西南600米处,为商代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该遗址略高于四周平地,东西长30丈(约100米),南北宽20丈(约65米),占地10亩(6500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现已被围在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内。1956年,考古工作者曾对这个遗址进行调查和挖掘,采集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主要有磨光的石斧、带孔的石刀以及鬲、鼎、盆、罐等。其中的陶器均为灰陶,纹饰以绳纹最多。

1958年,村民白富山在整地起土时,又挖掘出带箭头的人头骨、铜币、石斧、陶器等文物。此后,在附近又曾挖掘出“肚”直径为60厘米的小口蓝陶罐和石斧多件。

1966年,北杜村六队队部门口处,地面雨后塌陷,人们发现此处是一古墓,直径约30米,墓内有带券的门洞。因该墓临街,发掘的陶器,均为灰陶有许多房屋,故未挖掘。同年,在村东口挖地道(深7米)时,曾挖出陶砖一块,上刻“东杜村”三个字。

1984年秋,村民白家训盖房挖地窑时,在距遗址东200米、深2米处发现1件古代青铜器一弩机(弩的机件)。这件弩机保存完好,现存于市文物保管所。“郭”上有“望山”作为瞄准器,“郭”中有“牙”,可钩住弓弦,“牙”下连接有“悬刀”作为扳机。发射时把“悬刀”一扳,“牙”就缩下,“牙”所钩住的弦就弹出,准确有力地把矢射出去。弩机始创于战国,历代有所改进。弩是改进了的弓,其优点是大大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是古代很有威力的射击武器。

1988年,在遗址的北侧50米处发现一古墓,直径约为36米。该墓的顶、壁及地面均用大长方砖砌成,内有大小门(门上方均为券)及上下台阶。墓被挖开后(尚有两个门未打开),一些铜币和首饰被盗,后填。据现北杜村民白保成(1958年为村民兵连长、市文保所通讯员)和白永深(1958年村团支部书记兼市文保所通讯员)讲,该遗址的确切区域应以现北杜村南口的石羊(原镇武庙前的奇兽,现只露羊头顶,基本与地平)为定点,向南300米,向西200米的方圆之内。

本文是根据白保成(65岁)和白永深(52岁)等人的口述,并参考《石家庄市地名志》整理而成。

石桥遗址





石桥遗址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留营乡石桥村西北1.2千米处,东为铁路拐弯和高架铁路桥墩,北邻石太铁路,遗址连绵为一个整体。遗址东部为农田,种植向日葵,西部为厂房、仓库等。遗址上可见少量泥质灰陶片,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弦纹等,器型有井圈、罐,还发现有布纹瓦。遗址年代为汉。遗址上方现建有厂房、高速铁路等建筑物。

城角庄遗迹





据史料载,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村中心建释迦牟尼寺,建筑辉宏壮观,北边建卧佛殿,中间座佛殿,前立佛殿,两侧是禅房,院内有数十棵松柏,前中后有石碑数个,前院有龟驮大石碑,宽三尺(1米)、一丈(3.33米)多高。明、清称铁佛寺。寺前一广场称寺门,对面有一大戏台。戏台周围用大石条镶边,推想当年花巨资而建。

辛亥革命后修建官学堂,将卧佛殿拆除,盖两个教室。1946年寺内还有一位和尚,名字叫“邢秋”,1946年冬,死在寺内。村南有数亩耕地,供寺内一切费用。石家庄解放后将佛像全部毁坏,把前、中殿全部拆掉,扩建成小学校,80年代将学校搬迁,改建为中原实业公司办公楼。

村东、村西各建五道庙一座,东阁外坐北有关帝庙一座,前街西头路南有三官庙一座,东头有小庙一座,杨家街西口有真武庙一座,寺门西侧有送子老母庙,寺门东边有火神庙一座。在村东南角有耶稣教堂一座。村中间设有梁氏祠堂一个。

振头唐墓





唐墓位于振头村南二里许砖瓦窑场,在石邑故城遗址附近,为唐云麾将军试太常卿孙岩墓。1954年春,振头村农民烧砖取土时,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市文物考古工作人员闻讯前去发掘清理时,墓葬已遭破坏,仅得墓志一方、瓷壶一件。出土的贴花人物瓷壶和云麾将军孙岩墓志,都是十分珍贵的唐代文物。贴花人物瓷壶,通高16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9.8厘米,口沿外敞,有细微残缺,底为高1厘米的圈足,不挂釉。胎色灰白,施豆青色釉,光亮润泽。八方形短流,与流相对的一面为壶柄,另两侧为二对称的系。流、柄和两系均立于壶肩上。瓷壶通体呈豆青色,釉面布满细碎开片纹,造型匀称。流与两系下面各饰一贴花人物,胡人装束,形象各异,或起舞,或吹笛,或拍板奏乐,构图奇巧,人物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衣着华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唐代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贴画人物反映了唐代中后期,在恒州(真定)一带的成德军中,聚集着北方少数民族将士的历史状况。与瓷壶同时出土的孙岩墓志,为考古断代提供了确证。墓志仅存志底,青石方形,边长44厘米,楷书17行,满行18字,首行题“唐故云麾将军□太常卿乐安孙公墓志铭”,文中详细记述了孙岩的生平。其中有“元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奄□于恒府石邑县之私第春秋六十五”。“八年春二月十二日窆(bian,埋葬)于居之西南三里太平乡。”这方墓志不仅为确定唐代石邑县治所提供了重要实证,而且对研究唐代成德军少数民族藩帅在这一地区的割据及其官属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区地方志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阳藏着17个“国宝”,你竟然不知道?
赵县旅游必去的八大景点,本地人也不见得全...
我是温馨社区 编号:51,正在参加桥西区“温馨社区·理想家园” 网络评选活动,快来帮我投票吧!
飞花令“桥”的诗句100首,含“桥”字的诗句大全
新馆探访|陕西考古博物馆(150张图)
甘家巷——南京附近史前文化遗址考察记(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